在農村送人情禮,是有禮尚往來的才隨禮嗎

時間 2021-09-06 17:46:14

1樓:穎寶的貓

這個確實是這樣的,你也得送回回一個等價的禮品。

2樓:不服輸的黑巖

這個確實是有著這方面的原因的,所以才會有人情這個說法的

3樓:晚七戀

一般都是禮尚往來的。因為這個也算是一種禮節。

4樓:榷予

其實按照現在我們的人情世故來說,肯定都是禮尚往來

5樓:千錘百煉的柯基

國慶節,每個人不僅高興有7天的假期,也讓很多人頭疼,那就是禮貌。各種親友都應該受到款待。現在禮物很重,這讓很多年輕朋友很痛苦。

但其實禮節也很講究,但有些人礙於感情或不懂,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錢。

說到禮儀規則,老人們過去常在農村使用:三不去,三不借,三不跟,教育後人。現在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三不跟隨」是指儀式中有三種情況不能跟隨或不跟隨。每個人都應該遇到這種情況。多年沒聯絡的同學朋友突然聯絡你說要結婚,不去,不去,這很尷尬。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禮物,中國人也會注意你的來來往往,但當你做事時,他不在,但他做事時會想起你。他根本不是朋友,你可以別管他。

1.不道德的禮節

2.不遵守禮節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禮尚往來」。只有你來了,才能和我交更多的朋友。但有些人臉皮厚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都知道中國人非常老練。只有把很多事情做好,我們才能經常來來去去去。但對於一些貪圖小便宜的人來說,這是人品問題,他們根本不適合做朋友。

這樣的人認識後最好不要和他們打交道,以免傷到錢。

農民隨禮為何越來越多?

6樓:手機使用者

近幾年來農村生活條件好了,農民的日子好過了,手裡的餘錢多了。但是在生活變化的同時,思想觀念也有了變化,近幾年農村出現了一個怪象。那就是禮金一路飆升、隨禮盲目攀比,這讓很多農村家庭不堪重負。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確實有錢了?還是單純好面子?

紅事禮金節節高升。

以前農村只有結婚、慶生才要隨禮的。現在農村需要隨禮的喜事特別多,兒女結婚、孩子滿月、老人祝壽、子女升學、搬遷新居等等。過去收禮一般都是大喜事,收禮也是非常正常的,現在收禮已經變了味,似乎辦「事」就是為了收禮,收的禮還越來越多。

禮尚往來之間,自然隨禮的數額就越來越大了。

白事禮金不斷**。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都是要隨禮的,老家稱之為「封人情」。親朋好友隨禮是應該的,隨多少也無可厚非。但是全村的人都隨禮,都去吃流水宴,那就有些過了。

不去臉上沒面子,去了又不太情願,隨少了怕丟分,隨多了又心疼,輪到自家了就想回本多撈。一些人是不得已跟風,一些人是盲目攀比,白事禮金越滾越大,從過去的5元、10元,到了現在的2百起步。一個村子不少人,一年下來光隨白禮就得送出去好幾千。

農民本來賺錢就不容易,可是禮金如此**,確實讓人承受不了,尤其是到了年底,結婚的多了,更是讓人捉襟見肘。農村隨禮的問題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每年都會自動的**,不知道是真有錢了,還是好面子。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

7樓:匿名使用者

確實啊,關鍵是農村還有這麼個習俗,如果一家子女多,只要父母沒去世,孩子即使成了家,幾個子女只需出一份禮相反,別人要去他們每個已成家的子女家隨禮,這是什麼習俗啊,獨生子女家庭怎麼辦,收一份禮要出幾份,這也不合理啊。而且禮金越長越多,毫無上線

有些人收到別人送的禮以後就非常急著還對方禮,不知道找機會還禮,總是在隨禮方面吃虧,

8樓:

禮尚往來,一般不可能人敬我一尺我也還一尺,會多點。急於還禮讓人覺得沒感情,久久不還人覺得你愛佔便宜。還禮,在現實中也是一門學問。急於還禮不能說明心態有問題。

9樓:

看來不是當領導的!還還禮。但禮尚往來嘛,談不上吃虧不吃虧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認為什麼時候還你合適呢?當你死活給你買花圈呢?

