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中國人做人有了生活壓力也要攀比

時間 2021-05-07 20:01:19

1樓:是你不配

我覺得可能是這是人的一種虛榮心吧,所有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的,因為這是人的本能的一種的,所以是不用擔心的。下面是關於壓力的擴充套件資料。

壓力**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也造就了壓力的劇增,壓力的**也是多方面的而造成壓力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1.工作;2.生活;3.個人性格。

1、造成壓力的工作因素

對工作的不滿意、工作量多以及工作要求高通常是造成工作壓力的主要因素,尤其當得到的報酬與個人的付出不成比例時,個人更容易覺得不公平,壓力感也相對增加。人際關係不良也是導致工作壓力的另一要素。所以職場人士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像一覽職通車,作為專業的職業經紀人服務,就是根據人才意願,定向匹配工作的。

職場壓力

2、造成壓力的生活因素

生活環境中偶爾會發生一些重大的事故(變動),例如配偶死亡、離婚、換工作、結婚、懷孕等都是構成壓力的因素。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面臨一些小小的困擾,例如車子拋錨、趕時間卻一路塞車、被老闆k了一頓,單一事件對個體並不會造成壓力威脅,但如果這些困擾都在同一天發生,對個體而言可能就是不小的壓力。

3、造成壓力的個人性格

外在的環境及事件確實會給個體帶來壓力,但相同事件發生在不同人身上,卻未必會構成同樣的威脅。因此,個人性格決定了個人如何看待壓力事件,以及個人如何應對和調節壓力。

2樓:地球之宋

現在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抱怨應酬多,**老婆抱怨**不回家......

——白巖鬆

一、缺失信仰

為什麼我們周圍的非洲黑人留學生、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墨西哥人靠領救濟,甚至要錢度日卻整天樂樂呵呵?為什麼這麼多華人有些人事事順意,卻仍然鬱鬱寡歡?說到底是華人的思想意識出了問題。

現在中國人,拋棄了信仰,又沒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學,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駕馭快樂手段,導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選擇了不快樂。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觀念和態度。就像彌爾頓說的:

「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

沒有信仰就容易把價值觀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較上,仰望別人的成功,感覺自己的卑微;仰望別人的幸福,慨嘆自己的不幸;比較別人的得志,憤然自己的失意;比較別人的快樂,放大自己的苦痛。

二、愛攀比

中國人的一生似乎都用來攀比。孩子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比較成績、能力、拿的獎狀多還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畢業出來工作,又被比較工作夠不夠好、薪水優不優厚、福利多不多……長期置於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比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習慣性地養成攀比的習慣:

我比不比別人優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別人好......

攀比成習慣,自然不快樂。別人有了自己沒有,於是要努力去擁有,擁有了如果能快樂固然好,最怕是擁有了之後發現別人又上了新的層次,從而又增煩惱。更別說有些東西是人窮盡一生都沒辦法擁有的。

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

三、對美好的事物不感動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我們可能沒有創造美的能力,但對於大自然創造的美,對於他人創造的美,我們是否去欣賞了呢?我們似乎總是腳步匆匆,對自然美、藝術美、心靈美、生活美、創造美,我們常常視而不見,渾然不覺。

如果我們能為了欣賞路邊的美麗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腳步,因為葉子隨風搖曳飄落的美態而心頭柔軟,看到小孩純真無邪的笑臉而心生喜悅......那麼,我們能感受到快樂的時刻將會多很多。

四、不懂得施捨

宋代張商英說「樂莫樂於好善」,一個懂得付出而不是單單索要的人才會快樂。施捨不是富人的專利。向災區捐贈幾個億是施捨,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捨。

「大嘴美女」姚晨擔任聯合國難民署中國區代言人的第三個年頭,過去三年,她先後到過菲律賓、泰國和衣索比亞的難民營。她說:每當我背起揹包,到世界各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感到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做上這份工作,有夢想成真的感覺。

」姚明則說:「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終目的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淨化自己,使自己昇華,到最後,得到幫助的是我自己,讓我感覺到我對這個社會有用。」

