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郯聰
從藝術價值來講,長城還是很了不起的藝術建築,有如臥龍
2樓:人人都愛雷蒙徳
不知道長城的中國人大概絕少,但真正知道長城的中國人我敢斷定也不多。
山海關有座孟姜女廟,據說孟姜女尋夫到此,哭倒了秦始皇築的長城。在北京北面的長城又有不少地方同北宋的楊家將掛上了鉤。而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的萬里長城往往被人糊里糊塗地拉到了秦始皇頭上;無數遊客會站在八達嶺讚歎這「二千年來的奇蹟」。
其實這些都是民間藝人、文人雅士和胡編課本的冬烘先生們開的玩笑。
因為實際上秦長城在山海關以北二三百公里,孟姜女在山海關不僅哭不倒長城,恐怕連長城的影子也不會看到。北宋的軍隊最遠只到達今天北京市的南郊,楊家將這樣的正規軍絕對不可能越過遼國的南京幽州而到它的北面去打游擊。山海關至嘉峪關的長城築於明朝,與秦始皇毫不相干。
八達嶺一段至多有五六百年曆史,也不會找到二千多年前的遺蹟。
近年來,長城的價值又有了最現代化的標準,因為據說它是一位美國宇航員在太空唯一能夠用肉眼看見的地球上的建築物。這是否提高了長城的身價呢?我看且慢得意。
仔細分析一下,漏洞就出來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長城早已不是貫通萬里的建築了,很多地方已成斷垣殘壁,甚至已經毫無蹤影了,殘留的長城中相當一部分只剩下黃土堆積,與周圍的荒野並無明顯的區別。一句話,時至今日,長城早已不是地球上目標最顯著、綿延最長、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了。
而地球上有不少建築物的形象不知要比長城明顯多少倍,例如貫通西歐、北美的高速公路都是至少有四至六車道寬的高出地表的混凝土建築,車輛不絕,標記林立,它們卻沒有進入這位宇航員的眼簾。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宇航員是用肉眼而不是用什麼儀器看到長城的,迄今為止又沒有發現長城或它的遺址對人的視覺有什麼特異功能,那麼這就只能歸結於一系列的偶然因素:如這段長城正好沒有被雲霧遮蓋,當時的光線正適宜觀察,宇航員正在工作,並且他事先就知道地球上有長城這玩意兒。
只要缺少其中的一項條件,宇航員就不可能宣佈這一結果了。
如果這位太空人什麼也沒有看到,或者他看到的竟不是長城,而是別的什麼建築物,或者不是中國的建築物,那麼長城的價值是不是因此就會降低或取消了呢?看來不可不必擔心,長城就是長城,它的價值應該由我們自己來確立,不必藉助洋「伯樂」來重新發現。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一廂情願,我想這位太空人只是如實陳述所見所聞,絕無有所褒揚當伯樂之意。
我甚至懷疑是有人在翻譯上做了手腳,只是沒有看到過這條報道的原文,不敢妄斷,但這樣的事已出現不止一次了。
毫無疑問,長城是我國建築史乃至人類建築史上的一項奇蹟。我們的先民在極其貧乏的物質條件下,用最原始、最簡單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顯示了他們的智慧、力量和決心。因此將長城及其遺址儲存完好,並適當作些修復,供考察研究、參觀遊覽是完全必要的。
在某些地段依照民間傳說做些佈置,增添些趣味性、娛樂性甚至商業性也無不可。從愛護文物是一種愛國的表現這一角度講,保護和維修長城的確是一種愛國行為。
但是由此引申下去,把長城同中華民族聯絡起來,把長城當作中華民族的共同象徵,歌頌它在歷史上起過如何大的作用,並得出修長城就是愛中華民族的結論卻是違背歷史事實的,也是無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在歷史上,長城從來不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象徵。在中國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的今天,長城更不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從戰國時期秦國、趙國開始,到明朝末年修築的長城,歷來就是中原農耕民族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手段。且不說長城沿線埋下了多少屍骨,耗費了多少財產,就是以軍事上的作用而言,長城也沒有完全達到中原統治者當初的目的,並不像有些人所描寫的那麼理想。實際上一旦中原王朝失去軍事實力,長城就形同虛設。
秦始皇死後匈奴人就越過長城,佔領了河套地區;明朝後期清軍出入長城如入無人之境,首都北京不時告急;真正沿著長城作武力對峙的例子並不多見。
