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是孔子說的話嗎,孔子的本意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20:01:19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出於《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不贊成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復去面對別人的不道德,那麼這個社會將是惡性迴圈,無休無止。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諧,還有子孫後代的和諧。

孔子也不贊成以德報怨。他說你獻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對不講是非標準、已經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是一種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費。孔子的治國方略,提倡「德主刑輔」。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不能只講道德,沒有刑罰。以德治國、治家、治人,以講究禮儀為主,以仁、義、禮、智、信為做人的標準,教化人民,互敬互愛、無欺無詐,達到高雅、高尚、和諧。對少數為非作歹,頑固不化的人,對道德不屑一顧的人,就不要一味講究寬容,要輔以刑罰。

孔子講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一味姑息忍讓,不是完美的處世之道。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孔子提倡以兩者以外的第三種態度對待報怨的問題。他提倡「以直報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確面對有過失的和行為不端的人。也就是說:

講道德要有一個標準,一不能冤冤相報,互相殘殺;二不能姑息養奸,縱容犯罪。以直報怨,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拿起法律的**,以公正的法治來解決不公正的問題,也是對不講道德的人進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個標準,一個尺度,人們不能偏離太大。

「孔子攝行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而魯國之邪塞」就是一個很好的以直報怨的例子。

2樓:

是孔子說的。語出《論語,雍也》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意為,不能一味的以德去對待別人,該怎樣就怎樣,該報仇就報仇。所謂君子報仇,九世不晚。孔子絕不是被後世所篡改而成的迂腐夫子形象。

3樓:我也想叫陸人甲

是孔子的。

就是說對咱們好的,咱也對他好,對咱不好的,咱也對他不好。

什麼以德報怨,都是誤傳,如果以德報怨了,那用什麼來報答德呢?

4樓:王者重歸

當然是孔子說的。

對咱好咱也好。對咱不好,咱公正一點,該怎麼就怎麼

5樓:咋啥都被人用了

是孔子說的話。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孔子的一個**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說了,「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拿起板磚飛他!」

以德報怨這話是孔子說的嗎?孔子的態度不是說是以直報怨嗎?誰可以告訴我到底那句對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夫子說,一個人,他已經用德去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報別人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又該怎麼做呢?問完了這一句,孔子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說一個人,如果有他人有負於你,對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饋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實這個道理,我們要是一聽,覺得好像跟我們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學不一樣啊,孔子也是有原則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報怨的,他給的分寸,就是以直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對這一切。

于丹心語:"孔子不提但是以德報怨,他給的分寸是以直報怨"。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和老子的」以德

7樓:

歷來我們對於「以德報怨」這個成語的理解是:老子主張「以德報怨」,而孔子則和老子唱反調,主張「以直抱怨、以德報德」.真的是如此嗎?

這真是千古的誤解.我們先研究一下這些文字的出處.老子之言出於《道德經》,老子:

「大小多少(指仇恨),報怨以德.」孔子之言則出於《論語》,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回答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其實,論語中孔子之言,並未提及「以德報怨」語出老子,所以孔子並非反對老子.但是,孔子所理解的「以德報怨」是以仁德回報仇怨,也正是我們一般的理解,的確和老子所說的「以德報怨」在意義上有很大的區別.孔子不贊成「以德(仁德)報怨」,所以說要「以直(公正)報怨,以德(仁德)報德(恩德).

」老子學說為「法自然」,即遵循宇宙本體之原則來觀察人生.但老子之言一向容易遭人誤解,原因是老子行文用字都古奧離奇,常和一般字面上的用義不同.老子於《道德經》中所言之道德是「常道玄德」,並非一般認知的「仁義道德」.

所以,老子說的「以德報怨」,是以「天地自然之德來回報仇怨,」而天地自然之德的要義是「萬物平等」,正和孔子以「公平、正直來回報仇怨」的意義相通而且並不牴觸.老子和孔子都不是慈善家,都不會主張「以德(仁德)報怨」.老子更認為「大道廢,才有仁義的產生.

」而大道之下是「萬物平等」,同時也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世界,老子當然不會主張「以德(仁德)報怨」.

為什麼老子講「以德報怨」,而孔子講「以直報怨」

8樓:尤太投行社

老子傾向講道,宇宙規律,類似於各種宗教,確實需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領悟,論語就相當於術是方法為主,是**之間的對話,就是針對普通人的,既然是術是方法,有一些東西就不可避免地過時,老子的道卻是宇宙萬物規律,再過一萬年還是這樣,

9樓:利憶桖

老子沒講過支援 以德報怨 也反對以德報怨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和老子的

10樓:白土知道

1、相同點: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都體現人的心胸寬廣。

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別人對我們怨恨或抱怨時,我們要以坦誠的態度去對待他。

出處:《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與別人的仇恨。出自 《論語·憲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最早出現在《老子六十三章》: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與儒家觀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淨,老子的道德是一個形而上的哲學命題,與當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

2、不同:以直抱怨,是對於與自己有仇怨的人通過正直合理的手段予以打擊,更注重公私分明,依然以公正平等的態度對待。

以德報怨是不記仇怨反而給與自己憂愁的人益處。或許是感謝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磨礪了自身的意志。

以德報怨是什麼意思,孔子所說的「以德報怨」是什麼意思,要完整的

解釋 德 恩惠。怨 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出自 論語 憲問 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任丹雲 用恩德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怨恨!和以怨報德相反 以德報怨是什麼意思? 厚榮花宣培 以德報怨 解釋 德 恩惠。怨 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出處 論語 憲問 或...

如何以德報怨,如何做到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是人生的一種很高的境界。要做到以德報怨,必須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一句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就是寬容。再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詳細的我不記得了,大致是這樣吧 兩個國家在打仗,叫它們甲 乙國吧。甲國的一個士兵準備喝水時見到受中傷的乙國戰士,他認為乙國士兵更需要這壺水,便給...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句話

道學書院 孔子這個學生,在老子那裡沒有入門,不知道 德 不知道 德 本身就是 報 孔子只知道 德 以外的 物 才是 報 這個 物 就是地位 金錢 名聲,孔子是唯 物 的。 那就是他的主張嘛,你也可以有你的主張 紅星閃亮 對小人就不適應用這個 終是虛浮 現在的話太多斷句和誤義。比如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