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清溪看世界
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為66.15%。
解答:已知月、2月、3月、4月,產值分別為4000、4200、4500、-,月初人數60、64、68、67。
可得: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一個季度的總產值÷季度參加生產的總人數)×100%
=(4000+4500+4200)/(64+60+68)×100%=(12700/192)×100%
=0.661458×100%.
=66.15%
2樓:time泠錦
產值屬於時期指標,人數屬於時點指標,所以月平均勞動生產率等於(4000+4200+4500)/(60/2+64+68+67/2)=64.96
希望有幫助吧
3樓:茅新蘭遇夏
3=89.67.67/202.3333=0,然後相除即可得到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89,即相加除以3,198+201+208)
/3=202.3333.2+96.8)/,(
80+92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出第一季度總產值和工人數的算數平均數
4樓:匿名使用者
(4000/60+4200/64+4500/68)/3
=198.468/3
=66.156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一個季度的總產值÷季度參加生產的總人數)×100%.
=(4000+4200+4500)/(60+64+68)*100%.
=(12700/192)*100%
=0.661458*100%.
=66.15% . -----即為所求。
6樓:小百合
(4000+4200+4500)×4÷[(60+64+68)÷3]≈793.75萬元/(人*年)
一個季度的月平均勞動生產率和這個季度的勞動生產率是一樣的答案嗎?
7樓:
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出第一季度總產值和工人數的算數平均數,即相加除以3,198+201+208) /3=202.3333,( 80+92.
2+96.8)/3=89.67,然後相除即可得到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89.
67/202.3333=0.4432
第一季度勞動生產率的計算方法:將得出的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3
(1)計算一季度的月平均勞動生產率;某公司2023年一季度職工人數和總產值資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月初工
8樓:墨汁諾
ā=(∑y)/n=(1600+1650+1850)/3=1700(萬元)
ō=[(500/2+515+530+560/2)/3=525(人)y=ā/ō=1700/525≈3.24(萬元/人)例如: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為66.15%。
解答:已知月、2月、3月、4月,產值分別為4000、4200、4500、-,月初人數60、64、68、67。
可得:第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一個季度的總產值÷季度參加生產的總人數)×100%
=(4000+4500+4200)/(64+60+68)×100%=(12700/192)×100%
=0.661458×100%.
=66.15%
9樓:董全衛壬
第一季度每月平均人數是:[(500+520)÷2+510+516]÷3
=512人
第一季度平均總產值為(150+170
+175)÷3=165萬元
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勞動生產率是165÷512≈0.322萬元/人第一季度平均勞動生產率是(150+170
+175)÷605≈0.818萬元/人
10樓:紫然亦羽
我只知道第一問……
ā=(∑y)/n=(1600+1650+1850)/3=1700(萬元)
ō=[(500/2+515+530+560/2)/3=525(人)y=ā/ō=1700/525≈3.24(萬元/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1)3.238 (2) 9.714
勞動生產率是怎麼計算的
12樓:
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勞動生產率有兩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
商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銷售額/銷售人數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說明:直(接)演算法的數值越大,即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逆演算法結果越小,說明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13樓:匿名使用者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餘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在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中,工業總產出是直接用工業總產值(現行**、新規定)代替的。這一指標的計算**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一律與新稅制的規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稅的**計算。但是,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範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
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
①工業總產值(現行**、新規定)
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製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②工業中間投入
1〕工業中間投入的定義
工業中間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用於工業生產活動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他實物產品和對外支付的服務費用。服務費用包括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工業、農業、批發零售**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的服務費用和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保險、金融、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務費用。
2〕工業中間投入的確定須遵循的原則:
一是必須是從外部購入的,並已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生產過程中**的廢料以及自制品的價值;
二是必須是本期投入生產,並一次性消耗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固定資產轉移價值;
三是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即計入工業中間投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必須是已經計入了工業總產值中的價值。
3〕工業中間投入的分類
工業中間投入按企業支付的物件可分為中間物質投入和中間勞務投入兩部分。
a.中間物質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外購的各種物質產品的價值和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務費用,包括外購的並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向外單位支付的運輸費、郵電費、加工費、修理費、倉儲費等。
b.中間勞務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中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各種服務費用,這些費用構成非物質生產部門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廣告費、保險費、職工教育費、差旅費等。
