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外型特徵

時間 2021-08-30 10:38:27

1樓:匿名使用者

青蛙、**和娃娃魚是我們熟悉的兩棲動物,它們現在仍然活躍在池塘、稻田、沼澤、溪流、江河裡以及陸地上潮溼的地方。所有這些現生的兩棲動物都屬於一個大的家族,即「滑體兩棲動物」,過去稱為「無甲兩棲類」。顧名思義,這是些體表光滑、沒有甲冑的動物。

這些現生的兩棲動物大約有4千種,生活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所有陸地的暖溼環境中。科學家把它們分為三大類:無尾兩棲類、有尾兩棲類和無足兩棲類。

無足兩棲類是一類十分特化的兩棲動物。它們的外形像蚯蚓,沒有四肢,尾巴短短的,或是乾脆沒有尾巴。

大多數無足類動物生活在熱帶地區,並且營地下的穴居生活,魚螈是這類動物的代表之一。它們的**裸露,有許多環狀皺紋,富於粘液腺;眼睛退化,但嗅覺很發達。這類動物的脊椎骨數目很多,有的種類多達250塊,而最大的無足類的個體長度可以達到1.

5米。無足兩棲類除了具有以上特化性特徵,還表現出一些原始的特點。如大多數無足類具有退化的骨質鱗片,但這些鱗片不是像魚類那樣覆蓋在身體表面,而是陷入在**的環狀皺紋之內。這些退化的小鱗片被一些學者視為古代迷齒類體表鱗甲的遺蹟,反映了這類動物繼承下來的原始特徵。

現生的無足兩棲類有160多種,分佈在拉丁美洲、亞洲南部和非洲的熱帶地區。西雙版納魚螈是我國僅有的一種無足兩棲類。無足類的化石十分罕見,最古老的化石無足類發現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大約兩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地層裡,被命名為「小肢始蚓螈」,它的特別之處是這種動物具有弱小的四肢,這也反映了它的原始性。

隨著無足類的演化,這些四肢一步步縮小,到現生種類中則完全消失,使其成為真正的「無足類」了。

蠑螈類是「有尾巴的兩棲類」。現生種類有350多種,主要分佈在北半球,只有一類叫做「無肺螈類」的有尾兩棲動物進入了位於南半球的南美洲。

不少人把蠑螈和蜥蜴混為一談,其實二者很容易區分。蠑螈是兩棲類,蜥蜴(如壁虎)卻是爬行動物;蜥蜴的體表有鱗片覆蓋,而蠑螈的體表裸露;另外蠑螈的前足一般是4個「手指」,而蜥蜴是5個。

有尾兩棲類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侏羅紀中期(大約1.7億年前)。已知最早的代表發現於中亞和西歐,但這些化石都十分零散、破碎。

最近,在我國東北的白堊紀早期的地層中發現了許多儲存精美的有尾類化石,目前已經命名的有鍾健遼西螈、東方塘螈、奇異熱河螈、鳳山中國螈等,它們生活在距今大約1億3千萬年至1億1千萬年前。這些化石具有時代早、儲存狀態好、數量多、種類豐富等特點。而且,它們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現代蠑螈類的代表,許多特徵可以與現生種類比較。

由此推測,世界上現存的蠑螈類很可能是由此演化出來的。

我國現生的有尾兩棲類有三個科:小鯢科、隱鰓鯢科和蠑螈科。已經報道的我國中生代有尾類化石都是比較原始的種類,它們的骨骼學特徵比較特別,還不能歸入已知的科中。

但初步的研究顯示,鍾健遼西螈和東方塘螈與小鯢類在形態上有較大相似。而熱河螈在頭骨特徵上與隱鰓鯢科的一些屬種(如大鯢)具有一定相似之處,但熱河螈的個體要小得多。

無尾兩棲動物習慣上被統稱為「蛙類」。它們又包括了狹義的蛙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青蛙等)和蟾蜍類。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蛙類體表光滑,體態輕盈,喜歡溼潤的環境,善於跳躍,具固胸型肩帶;而蟾蜍類體表粗糙不平,身體笨重,跳躍能力差,但抗旱力強,具弧胸型肩帶。但這二者的區別在生物分類學上並不是非常嚴格,被稱為蟾的也可具有較強的跳躍能力,被稱為蛙的也曾發現弧胸型肩帶(如皺皮蛙)。

現生無尾兩棲類中較原始的種類都是蟾類,如北美的尾蟾、紐西蘭的滑跖蟾、以及歐洲及北非的盤舌蟾等;同時,化石證據表明,弧胸型肩帶的出現要早於固胸型肩帶的出現。從這個角度看,蟾是蛙的前輩。換句話說,體態優雅的蛙是從某種怪模怪樣的癩**演化出來的。

2023年,一隻出土於遼西白堊紀早期地層中的古老蛙類化石引起了國內外科學家的廣泛關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青年學者王原將它命名為「三燕麗蟾」。它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蛙類,生存在距今約1億2千5百萬年前,與大大小小的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

三燕麗蟾不僅時代早,而且化石儲存得十分精美,這在蛙類化石中極其罕見。因為蛙類大多生活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同時骨骼又細又弱,所以很難儲存為化石。過去我國僅發現了山東臨朐的玄武蛙(距今約1千6百萬年前)和山西武鄉的榆社蛙(距今約5百萬年前)等兩、三塊較完整的新生代蛙化石。

