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戰車似乎是四匹馬,可西方戰車卻是兩匹馬?這差別是怎麼回事?優劣對比如何

時間 2021-05-10 02:58:22

1樓:我先備個課

中國也有兩匹馬的,西方也有四匹馬的,型號不同而已。

2樓:漢典古方桑玉茶

差別是:中國戰車4馬力,西方是2馬力。那效能可就差大了,中國的能爬坡越野,速度能上100邁,外國的只能上60邁。

古代中國戰車似乎是四匹馬,可西方戰車卻是兩匹馬?這差別是怎麼回事?優劣對比如何?

3樓:超級比克大魔王

中國也有2匹馬的戰車,甚至一匹馬的都有

中國古代,你能看到4匹馬的戰車,一般是主帥所乘坐。因為養馬的費用很高,所以馬越多,越意味著這輛戰車的所有者很有錢。而真正在戰場上拼殺的戰車,都是2匹馬或者一匹馬的。

而古墓裡一般給主人隨葬,就隨葬那種最昂貴的,最體現身份的4匹馬戰車。所以反而顯得4匹馬的戰車出土的比較多。其實真正作戰用的2匹1匹的戰車,因為是木頭做的,大都腐爛掉了。

4樓:佳

差別是:中國戰車4馬力,西方是2馬力。那效能可就差大了,中國的能爬坡越野,速度能上100邁,外國的只能上60邁。

另:中國也有兩匹馬的,西方也有四匹馬的,型號不同而已。

5樓:彩虹羽毛草

中國古代四馬百人為一乘,是兵力單位,速度更快。

6樓:銀盃領主

也是兩匹——除非特殊用途戰車……

駢……***

7樓:帖桖晴

了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紛

古代中國戰車似乎是四匹馬,可西方戰車卻是兩匹馬?這差別是怎麼回事?優劣對比如何?

8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要求不同而已。

埃及是輕戰車,一個馭手,一個戰士,人家要的是速度,而且配的是阿拉伯馬,發動機比蒙古中原馬種動力大。

東周是重戰車,3個乘員的,蒙古馬發動機不行,當然並聯四臺。

9樓:匿名使用者

有三個馬的 有倆個馬的 有八個馬的 這個看當時馬多不多 象漢 的開始的時 連皇帝都找不到四個一樣的馬 那怎麼辦 。。。。。。。。

古代中國戰車似乎是四匹馬,可西方戰車卻是兩匹馬?這差別是怎麼回事?優劣對比如何?

10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古代的戰車多是一人,形制較小,而中國在春秋戰國時的戰車至少有三人乘坐,形制較大。當然對比起來西方的戰車更加靈活,而中國的戰車比較笨重,威力卻大得多。

11樓:

記得兵馬俑裡面也有不少兩匹馬的戰車呀,應該是有大有小的吧

12樓:y筱童

可能是因為東西方人的觀點不同,

古代的戰車是西方的好還是中國的

13樓:葉提問

有史為證的最早在戰爭中使用戰車的文明是蘇美爾文明,在今伊拉克東南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秦國的戰車很著名,質量也很好。古埃及的戰車也著名,輕便實用。

我想,還是中 國的好一點。但這類戰車很快被淘汰了。

古代的戰車,四輛,八個人,四匹馬,打一成語

14樓:夢裡心落

成語是「並駕齊驅」。

【解題過程】四架馬車順著一個方向,並排向前行駛,回

意為齊頭並進。

【讀音答】 bìng jià qí qū

【釋義】幾匹馬並排拉一輛車,一齊快跑。比喻齊頭並進。

【近義詞】

雙管齊下 [ shuāng guǎn qí xià ] 唐張璪(zǎo)善畫鬆,能兩手拿著筆同時作畫,一畫生枝,一畫枯乾。語見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後以「雙管齊下」比喻兩件事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採用。

管:筆。

出 處:清·壯者《掃帚迷》:「小弟愚見;原思雙管齊下;一邊將迷信關頭;重重戡破;一邊大興學堂;歸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貴。」

【反義詞】

分道揚鑣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也說分路揚鑣。原指分路而行。後多比喻因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揚鑣:驅馬前進。鑣(biāo):馬嚼子。

出 處:《北史·河間公齊傳》:「(元志)為洛陽令;不避強御;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

……孝文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及出;與彪摺尺量道;各取其半。」

15樓:藍鷹魂

你看看應該是並排駕駛的吧?

