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信傳
按你所言,興許是指的聖經《箴言》第四章的內容,現將兩個版本聖經的原文錄於後,請參考。
這一段是「和合本聖經」的箴言 第四章
智慧的益處
10 我兒啊,要聽,要領受我的言語, 你就必延年益壽。
11 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 引導你行正直的路。
12 你行走,腳步沒有阻礙; 你奔跑,也不致跌倒。
13 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 要謹守它,因為它是你的生命。
14 不可行惡人的路, 不要走壞人的道;
15 要躲避,不可經過, 要轉離而去。
16 他們若不行惡,難以成眠, 不使人跌倒,就睡臥不安;
17 因為他們以**當餅吃, 以暴力當酒喝。
18 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 越照越明,直到正午。
19 惡人的道幽暗, 自己不知因何跌倒。
這一段是「思高版聖經」的箴言第四章
智慧給人指示正路
4:10 我兒,你若聽取我的訓言,你必延年益壽。
4:11 我要教給你智慧的道路,引你走上正直的途徑:
4:12 這樣,你若行走,你的腳決不會受阻礙;即便你賓士,也決不致顛仆。
4:13 你要堅持教訓,切勿把她拋棄;你應儲存她,因為她是你的生命。
4:14 惡人的道路,你不要進去;壞人的途徑,你不要踏入;
4:15 反應躲避,不經其上;遠遠離去,繞道他往。
4:16 因為他們不作惡,不能入睡;不使人跌倒,就要失眠。
4:17 他們吃的是**的餅,飲的是暴虐的酒。
4:18 但是,義人的途徑,象黎明的曙光,越來越明亮,直至成日中;
4:19 惡人的道路,卻宛如幽暗,他們不知道,要跌在何處。
2樓:匿名使用者
哪怕您記得其中的幾個字也可以呀,或者是哪種形式的寫作方法。是詩歌,還是什麼呀。這樣會好找些,你說的類似的很多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記具體章節,好像是箴言書先後幾書裡,有一句,大體意思是, 惡人遭到報應的時候,不要笑,恐怕神(攻擊你)。
在聖經當中沒有記載,但卻是耶穌常說的一句話,誰知道是哪一句?在聖經什麼位置?
4樓:末日審判丶遰
親愛的朋友,聖經中沒有記載的,我們就不能確信是真的。
5樓:百度使用者
聖經中沒記載我們怎麼知道呢~~~~如果常說的像:我實在告訴你們之類的都在聖經記載了,
壞人做了好事就是好人,為什麼好人只做一件壞事就不能被原諒
6樓:我的漂亮夠檔次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判斷:一個壞人總做壞事,但當他突然做了一件好事,我們對他的看法可能馬上會改變,會原諒他過去的種種,並對他做的這件好事大大讚賞,以至於認為他就成為好人了。
相反,一個好人做了一件壞事,我們往往就只看到他的這件壞事,而對以往的好事視而不見,認為他原來是個壞人,甚至會認為他原來做的好事都是有預謀的。舉個例子,**《天龍八部》中的吐蕃國師鳩摩智和少林方丈帶頭大哥。大家都知道前者幾乎是一個大魔頭,無惡不作。
作為出家人,本應六根清淨,一心向佛才對,可他卻帶著一批手下到處找人挑戰,弄得江湖上不得安寧,大理段氏的天龍寺因他而再無寧日。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在一個枯井中,鳩摩智武功盡失,而不再有爭強好勝的念頭,回去好好念他的經了。
段譽就此原諒了他,大家也原諒了他,認為他改邪歸正了。以前的事情一筆勾銷,既往不咎。我們再看看帶頭大哥的故事。
33 年前,帶頭大哥得到訊息,遼人要進攻大宋。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是少林的高僧呢。於是帶頭大哥就帶領一幫江湖豪傑,守在雁門關,等待著遼軍的到來。
可當時等來的只是普通的契丹百姓。我們知道,當時的情況,各種資訊閉塞,中原的人很可能從來沒有見過遼人。於是悲慘的一幕就發生了,這也造就了喬峰悲劇的一生。
這是錯事其一。其二,帶頭大哥犯了佛教中的戒律之一,與葉二孃有了私情,生下虛竹。我們姑且不看他做這些事情的原因,就算是他做的壞事。
他一生做了兩件壞事。可是他做的好事呢,**中沒有直接提到。可是單從少林方丈這一頭銜來看,他應是好人中的好人。
那他的結果是什麼呢?少林方丈被杖責**而死。簡單說來,一個壞人,做了好事,他的一切壞事不但不被懲罰,反而因這件好事,贏得了很多的表揚。
而一個好人,做了壞事,他的所有好事不但不被承認,反而因這件壞事,得到的懲罰遠遠比壞人做同樣的壞事得到的懲罰嚴厲得多。這樣看起來很不公平。同樣是好事,為什麼壞人做了效果就不一樣?