三燕麗蟾的骨骼形態已經與現生無尾兩棲類十分相近,具有發育的髂骨和伸長的後肢,這表明它已經具有相當的跳躍能力。它的上頜邊緣長滿了細細的梳狀排列的牙齒,而我們現在常見的蛙類大多沒有牙齒,具有牙齒是原始的表現。根據這一特徵判斷,三燕麗蟾的舌部捕食機能及身體的運動能力可能還不夠強,牙齒在輔助捕食中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

在分類學上,三燕麗蟾屬於盤舌蟾類的一種。歐洲的盤舌蟾、產婆蟾與亞洲的東方玲蟾是它的現生的近親。從這些**的樣子推測,三燕麗蟾的形象也不會好看。

顯然,「麗蟾」得名於它精美的骨架化石,而不是這類動物的「長相」。

無足兩棲類、無尾兩棲類和有尾兩棲類在動物分類學上構成了滑體亞綱中的3個目,此外,滑體亞綱還有第4個目,即原無尾目,其代表是發現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三疊蛙。

三疊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滑體兩棲動物,已經有2億4千萬年的高齡了。這種小動物體長大約只有10釐米,令人驚奇的是它具有典型的蛙的特徵,而它的出現時代(三疊紀早期)卻是如此之早。三疊蛙頭骨簡化,尾部縮短,腰帶中的髂骨向前延伸,脛腓骨癒合為一塊並伸長,這些都表明它向蛙類所特有的適應於跳躍生活的方向發展。

同時,它又有許多原始的特徵:如前肢保留5趾(而不是現生兩棲類中常見的4趾),軀幹部的脊椎骨數目較多,尾部仍由若干脊椎組成,而不是現生蛙類所特有的癒合為一根的尾杆骨。

三疊蛙能代表滑體兩棲動物的祖先型別嗎?多數科學家對此持否定態度。因為蛙類在兩棲動物中被認為是一個特化的類群。

不光是它們所特有的跳躍的生活方式,還因為它們的骨骼結構與古老的迷齒類和殼椎類兩棲動物相比已經相當簡化,從這一點來看,有尾兩棲類在外形和骨骼特徵上更接近滑體兩棲動物的祖先型別。然而最早的有尾兩棲類化石的出現時代卻遠晚於蛙類。這種差異的原因還不清楚,相信這個問題會隨著更多化石的發現而最終得到解決。

同樣困擾科學家們的還有另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到底是從哪一種或哪些古老的兩棲動物進化出了滑體兩棲類?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觀點認為,從迷齒兩棲類中的某一種離片椎類動物演化出了所有滑體兩棲動物的共同祖先型別,所有現代的兩棲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種觀點被稱為「單源起源說」。

與之相對的是「多源起源說」,認為無尾兩棲類是從離片椎類進化來的,而有尾兩棲類和無足兩棲類可能是從殼椎類演化出來的。目前兩種假說誰是誰非還難有定論,這也是現代兩棲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未解之謎。

2樓:

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渾身金光閃閃,味道鮮美。

共有6片大小不一的鰭,金黃色,透著超淺紅色,魚頭淺紅色,魚眼大而烏黑,魚尾線條溫柔,非常美麗。這就是你想要的答案啦,把懸賞分給我吧!

3樓:

娃娃魚是大鯢的俗稱,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國大鯢除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臺灣未見報道外,其餘省、自治區都有分佈,主要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貴州、陝西等省為多。

大鯢喜陰怕光,生長速度較慢,在野生條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體重達500克以上,在人工條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達到商品規格。並且,大鯢人工繁殖較為困難。因此,養殖很不普遍,僅限於江蘇、湖北、廣東等地的少數養殖場。

但近年來,娃娃魚的養殖受到廣泛的重視,是很有潛力的名特優養殖品種。

娃娃魚的問題,娃娃魚是魚嗎?為什麼?

不是娃娃魚,只是像娃娃魚,它是蠑螈。捕回蠑螈後,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魚缸內飼養,便於觀察其活動。缸底鋪些洗淨的沙礫碎石,注入30釐米深的潭水或井水,並投入少量金魚藻等水草,佈置成與捕捉場所相似的生態環境。沙石有吸附汙物的作用 水草能進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並供蠑螈產卵用。飼養用水以清潔的池水為好...

娃娃魚可以吃嗎 吃娃娃魚有什麼禁忌?

可以吃。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但應持有相關許可證。人工養殖的娃娃魚是可以吃的。需要強調的是,只有子二代以上的娃娃魚才可以食用 開發利用。野生娃娃魚繁殖出來後進行人工飼養的叫子一代,不能食用,再下一代叫子二代,也就是 孫子 輩娃娃魚,可以食用開發。吃娃娃魚有什麼禁忌?吃娃娃魚禁忌 只有子二代以上才...

娃娃魚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屬於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很像幼兒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 娃娃魚 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說的不對,是2級 娃娃魚屬於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奇趣探索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能活數十年 v5寒哥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屬國家2級保護動物。娃娃魚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