所以答案應該是「並駕齊驅」

16樓:匿名使用者

並駕齊驅,

四平八穩。

最好發圖驗證一下

為什麼先秦的戰車要用四匹馬?

17樓:qq亂七八糟

原因如下:

1.夠拉風

2.戰場上死傷在所難免,誰都知道4-1=3和1-1=0的道理。呵呵~

3.關係到「馬力」這個詞的由來,古人想事情比較簡單,要不然也不叫古人了。

4.先看下他的種類:有輕車、衝車和戊車等。

再看下他的配置: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

先來解釋你的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一匹馬可以完成的任務,卻要四匹馬。

古戰車最早的使用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到春秋時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

因此才4匹馬拉一輛車,那你會問,我2匹1輛,我多來幾臺車不久得了嗎?

可是在戰場上最需要的,最直觀的是對敵人的氣勢上的威懾,你的戰車上陣一看,4匹1輛。充分說明這個國家國力強盛。戰士們肯定是吃的好,穿的暖。

兵刃也十分鋒利。這都會是敵人膽寒。... 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

5.制度上 戰爭和政治畢竟不同,要是你小老百姓家也架4匹馬,那你就趕緊給他買棺材去吧。那叫僭越。是要咔嚓的!

而戰場上了為了能達到預期的政治目的,有的時候禮儀也就不那麼重要了。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麼這些小事就更不算什麼了。

6.以上首先,四匹馬不是隻拉人的,還要拉車的······車也有重量吧?而為了加強戰車的防禦力,古代戰車肯定會掛裝各種金屬防具;況且車上也要裝載備用的**,箭矢,食物······各種東西加起來,大概4匹馬剛剛好

其次,戰車不止是用來載人作戰的,還起到衝撞敵步兵的作用;而要衝撞步兵,撞散敵步兵陣形,就一定需要戰車有足夠的重量和速度;戰車的重量剛才已經說過,我估計4匹馬的作用就是為戰車提供足夠的速度和衝撞力······

7.(1匹,2匹馬肯定不行)當時秦國初戰馬相當的少,所以要用最少的馬,起初用3披,前面1匹,後面2匹,可是前面那一匹走到半路時就受不了了,只能用4匹,前面2匹,後面2匹,正合適,所以就用4匹了!

18樓:雅典波羅

首先,四匹馬不是隻拉人的,還要拉車的······車也有重量吧?而為了加強戰車的防禦力,古代戰車肯定會掛裝各種金屬防具;況且車上也要裝載備用的**,箭矢,食物······各種東西加起來,大概4匹馬剛剛好

其次,戰車不止是用來載人作戰的,還起到衝撞敵步兵的作用;而要衝撞步兵,撞散敵步兵陣形,就一定需要戰車有足夠的重量和速度;戰車的重量剛才已經說過,我估計4匹馬的作用就是為戰車提供足夠的速度和衝撞力······

以上見解純屬猜測

19樓:曾經的豬

先看下他的種類:有輕車、衝車和戊車等。

再看下他的配置: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

先來解釋你的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一匹馬可以完成的任務,卻要四匹馬。

古戰車最早的使用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到春秋時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

因此才4匹馬拉一輛車,那你會問,我2匹1輛,我多來幾臺車不久得了嗎?

可是在戰場上最需要的,最直觀的是對敵人的氣勢上的威懾,你的戰車上陣一看,4匹1輛。充分說明這個國家國力強盛。戰士們肯定是吃的好,穿的暖。

兵刃也十分鋒利。這都會是敵人膽寒。... 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

2.制度上 戰爭和政治畢竟不同,要是你小老百姓家也架4匹馬,那你就趕緊給他買棺材去吧。那叫僭越。是要咔嚓的!

而戰場上了為了能達到預期的政治目的,有的時候禮儀也就不那麼重要了。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麼這些小事就更不算什麼了。

20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一匹馬肯定拉不動三個人+一輛戰車;

第二,如上面有人所說,戰車或者騎兵的主要功能是起衝擊作用,是一波一波地衝擊,不是如電視所看到的跑入敵陣嘶殺。所以要保持速度和衝擊力。

第三,因為先秦服飾的問題!這是最關鍵的,他們寬袍大袖,如果騎上馬作戰會很不方便,所以要坐戰車。實際上單人單馬不需要戰車才是作戰的最高效率,故此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才有如此深刻的意義。