同樣是壞事,為什麼好人做了結果又不一樣?佛教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對於十惡不赦的人,有了向佛之心,便可成佛。鳩摩智算是要立地成佛了。可是佛教的清規戒律又說了,犯了戒是要受懲罰的,甚至要受非常嚴厲的懲罰。
少林方丈這樣的高僧看來是成不了佛了,可能還要下地獄也說不定。我們常有成語,「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再好的東西,只要有了一點點瑕疵,它便不再是完美的了,甚至還不如一樣不好的東西。
生活中的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我們的這種看似很奇怪的,很不公平的傾向。也許有人說,人性本惡吧,或是人就是自私的吧,或人都是追求完美的吧。實際上,當我們去掉這些主觀的因素,將好與壞當作是同樣的東西時,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實際上並不注意好還是壞,我們注意的是從好到壞,或是從壞到好。
也就是說,我們注意的是好與壞之間的變化,而不是好與壞本身。和一堆散落在地上的卡片相比,堆疊成形的卡片能帶來更大的資訊量。這樣的一個事實實際上可以用夏農的資訊理論來解釋。
假如一個事物有 2 個狀態 。當它長時間處於某個狀態 s 1 時,那麼它下一時刻處於 s 1 的概率 p(s 1) = p 1 就會很大(不妨設為 0.9),而處於狀態 s 2 的概率 p(s 2) = p 2 就會很小(p 2 = 0.
1)。事件 s 1 給人帶來的資訊量就為 i 1 = -log(p 1) = 0.152(取 2 為底),s 2 的資訊量為 i 2 = -log(p 2) = 3.
322。顯然 i 1 遠遠小於 i 2 。也就是說,當這個事物下一時刻仍然處於 s 1 時,它所帶來的資訊很少,因而它的影響就很小,因而也就有很少人會在意這件事。
相反,當其處於 s 2 時,由於資訊量極大,它的影響就很大,因而大家都會很注意這件事情。回到上面的故事,鳩摩智變好的概率很小,所以一旦這個小概率事件發生,他就帶來了轟動效應,於是人們把他以前的所做所為都忽略了,還對此次行為大加讚賞。而帶頭大哥呢,他做壞事的概率也很小,所以當他做了所謂的壞事之後,他所受的懲罰遠比一般壞人所受的懲罰嚴厲得多。
所以,我們乍一看很沒有道理,甚至很不公平的事情,其實內在是很符合自然界規律的。懂了這些,便不再會被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所迷惑。如今網路時代的各種事情,不過是為了得到轟動效應而做的一些小概率事件罷了,比如輟學開公司而成為世界首富,比如怎麼怎麼一夜成名????
大多數人是不會這麼幹的。好好生活才是真的。
【我愛煩惱】為您解煩惱;滿意採納~包您沒煩惱。謝 謝 !!
7樓:癮大技術差
因為人們認為,好人的定義就是隻做好事,而不做壞事的人,所以好人一旦做了一件壞事,人們都認為他變壞了,而壞人的定義是隻做壞事,不做好事的人.一旦做了一件好事,人們都認為他變好了.
你說什麼事從好變成壞,人們能夠接受啊?而什麼事從壞變成好,哪怕只有一點點好,人們都會感到高興.所以就出現了以上情況,可以理解的.
聖經中說我們要認罪悔改,認罪的態度應該如何,悔改是什麼意思
8樓:城市人肉搜尋
聖經中認罪的態度應該是:
1、認罪不**私,應當出於至誠,自然表達出來;不可避重就輕,敷衍了事;也不可出於勉強。只有從心裡發出的認罪,才能達到那無限憐憫的上帝耳中。
2、誠實的認罪必是確切的,必是承認一定的罪行。所犯的罪或者只須向上帝承認,或者須要在受損的人面前承認;如果是開罪於大眾,則當在群眾面前認罪。但無論如何,承認時務要自己確實指出所犯的是什麼罪,爽直承認出來。
3、有些罪不但應當完全承認,還當配合具體的行動,賠償別人的損失,使受損的人相信你確實已經悔改。《聖經》說:「還人的當頭和所搶奪的」。
聖經中悔改的意思是:
《聖經》說:「上帝給他們悔改的心。」,我們已陷入罪的深坑,靠著自己不能脫離,我們的心是惡的,自己無法改換。
人的種種努力(如教育、文化、自制等)各有其相當的作用,但對救人脫離罪海,改變罪性則毫無能力。人的努力或可造成正直的外貌,但決不能改變內心,不能潔淨生命的源頭。
