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姓甚名誰發生在那個朝代的事情

時間 2021-08-30 09:32:00

1樓:匿名使用者

孟姜女的故事,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孟姜女的傳說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20世紀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動下,她才被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中。

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將孟姜女傳說的原初形態一直上溯到《左傳》上的一個故事。《左傳》記述這個故事是想褒揚杞粱妻(也就是後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際,仍能以禮處事,神志不亂,令人欽佩。

《左傳》上沒有哭聲的杞粱妻,到戰國時就沾染了當時**界的風氣,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轉變,後世關於杞粱妻故事的變異就是順著這「哭之哀」生發出來的。

第一個記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漢末年的劉向。他在《烈女傳》中先重述了《左傳》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後他繼續寫到:杞粱妻沒有子嗣,孃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夫死之後成了個孤家寡人。

杞粱妻「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哭聲十分悲苦,過路人無不感動。十天以後,「城為之崩」。唐代的有關記載,使杞粱妻的故事大變了模樣。

杞粱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杞粱妻的名字出現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戰死疆場,而是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築於城牆之內的死屍實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認骨才能辨別。杞粱妻的故事經過六朝、隋唐時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聯絡在了一起,這是一個不小的創造。

元代,中國的民間劇種十分發達,出現了很多雜劇大家和膾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這樣富有生命力和創作空間的故事,自然也成為戲曲創作的源泉。範郎的名字從範希郎、範四郎、範士郎、範喜郎到範杞良、範紀良、萬喜良,出現很多種變異,故事的情節被鋪陳得一波三折,與他們有關的其他人物,如範郎的母親也出現在戲曲之中,使故事日漸豐滿。

明清以來,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間仍繼續發展演變。各地的口頭講述,把孟姜女說成是葫蘆所生,由於葫蘆(或瓜)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所以叫「孟姜女」。孟姜女的故事不僅流傳的時間漫長,受其影響的地域也十分廣泛。

不同的地方根據當地的民俗和民眾的不同興趣取向,對這個故事做了各種改造,使孟姜女的傳說呈現出極其強烈的地域色彩。

孟姜女並不姓孟,「孟」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實際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兒」;而且,孟姜女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一類人的通稱。據《毛傳》:

「孟姜,齊之長女。」陳奐傳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孟姜」一般稱齊國國君之長女,亦通指世族婦女。

也就是說,當時很多齊國公室的貴族婦女,都可稱「孟姜」。此點除文獻證據外,有文物桓子孟姜壺為證(此壺為春秋時期齊莊公姜光的大女兒姜蕾和丈夫田桓子無宇共鑄,以悼念田桓子無宇的父親田須無)。

2樓:匿名使用者

孟姜女的傳說,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20世紀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動下,她才被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中。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將孟姜女傳說的原初形態一直上溯到《左傳》上的一個故事。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無名無姓,稱為杞梁妻。「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

『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

」即杞梁之妻要求齊侯在宗室正式弔唁杞梁。其中既沒有「哭」,也沒有長城或者城牆、更無「城崩」、「投水」等情節。

「哭」的情節早在《禮記·檀弓》記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劉向的《說苑·善說篇》加上「崩城」的內容:「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厄。

」接著劉向《列女傳》又加上「投淄水」的情節:「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

」「乃枕其夫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城為之崩。既葬,曰:

『我何歸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一些詩詞也有對杞梁妻的抒情描述。三國時曹植在《黃初六年令》中說「杞妻哭樑,山為之崩」。敦煌石窟發現的隋唐樂府中有「送衣之曲」,增加了送寒衣的內容。

唐代貫休的詩作《杞梁妻》首次將故事時間移動到秦朝時,並將「崩城」變成「崩長城」:「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這時的內容和後來的故事已經差不多了。杞梁後來訛化成萬喜良或範喜良,其妻成為孟姜女。南宋鄭樵曰:

「杞梁之妻,與經傳所言者,數十言耳,彼則演成萬千言……。」

元代開始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臺。

顧炎武的《日知錄》中闡述了孟姜女的故事演變過程。顧頡剛發表《孟姜女故事研究》對故事演變的過程進行了更為詳盡的闡述。

《左傳》上沒有哭聲的杞梁妻,到戰國時就沾染了當時**界的風氣,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轉變,後世關於杞梁妻故事的變異就是順著這「哭之哀」生發出來的。

第一個記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漢末年的劉向。他在《烈女傳》中先重述了《左傳》中杞梁妻的故事,然後他繼續寫到:杞梁妻沒有子嗣,孃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夫死之後成了個孤家寡人。

杞梁妻「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哭聲十分悲苦,過路人無不感動。十天以後,「城為之崩」。唐代的有關記載,使杞梁妻的故事大變了模樣。

杞梁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杞梁妻的名字出現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梁的死因不再是戰死疆場,而是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築於城牆之內的死屍實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認骨才能辨別。杞梁妻的故事經過六朝、隋唐時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聯絡在了一起,這是一個不小的創造。

元代,中國的民間劇種十分發達,出現了很多雜劇大家和膾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這樣富有生命力和創作空間的故事,自然也成為戲曲創作的源泉。範郎的名字從範希郎、範四郎、範士郎、範喜郎到範杞良、範紀良、萬喜良,出現很多種變異,故事的情節被鋪陳得一波三折,與他們有關的其他人物,如範郎的母親也出現在戲曲之中,使故事日漸豐滿。

參見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秦朝的.孟姜女哭長城只是一個傳說而已.人們只是借這個傳說來表達他們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弱者的同情.

4樓:匿名使用者

孟姜女姓姜,孟是跟夫姓,發生在秦朝.

孟姜女姓甚名誰,先秦為什麼人多女姓

5樓:悲傷的心

孟姜女bai並不姓孟,「孟」du為「庶長」的意

6樓:匿名使用者

孟姜女姓姜,孟是排行,中國古代伯仲叔季排行,孟和伯都是老大的意思。

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唐僧取經的故事發生在我國哪個朝代

凮起雲湧 唐僧取經的故事發生在我國的唐朝時期。玄奘在602年洛州緱氏出生,是唐代著名高僧,為 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 佛像7尊 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

七夕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朝代啊

如果是牛郎織女的故事的話應該是漢代到魏晉時期。這個傳說是融合了幾個故事情節慢慢演化成的。包括 搜神記 卷一 董永 搜神記 卷十四 毛衣女 搜神後記 卷五 白水素女 董永 漢朝人。謝瑞 晉安帝時人。 睿智小寧 漢朝。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是漢族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

中國歷史的各朝代在那個省 建都 最多?

一 十朝說。最初的倡導者是歷史學者武伯綸。西周 前1134一前771 秦 前221 前207 西漢 前204 24 前趙 318 329 前秦 351 383 後秦 384 417 西魏 535 556 北周 557 581 隋 581 617 唐 618 907 二 十四朝說。由統計學家 曾任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