工業中間投入按照具體內容,分為直接材料廠、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類。
a.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用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資料可直接取自會計產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業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設定成本核算科目,則可從會計「生產成本」科目的供方發生額中,將屬於直接材料消耗的專案彙總取得。
b.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運輸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租賃費、差旅費、保險費等。
可從會計「製造費用」科目中查詢計算,也可用「製造費用合計」減去屬於工業增加值的專案,即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費的辦法,倒算出中間投入價值。
c.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辦公費、運輸費、修理費、物料消耗、遞延費用攤銷、低值易耗品攤銷、綠化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土地損失補償費、排汙費、工會經費、財產保險費、職工教育經費等。
可從會計「管理費用」科目中查詢計算,也可用「管理費用合計」減去屬於工業增加值的專案,即工資、效益工資(指工效掛勾企業按規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資)、職工福利費、勞動保險費、財產保險費、待業保險費、折舊費、稅金(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礦產資源補償費以及上交給國家和地方的各種規定費用的辦法倒算取得。
d.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運輸費、包裝費、辦公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租賃費、展覽費、保險費、廣告費、差旅費等。
可從會計「產品銷售費用」科目中查詢計算,也可用「產品銷售費用合計」減去屬於工業增加值的專案,即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費的辦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淨支出(減利收入)。可根據會計「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計算。
4〕工業中間投入的具體計算方法
a.正演算法:即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屬於中間消耗的部分分別相加(中間物質消耗按不含增值稅的**計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
b.倒演算法:即分別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合計減去該三項費用中屬於增加值的專案,如工資、福利費等,倒算出三項費用中的中間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採用倒演算法計算比較簡便易行。
③本期應交增值稅
本期應交增值稅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應繳納的增值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1)銷項稅額: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銷售貨物或提**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
2)出口退稅:反映企業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
3)進項稅額轉出數:反映企業購進貨物、在製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必須轉出的進項稅額。
4)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5)減免稅額:反映企業在報告期按國家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
6)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反映企業報告期內按國家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
7)年初(末)未抵扣數:是指當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才會出現未抵扣數,年初(末)未抵扣數必須小於等於零。
上述增值稅計算公式中的專案均可以從會計的「應上交應彌補款項表」中的有關專案取得。
小規模納稅企業,不分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其本期應交增值稅直接以銷售額乘以徵收稅率(6%)計算。
有出口退稅的企業,如果出口退稅出現跨年度的情況在計算出口退稅時,應加以調整,按本年應得出口退稅計算,調整後應交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為:
本年應交增值稅=本年銷項稅額×(現價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本年進項稅額×(原材料消費總值/原材料購進總值-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年初未抵扣數-年末未抵扣數 當企業的應交增值稅出現負數時,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作為「0」處理。***********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指報告期內企業每天平均擁有的從業人員人數。
平均人數的計算方法如下:
月平均人數是以報告月內每天實有的全部人數相加之和,被報告月的日曆日數除求得。人員增減變動很小的單位,其月平均人數也可以用月初人數與月末人數相加之和被2除求得。開工不滿全月的新建單位(月中開工或月末開工)在計算報告月的平均人數時,應以其開工後各天實有人數之和被報告月日曆日數除求得。
年平均人數是以十二個月的平均人數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四個季度平均人數之和被四除求得。
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天,小華的生日是勞動節的前一天
摯愛一萌 1 今年是2013年,是平年,二月有28天,今年第一季度有 31 2 28 90天 2 小華的生日是勞動節的前一天,她的生日是4月30日 故答案為 90,4,30 如何正確的學習? 一 保證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定時就寢。堅持午睡。二 學習時要全神貫注。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
下面五種說法,正確的是A每年的第一季度與第二
白白先生丶 平年第一季度 31 28 31 90 天 閏年第一季度 31 29 31 91 天 第二季度 30 31 30 91 天 第三季度 31 31 30 92 天 第四季度 31 30 31 92 天 a,b,第一季度的天數不確定,需要分類比較,故這兩個選項錯誤 c,閏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季度(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是什麼意思
卞凌昳 季度,是指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 指春夏秋冬四季 以一季為時間單位,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第一季度 1月 3月,第二季度 4月 6月,第三季度 7月 9月,第四季度 10月 12月。企業裡也常用季度表示彙總公司業績 一季度 q1 quarter 1st 二季度 q2 quarter 2nd 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