11樓:老張一片藍天

人家為啥給你送禮呀,好好琢磨琢磨,還不還先放到一邊

12樓:在黃龍洞摸牌的紫葉李

做人吃虧都不怕,最可怕讓別人瞧不起。如果對方禮重禮輕,各人心裡都有一本有數賬本。你這次虧了,下次肯定不讓你吃虧,人如人之間,我進你一尺,別人會進你一丈。這樣才叫做正正做人。

13樓:家喻戶曉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到現在都變味了。普通人之間,親戚之間,朋友之間的禮尚往來能隨意些,禮物都選實用點的。如果你光送,別人不還,那也省事了,沒人老吃虧,真正的朋友不在乎你多我少,在乎的人可以不用交。

現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錢比較合適?

14樓:夏婻初

正所謂每個村子都有每個村子的習俗和規矩,而且每個村子的經濟情況也有所不同,自然隨禮的**也就大不相同。需要具體事件具體分析。

在農村,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村子裡剩下的人也不多了,只剩下一些中老年人,收入微薄,而且還要幫襯子女,生活並不富裕,但是農村裡面注重禮節和禮尚往來,即使再不富裕,也還是要遵守禮節,該隨的禮錢還是要隨的。人情世故還是要懂得。

隨份子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回禮,就是自己家裡上一次邀請過別人,這次別人邀請自己,自然是要還禮的,每家都有一個記賬本,本子上記錄著上一次別人隨的禮錢,等到下一次別人家裡辦事的時候,再照著之前人家隨的錢數,給人家隨禮,也就是基本的禮尚往來。

那麼第二種就是首次被邀請的,首次被邀請的,就得看自己家的經濟狀況和這家人的關係熟悉情況,以此來決定應該隨多少禮錢,大多數大家都隨200元,關係好一點的隨500元,遠房親戚隨800-1000,至親隨1000元以上,當然也考慮到各家的狀況。

當今社會人情世故變得更為重要,大家隨禮一方面要根據上一次收到的錢來回禮,一方面要隨大流,但是更要量力而行,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進行人情世故吧。

15樓:多肉

一般來說都是100元左右,現在也是**見長。

16樓:匿名使用者

農村吃酒席,要看情況,看下做酒的人的經濟情況,然後看下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隨禮。

17樓:匿名使用者

在農村吃酒席,就每個地方的標準不一樣,我們這裡一般隨禮200元。

18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說,隨禮需要看關係的遠近,結婚的話,一般都是500。

19樓:獨狼也有

當然是要看關係了,1000不多,100也不少。

20樓:都不知道啊雙魚

一般來說都是300的500之間。

21樓:雅哥

看你們關係的親近情度

22樓:沉默是金廢話少

看各地的習俗,看雙方的關係深淺。

23樓:匿名使用者

看你們那裡的習俗嘍,還有就是跟對方的親疏關係。。

現在人隨禮是不是都會考慮這錢以後能不能隨回來,如果拿不回來是不是就不想隨禮了?

24樓:

其實隨禮就是隨個情誼,禮金是個陋習,也被很多人詬病。隨了禮回不來這種情況下,一般人不會隨禮,關係特別好的除外。

2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這樣的,在老家農村是這樣的特別是我們東北,誰家結婚隨禮都會用一個本子記上,等別人家孩子結婚就開啟本子看看當時他們給隨了多少,然後還回去,現在都在城市裡可不是這樣了,都是同事在一起幾乎是說過幾句話就給個請柬,只要是收到了就會不好意思不去,明知道錢收不回來也得去隨。

26樓:

看關係好不好。如果拿不回來,就少隨一點。

27樓:平平安安

呵呵, 禮尚往來,一般都不會考慮這個的,

28樓:周枊屹

一般會考慮.但明己有些隨不回卻還⺄會隨禮因為當時所取地理位置地位.以及人際關糸你不隨不好辦.

29樓:愛玩遊戲的小麗

兩個人結婚重要還是錢重要

30樓:辰船號

不是。隨禮都是有講究的。至少我知道的就這樣。

31樓:等你在望川

拿不回來,也要考慮人際關係

32樓:悠然的心田

主要還是看有沒有必要去,去了就要隨禮

33樓:好雲中漫步著

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

34樓:在喬園玩漂流的薰衣草

你有這種想法,還能有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