五、單調與規律

中國人缺少生活的熱情與娛樂,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學生的生活是三點一線,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單調得似乎只有學習和書本。職場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飯和睡覺,寶貴的週末時光僅用來休息也不夠,而難得出去郊遊或娛樂。

也許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遊玩,卻是身體不爭氣,經不起四處出遊、大吃大喝了。

為什麼富士康在短短的時間內會發生多起「跳樓」事件?因為人不是灰色的螞蟻,人生過分的單調和規律會使人失去快樂。

六、焦慮無處不在

中國人也無時無刻不出在焦慮之中。焦慮社會不公、焦慮沒錢沒權、焦慮物價依然飆升、焦慮食品不安全、焦慮子女教育、焦慮環境汙染……似乎總有焦慮不完的事。但是,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會快樂。

總在憂慮,哪有時間快樂?

七、壓力太大

中國文化一向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責任總會或多或少地賦予到中國人的身上,形成他們的壓力。中國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多,工作的壓力、成家的壓力、撫養子女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等等,而在這些重壓之下,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緩解這些壓力,日積月累,這些壓力帶給中國人的不僅僅是不快樂,甚至傷及他們的健康。

八、不敢堅持做自己

媽媽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

中國人被很多人期望著,從而不能堅持做自己。一個人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兒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夥伴、同事的好搭檔,唯獨不能成為想要的自己,自己總和自己打架,自然也很難真正的快樂。

九、心靈的封閉

早在2023年,美國有個學者就寫過一本書,(《美國人心靈的封閉》),書中說美國人的心靈都關閉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年美國青年人沒有了遠大的理想,只是熱衷於眼前繁華的物質世界,疲於奔命於瑣碎的日常生活。

今天的每一個國人是不是也將自己的心靈關閉了呢?要知道,即使在最窮困、最危險的境地,只要你能開啟心靈,也總是可以發現使自己快樂的東西。

3樓:澄琇

人們往往自己生活過得不如意的時候,又看到別人活得光鮮亮麗,難免會產生落差感,人比人,氣死人,世界上總會存在比你優秀的人、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有錢的人...

但那些有錢的人不一定有你聰明啊,那些聰明的人不一定比你健康啊,往往我們只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外表,卻忽略了人人都有苦衷,你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你...

其實我們每個人還是要更多地專注於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揚長避短,找到自身的問題並克服之,他人再怎麼優秀也與我們關係不大

特別是內心敏感的人,往往容易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過激,這樣子的人,千萬不要到處找人攀比,試著在內心重複告訴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每次心裡想要與他人攀比的時候,試著在大腦中否定這種想法,重複多次以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改變這種念頭

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在這個世界上活個幾十年然後歸為塵土嗎,何必比來比去呢,活得開心一點不好嗎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社會有攀比心理

4樓:匿名使用者

攀比心理,是刻意將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條件等方面與別人進行比較,並希望超越別人的一種心理狀態。

那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存在的一種本能,並且吸引合適的異性和證明自己的「強大」,攀比本是種好事,證明本人有「前進」的心,但是拿著不屬於自己勞動得來的東西攀比,還沾沾自喜,不思進取的人,這就是幼稚了。

5樓:手閃電

哪個地方的人都有,有人就有比較攀比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社會喜歡攀比

6樓:

說絕對了吧,不是所有人吧。其實人不就生活在一個圈子中嗎,自然要在意麵子二字啦。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喜歡攀比?

7樓:不炸的

社會的進步,快速度的生活節奏使得人心浮躁。

我認為攀比是種心理,每個人都具備的天性,不過總是會有些人會放大他的虛榮心給人一種愛攀比的印象。那麼愛攀比的人呢,一般不是自卑就是自尊心過強導致的。

第一種自卑心理導致的愛攀比往往是因為自身條件不足而又希望得到那些對自己來說,高不可攀的事物,這個情況下,愛攀比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裡要提一下我的一個朋友了。她就是典型的愛攀比虛榮心重的人。

本來她父母都是在家養田種地的地地道道農民,可是自從她上了大學後,越發嚴重的攀比心理使得她動不動就去逼迫她父母給她買這買那的,她爸沒辦法為了給孩子提供好點的生活只能出去務工做體力活賺錢。

