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檸檬一家人
東晉。《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佐證。
2樓:曉龍老師
1600多年以前的東晉末年。
故事內容簡介: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臺,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
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唸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臺二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臺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臺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臺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鏡湖遊玩的時候,祝英臺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臺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後祝英臺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個女的了。
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臺回家,臨走前,祝英臺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
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後去祝府提親。
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個月後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並且下了聘禮,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臺沿路相送、難捨難分。
梁山伯回家後,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臺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臺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臺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後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後來梁山伯病逝,祝英臺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臺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臺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裡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此文出自清朝·曹秉仁《寧波府志》
寫作背景: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寧波府志》共三十六卷,《梁山伯與祝英臺》出自首一卷。清曹秉仁修,萬經纂。曹秉仁,雍正初年任寧波府知府。此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此志對海防、兵制、輿圖、山川、形勝等有關軍事內容記載頗為詳明。而塘堰、壩閘、田賦、鹽政等經濟情況亦見大略。現有清乾隆六年 (1741) 色超補刻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佐證。
雍正十一年修《寧波府志》卷三六《逸事》載,梁祝故事發生在東晉謝安執政時期,梁山伯為會稽山陰人,祝英臺為會稽上虞人。
晚唐(公元851年)張讀《宣室志》記載:「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忍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
晉丞相謝安表其墓曰『義婦冢』」。
3樓:穆子澈想我
梁祝的故事發生在晉朝。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佐證。
梁祝的主要內容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臺,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唸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臺二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臺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臺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臺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鏡湖遊玩的時候,祝英臺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臺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後祝英臺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個女的了。
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臺回家,臨走前,祝英臺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
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後去祝府提親,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個月後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並且下了聘禮。
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臺沿路相送、難捨難分。 梁山伯回家後,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臺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臺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臺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後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後來梁山伯病逝,祝英臺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臺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臺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裡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4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1600多年以前的東晉末年。是一個士族與平民對立,愛情自由與傳統束縛不能並存的時代。民族,文化,旅遊,生活,中國4 i)
上虞士族小姐祝英臺,排行第九,是父母唯一的女兒。生得聰明嬌美、活潑靈秀、純真執著。從小喜讀詩書,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她不甘世俗,不讓鬚眉,千方百計說服父母,女扮**去杭州讀書。出門不久,即遇上曾在月老寺邂逅的會稽窮書生梁山伯。 梁山伯出身平民,家道中落,幼時父親因治水身亡,由母親撫養**。
他性格耿直,憨厚篤誠,一心繼承父志,經世濟人。在去杭州尼山書院的路上遇到女扮**的祝英臺,兩人意氣相投,結為異姓金蘭。在書院三載,又與英臺「日同桌,晚同床」,相互照應,情深義厚。
尼山書院是享譽江南的士族子弟求學入仕的好地方。杭州太守之子馬文才,太原王氏子弟王藍田等也來到了這裡。馬文才風流倜儻,學識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騎射功夫,在書院中雄冠群英。
他仗著時任太守的父親和自己的各種優越條件,在學友中聚集一班紈絝子弟,屢與梁山伯、祝英臺作對。當山伯品狀排名超過他時,競對山伯痛下殺手;當窺探到英臺為女且已愛上梁山伯時,他耍盡陰謀,誓欲奪到英臺為妻。
祝英臺是吳越文化孕育出來的一朵奇芭。她性格倔強,為人正直,在書院這個特殊的男人世界卓然特立。她不喜歡馬文才的傑傲,瞧不起王藍田的猥瑣,看不慣王大人的做作…她最愛梁山伯的憨厚。
三載同窗,耳鬢廝磨,幾番誤會消除,幾度生死相隨。英臺愛上了山伯。
但由於山伯不解風情,英臺未能明說,文才從中作梗,使得兩人從結緣到結拜、結怨、結恨,再到相知、相愛、相送、相許、相誤、相會、相怨、相逼、相抗,直至最後相殉、化蝶,全劇演繹了一段曲折離奇、溫馨浪漫、悽豔絕美的傳奇愛情故事……
5樓:傅嫚邇
梁祝故事原型 一一 華山畿
華山畿是江蘇省的傳統民歌。屬於南朝著名的愛情民歌集,現有樂府《吳聲歌曲》25首,亦見於元《至順鎮江志》卷二十。《華山畿》是南朝時流行在長江下游的傳統民歌。
相傳當時有個女子,在哀悼為她殉情而死的戀人時,唱了一首歌。歌的開頭一句便是這句驚風雨、泣鬼神的「華山畿」,後來用它作為歌調的名稱。《樂府詩集》中共二十五首以此為名的歌曲。
故事發生地當時南徐州治(今鎮江市)的華山,距鎮江主城區30多公里的姚橋鎮華山村,此村也是丹徒、丹陽兩縣交界處。當地不僅有神女冢(當地叫「玉女墩」)遺址、南朝銀杏樹,而且風俗、口碑資料尚存,歷代詩家吟誦不絕。2023年7月,該村又發現六朝古墓群,證明當地確為六朝古村。
6樓:匿名使用者
東晉東晉時,祝英臺女扮**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臺歸家,行前託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臺以「妹」相許。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臺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臺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臺入墳。
梁祝化蝶雙舞
梁山伯與祝英臺 故事的來歷,梁山伯與祝英臺詳細故事
咋的他還在 這段故事是真實的,有資料記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包括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之間的故事為歷史真實事件。元氏縣誌 裡明確記載 在南佐村西北隅,書院路所經由也,橋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漲溢,衝擊略不賽移,若有陰為封護者,相傳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
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的縮寫
歲月漫長 位粉絲民間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 450字 最佳答案 梁山伯與祝英臺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臺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臺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揹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繡花嗎?為什麼...
動畫版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插曲
火影子刺客 歌詞 人為什麼有勇氣一見鍾情,人海里這一步,走向另一段長旅,如果生命在這秒化灰燼,可還我原來天地 在相愛的那一季,夢裡蝴蝶翩然舞起,給我承諾一句 非常好聽,望大家一定要加油啊!非常感謝!歌曲 蝴蝶 歌手 劉若英 我的失敗與偉大 作詞 姚謙 作曲 陳珊妮 編曲 李雨寰 人為什麼憑感動生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