「胡服騎射」證明了單人單馬遠勝於四馬戰車。故此自趙武靈王后趙**事力量大增,各國也紛紛效仿。

21樓:幾善卷洞

在《古代戰爭館》的大廳裡陳列一輛裝備齊全的"四馬三人"戰車模型。這是以歷史文獻、文物資料為依據,精心設計復原製作的戰國時期的戰車模型。

古代戰車的形制一般是單轅、兩輪、長轂(車輪中部與輻連線的部位)、後面闢門的橫長方形車廂。車轅前端有衡,上縛軛,用以駕馬。車為木質結構,其重要部位裝有青銅飾件用來加固和裝飾。

戰車駕四匹馬,中間的兩匹轅馬稱"服"馬,左右兩側的叫"驂"馬。駕四匹馬的戰車,或一車所駕的四匹馬,稱"駟"。車上乘有三名甲士:

左邊甲士主要持弓,負責射箭,是一車之首,稱"車左",也叫"甲首";右邊甲士主要執戈矛,負責用戈矛等長柄兵器對敵擊刺,稱"車右",又叫"參乘";中間的甲士稱"御",主要負責駕馭戰車。由於有畜力牽引,戰車增強了軍隊的機動性。甲士裝備了精良的青銅兵器具有一定的殺傷力。

有的車上配備了旗鼓鐸鐃,保證了通訊聯絡和作戰指揮。在古代,兩軍交戰時,國君、諸候必須親自乘戰車指揮作戰。國君居中拊鼓擊金,指揮軍隊進退。

國君所乘的戰車叫"戎車"。春秋中葉以後,軍隊中出現了專職將帥,戎車遂成為將帥的指揮車。每輛戰車除車上的三名甲士外,還隸屬有固定數目的步兵,再加上一些後勤徒役及裝備,構成當時軍隊的一個基本編制單位,稱為一"乘"。

公元前21世紀末,夏啟伐有扈氏之戰時,啟發布《甘誓》,要求每輛戰車上的車左、車右和御手,都要恪守職責,勇敢作戰;否則就要"戮於社"。規定了戰車的任務。商湯攻夏桀時,軍隊也裝備戰車。

牧野之戰時,周軍出動300輛戰車。周"武王戎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與夏戰於牧野,作牧誓"。春秋時期,諸候國之間兼併戰爭加劇,戰車數量有了明顯增加,一次戰爭行動往往動用戰車千乘以上。

到春秋末期,晉國和楚國,擁有戰車的數量已有4000乘以上。直到戰國晚期各諸候國還擁有大量的戰車。比如秦國的軍隊就是"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

此後,這種古老的戰車逐步被步兵、騎兵所取代。在先秦時期馳騁戰場上1600多年的"四馬三人"戰車終於退出了戰爭舞臺,成了今天人們進行歷史研究的物件之一。

22樓:嫣然意態翩然妒

《孫子·作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車上應該不止三人,東周列國志上描寫的就不止三人。一乘戰車後面還跟著大約一百步卒。打仗主要是以步卒為主,戰車的作用時用來佈陣排陣的,可以衝突敵陣,或防止敵兵的衝陣。

四匹馬的威力和效果顯然比一匹或兩匹好,太多又不好控制。

屈原的戰爭描寫: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土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歷史上是誰發明了戰車,古代的“戰車”是誰最先發明的?

歷史便當 戰車的鼻祖是始祖黃帝。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到了夏代,一個叫奚仲車輛管理人員對戰車進行了改造。在 後漢書 的記載裡,戰車就已經登上了戰場。在史書中的記載中,戰車稱之為武剛車,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用途自然而然的也是很廣泛。我們仔細看它的構造,也會覺得這個設計真的是精美絕倫,同時我們也看出設...

古代的戰車為何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微涼寒風葉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車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作戰工具,因為它的衝擊力和殺傷力非常的大。所以,戰車在當時是比較的流行,不過,到了戰國時期以後戰車就逐漸的退休了,我認為戰車退出歷史的舞臺有兩個非常很重要的原因。其一,作戰對手不同,自然作戰方式也會有所改變。在古代使用戰車去選擇打仗的時候他們都是事先約...

關於古代友誼情深似海的故事,關於古代兄弟情深的故事 快啊 急

林斷竹隱牆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寢則同榻 恩若兄弟 管仲 鮑叔牙 李白 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鍾子期 俞伯牙 高山流水 藍紫靛香 高山流水遇知音,廉頗藺相如,管鮑之交 關於古代兄弟情深的故事.快啊.急 1.舜和象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