沒錯,後來她的名牌膝上型電腦有了,她的名牌化妝品有了,她想要的高生活費也有了,可是她有沒有想過這些本來對她而言對她的家庭而言很難消費的東西都是用她爸的體力賺來的。

我忘不了她打**找她父母要東西那種惡狠狠的語氣,好像是他們本來就欠她的似的;忘不了她一句「你怎麼不去死啊」接著一句「你看看人家父母,再看看你們,你們有什麼用」這種詛咒般的惡語傷人;忘不了她爸冒著大雨來給她送電腦只因為她規定好了時間,後來她爸手機沒電關機,她打不過去就賴在宿舍不去找她爸了,直到她爸回到家充好電給她打了十幾通**她才接,接了張嘴又是一頓罵。

我不懂這種人,難得那些所謂的東西真的比得上父母的辛苦嗎?他們不是白白把你養那麼大的,養你大還要他們老著養你變老嗎?

這種自卑心理導致的愛攀比真的著實傷人傷己,得不到的又能怎樣,沒有誰說你沒有這些所謂的名牌就不能跟人家相處了啊!

第二種自尊心過強導致的愛攀比是現在社會中最最容易激起的。大家都想成為別人眼裡的no.1,大家都想著他不如我,怎麼能顯得比我高貴大氣上檔次呢?

所以啊,各種攀比,今天他買輛好車出來炫耀,明天他就非要超過他的炫耀,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攀,本來是一個褒義多於貶義的字。勇攀高峰的「攀」,攀山越嶺的「攀」,可是現在的攀都是攀上高枝的「攀」,攀比的「攀」了。

其實有攀比的心理沒什麼不好的,不過要根據實際情況再做出實際行動啊,凡事講究個度,過了這個度多多少少還是會得到一些不好的影響啊!

8樓:匿名使用者

頂級問題。

不是現在,而是自古至今!中華文化的一個專業描述,就是映照性文化,像個鏡子一樣不斷地比較。這個是定論,是結果。

如果要**成因,比較難,因為不會有哪個機構願意出資支援這種研究的。假如真能研究出原音來,絕對是博士級別的**。

下面說說美國加拿大為什麼少有攀比。這個是容易解釋的。不是沒有,而是程度沒有中國那麼厲害。

舉個例子:跟老美說我在讀博士,老美會說他二姐也在讀博士,只不過是找一找相同,類似,把你比下去的含義很弱。中國的比較是一定要把對方比下去才顯得高明!

很久前有個笑話,至少三四十年前了,說是一個爹說孩子: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都是博士啦。有一天孩子明白了,就說:林肯想你那麼大的時候都是美國**啦。

從此以後那個爹就很少比較啦。

提高機智,減少比較。因為,只要在比較,沒有人是高興的!這個主要在中國表現。

為什麼中國人做人喜歡有面子,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有面子

苦盡甘來報吾娘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說牽涉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 國人心中在自己的某方面或多或少都隱藏著那麼一點自卑感,需要通過所謂掙面子的行為來對衝這種心魔。 是人就會要面子,面子其實是一個人被人認可承認尊重的表現,面子也就是臉,不要面子就是不要臉,難道你不想要嗎 人是活在社會...

中國人為什麼有字,為什麼現在中國人沒有字了,以前人有字

古人出生時,有名無字,時才有字,一般來說,字和名存在一定的關係。比如司馬遷,姓 司馬 名 遷 字 子長 遷 本身就有 長 的意思。古人的姓氏名堂很大,我記得大學裡上古代漢語講了幾節課呢,情況相當複雜,現在只記得大概了。呵呵,lz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找點基本的書看,比如王力的 古代漢語 裡好像就有,類似的...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有面子,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好面子

向日葵之霞飛 你好,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不是隻中國人喜歡有面子,是哪國人都需要面子,因為人要臉,樹要皮,歸根結底人這一輩子活著就是為了一張臉。面子是根植於文化的社會心理建構,面子在人際交往中形成與表現,面子具有情境性和可變性,面子是一個人自尊與尊嚴的體現,面子是一個人的自我心像,面子是重道義輕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