長城固然多少遏制了北方遊牧民族對南方的入侵和破壞,但同時也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農牧業的界線。所以歷史上修築長城次數最多、工程量最大、質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對北方和西北最保守、最無作為的王朝。隨著長城的最終完成,明朝的勢力再也沒有越出嘉峪關一步。
相反,能夠把農業和牧業民族同時統一起來的政權就不需要、也絕不會修築長城。到了清朝,長城內外歸於一統,殘留的長城開始還曾作為地區間的關卡,以後就被完全廢棄了。
到了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離明朝最後一次修築長城已近百年,古北口一帶的城牆有不少地方損壞倒塌,總兵官蔡元上疏要求修築,主管的工部等部門建議康熙皇帝予以批准。可是康熙卻指責蔡元糊塗,「未諳事宜」,他說:「帝王治天下,不能專靠地勢的險要和工事的堅固。
秦朝築長城以來,漢、庸、宋都經常修理,那時難道就沒有邊患了嗎?明朝末年,我們的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明軍望風瓦解,沒有一路敢阻擋。可見鞏固國防的根本,在於修德安民。
民心順了,國家就安定,邊境自然鞏固,這就是所謂『眾志成城』。古北口、喜峰口一帶我都親自巡視過,長城已損壞的很多,要修的話工程浩大;能不給百姓帶來損害嗎?況且長城綿延數千裡,得養多少兵才能守得住?
」他認為蔡元認識不到這樣的道理,提出的意見「甚屬無益」,要有關部門注意。三十五年,康熙皇帝文明確表示:「以往秦朝是靠建築工程來修築長城的,我朝施恩於喀爾喀蒙古,使他們防備北方邊疆,較長城更為堅固。
」這種氣度比明朝皇帝不知恢巨集了多少,這一政策也不知比秦始皇、漢武帝、明成祖英明瞭多少!持續近二千年的修築長城從此劃上句號,三百年的風雨滄桑破壞了長城的雄姿,這固然使人遺憾,但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是一項劃時代的進步,因為如果沒有長城的廢棄就不會有中華民族,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如果講秦朝人、漢朝人或明朝人愛長城是愛國,那還說得過去,因為他們所愛的國只能以長城為界,長城外面就不是他們的國了,而是另一個政權或民族的疆域了。但唐朝人、清朝人的愛國主義就絕不會受到長城的限制,因為長城外邊同樣是他們的國,所以講唐朝人、清朝人愛長城是愛國就顯得莫名其妙。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早已把長城南北的各族人民融合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再用歷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狹隘的民族立場來認識長城?
豈能用長城來象徵中華民族?精神上的長城早已沒有存在的基礎,清除得越徹底對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越有利。而物質上的長城之所以不拆,並且還要適當修復,乃是因為它還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作為象徵,長城一方面可比喻為巨大、堅固、可靠、剛毅、不屈,所以一千多年前南朝的名將檀道濟就自比為國家的「萬里長城」,在我們的國歌中就有「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樣的詞句,我們也常將國家的軍隊比喻為鋼鐵長城。但另一方面,長城畢竟意味著封閉、保守,絕不能代表開放和進取。有人舉出歷史上曾經在長城沿線發生的經濟文化交流,來證明長城並不影響開放,甚至還能促進和繁榮交流,這實在是強詞奪理。
凡是在長城起到防衛作用時,沿線就是這個政權的邊疆和軍事要地,而且長城沿線都不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地方,為什麼要在這裡進行經濟文化的交流呢?這正說明正常的交流得不到發展,雙方只能在邊界有限的幾個地點作有限的交流。在長城沿線出現若干個經濟文化相對發達一些的軍事據點和**口岸,正是這類畸形繁榮的產物,而且這只有在雙方保持和平時才有可能出現。
還有人說,長城並沒有阻擋人員的來往,不是有很多人出入於長城,還有不少人遷往長城外面。這話更是信口開河,因為史書上寫得明明白白,沒有官方的許可,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出入長城上的關口,遷往塞外人的基本都是逃亡出境的。
凡事總有優點和缺點,長城也不會例外,大可不必作這類畫蛇添足的辯解。如果長城真的能促進開放,莫非我們今天也得再造它一條?