人要離罪成聖,須在心內有一種能力發動,一種從上面來的新生命;這種能力就是**。惟有他的恩賜才能使人心靈中毫無生氣的機能甦醒,使人歸向上帝,趨於聖潔。
悔改的力量既然從救主而來,我們有罪的人當做什麼?我們當切望獲得悔改的心,並緊緊地得到救主而不放鬆。
擴充套件資料:
聖經中關於有罪的人:
1、輕看自己的罪有時人所以為無關緊要的小罪,在上帝看來卻是很嚴重的。人的判斷常有偏見,不足為準;
上帝權衡一切事時,總是照著實情。譬如一個酒徒,人們都鄙視他,說他的罪會阻止他進入天國,但對那些犯驕傲、自私、貪心等罪的人,卻往往不加咎責,其實這些罪都是上帝所最憎恨的,因為這些罪恰與上帝的本性相反。陷在較大之罪裡的人也許會自覺羞恥、貧乏而需要**之恩。
但驕傲之人卻不覺自己的缺少,便自閉心門,因而拒絕了**和他所賜給人的鴻福。
2、借別人的缺點推諉自己的過失有些人常愛指責別人,這等行為不過想借別人的過失作自己不盡本分的藉口而已。但誰也不能借別人的罪惡與缺點來推諉自己的過失,因為上帝沒有賜給我們一個有錯誤的榜樣;
他卻將無瑕疵的愛子給我們為模範。人既指摘別人的行為不對,自己就應當顯出更好的行為與更高尚的生活。
3、因懼怕罪惡的刑罰而認罪許多人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在外表上也改過自新了;
但他們卻是出於懼怕刑罰的心。照《聖經》說來,這不是真實的認罪。因他們是為苦難憂傷,不是為罪孽悲哀。
這樣的憂傷猶如加略人猶大賣了他的主耶穌,見他的主真要被釘死。這種認罪是被重大的良心譴責和懼怕刑罰的心理逼出來的。猶大想到將來的報應,就滿心懼怕;
但他並沒有因深切覺悟自己的罪而真實為罪悲傷痛悔。他應為罪的可恥,並因辜負耶穌的恩典而痛悔改過,這才是真誠的認罪。
4、推諉於環境的認罪態度有些人認罪時總加以推諉。始祖亞當、夏娃犯罪後,他們最先的心理就是設法推卸責任,逃脫可怕的刑罰。當主審問他們時,亞當就將自己的罪,一部分加在上帝身上,一部分推到妻子身上。
這就是說,你(上帝)為什麼造蛇,又準蛇進來呢?這實含有質問上帝的意思,要把責任推給上帝。此後世人也都表顯了這同樣的精神。
5、拖延的態度不可拖延丟棄罪惡和靠耶穌潔淨心靈的工作。許多人的錯處就在這裡,只因遲緩的緣故,便自取永遠的沉淪。
我們無需多說人生的短促無常,但遲延著不聽聖靈懇切勸戒的聲音和留戀罪中的生活(遲延不認罪就等於留戀罪中的生活),總有極大的危險。無論怎樣細微的罪,若放縱不改,必有使人永遠沉淪的危險。如此,我們所不能勝過的罪,終必勝過我們,造成我們的滅亡。
人每次犯罪,每次輕忽**的恩典,自己總要受到影響。因為每次的犯罪必使人心地更剛硬,意志更衰弱,悟性更麻木,以致不願再服從聖靈仁慈的勸化了。
有許多人良心受了譴責之後,不肯立即悔改,以為將來他們願意時,必能隨時轉變。他們以為自己雖再三輕忽上帝的恩召,仍可經常領受聖靈的感動。他們以為得罪了施恩的聖靈,向撒但投誠之後,一旦危機臨頭,仍可懸崖勒馬。
誰知事情並不這樣容易。及至人一生的教育和經歷已經塑造了他的品格之後,他就很難再想領受**的力量而悔改了。
包拯跟隨的大宋皇帝是誰
終於憑著包拯的過人智慧,及各人之群策群力,終查出事件端倪 原來廿多年前,龐妃及李妃同時懷孕,皇帝於是下昭,誰先誕下男孩,便立為太子。終於李妃. 史鉞 包拯生於北宋真宗鹹平二年,即公元999年。北宋仁宗嘉祐七年,即公元1062年去世。是仁宗天聖年間進士,後官至樞密副使。史書記載 宋史 包拯傳 包拯,字...
笑貓日記的大意是什么,笑貓日記的大意是什麼?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在一個很遙遠的地方,有一痤藍色的山,名叫藍山。藍山上有著可以醫治好虎皮貓耳聾的草叫 兔耳朵草 笑貓堅定要去採回那草,替虎皮貓治好耳朵。在前往藍山的路上危機四伏,重重危險,可笑貓為了虎皮貓,它一點也不害怕。在路上遇見了巨大的蜘蛛,凶猛的母老虎,殘暴的公花豹,還有力大無比的湖怪,笑貓...
許我來生再愛你的歌詞大意是怎樣的
歌曲 許我來生再愛你 演唱 門麗 作曲 王浩 作詞 王浩 多少次夢見你身影,多少次呼喚你姓名 曾經的那些點滴溫存,已成揮不去的傷痕 為什麼有緣卻無份,為什麼散了還想等 錯過的是否還能重逢,不解這紅塵的宿命 許我來生再愛你,圓這一世未了情 多少痴情淚,多少刻骨痛 留待輪迴去證明,許我來生再愛你 補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