曾記得若干年前,因為外國有人說長城是中國歷史上的邊界,我們的**檔案和「兩報一刊」(《人民**》、《解放軍報》、《紅旗雜誌》)都曾作過嚴厲的批駁。在此後相當長時間內,在這一點上絕對不許含糊的,資訊處理類似的解釋都會被指責為迎合「帝修反」的陰謀。所以在《中國歷史地圖集》內部本上沒有一個朝代是以長城為界的,總得在長城以北再畫出一點,就連長城作為農牧業分界線的說法也要受到批判,似乎古代花費了極大人力物力修築的長城,只是為了今天讓人們發思古之幽情。
可是今天卻又要把長城同抵抗外敵、同愛國主義聯絡起來,不知如何才能自圓其說?
究竟是築起長城,守住長城對中國歷史貢獻大,還是將長城南北統一起來對中國歷史貢獻大,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從漢朝以來把長城作為「天之所以限胡漢」的界線,把「天下」限於長城之內,流風餘韻,是否還存在於某些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深處?長城畢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還是放在中國歷史中來認識它的價值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從民族精神角度來講,我們的老祖先們還是很吃苦耐勞的!!!
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看,長城的價值總是多元的,請你選擇一個方面談談你的認識。
4樓:小夜l箐
從現實的藝術價值來看: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巨集偉規模和艱鉅工程。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看,長城的價值總是多元的,請你選擇一方面談談你的認識.各位高手幫幫忙.
5樓:公瑾
那我就選歷史來看吧:從歷史上看,長城是一個用來禦敵的城牆,秦朝修建長城,抵禦了匈奴的南下,而這條長城就像一條護城河一樣保護著我國的大好河山!一直到清朝!
,所以,如果用價值衡量的話,就只能用領土來衡量它的價值啦!
6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的最大價值在於精神。早期的價值在於防禦。但也透露著一種精神。
一種孤獨霸主的精神。對於古代的中國來說,沒有所謂的國界,一切都是我們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的。
那些我們所不知道,沒有去過的國家,都等同於帝國的藩王。同樣的,我們並不羨慕別人的生活,因為沒有地方能比我們自己的土地更好,更物產豐富。為了保護這些我們最重視的土地,我們修築了長城。
將塞外隔絕起來,是因為我們不需要去那裡拓荒。我們也拒絕那裡的強盜來我們這裡打劫。胡人們吃的不如我們有滋味,穿得不如我們漂亮。
我們守著自己的錢袋子睡就行,我們何必要讓他們來打擾我們呢。這就是長城的意味。非侵略。
而是自守。不是因為我們甘願封閉,而是實際上根本沒有人能超越我們。如果你設想一下,一群高智慧生物突然從天而降到了今天的地球,他們的心態就是當時中國人的心態。
而事實在當時也是如此。
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家”在中國人生活中是怎樣概念傳統社會結構中“家”的地位是什麼
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 家 在中國人生活中的概念有這幾個方面 1 血脈傳承,生命的延續。2 利益關聯體的紐帶。3 是一個穩定的 安全的 可以信賴的小單位 心理 生理 4 是休養生息的後方,是放鬆的場所,可以暴露本性和脆弱,可以撕掉偽裝不再裝堅強。是一切活動的起點 和終點。5 由於封建王朝是以 家 治理...
求升空的煙火從上面看還是從側面看百度雲,槍版也行
現在好像還沒有上映,日本也就馬上上映。所以現在是不可能有正片的,只有預告片。求 升起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雲 歐派大大 樓主您好!日本那邊雖然已經上映了,但還沒有引進國內。現在只有煙花的pv預告,畢竟才上映沒幾個月,是不會這麼快開始發售bd 的。所以,並沒有日語中字完整版資源。所以,說自己...
求升起的煙花從側面看還是從下面看百度雲資源,不要槍版謝謝
這算什麼題目,電影名字沒有這麼長的 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 登山界普遍公認 地處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東帕米爾高原東南部,地理位置為北緯。周邊有慕士塔格峰 公格爾峰及公格爾九別峰,三山聳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麗的帕米爾高原上,成為帕米爾高原的標誌和代表。求 升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