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山東濰坊風箏起飛平穩、色彩鮮明、藝術風格獨特,是著名的民間工藝品。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濰坊已有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當時的清明時節,百姓們就有了放風箏遊春的習俗。
清末,王福齋藝人制作的「仙鶴童子」和「雷震子背文王」風箏,已很有名。濰坊風箏,以「龍頭蜈蚣」、「蒼鷹」為最好。結構分平面、浮雕式、立體三種。
八卦、七星、魚等屬平面式結構,放飛時飛行平穩,飄帶搖曳生姿。浮雕式做工較細,多為飛禽之類。立體最繁雜,又分串式和筒式兩種。
風箏的彩繪風格,與當地木版年畫相近,有的直接使用印有單色線稿的畫紙畫紙,糊貼後再上色塗彩。自2023年起,濰坊每年四月都會舉辦「濰坊國際風箏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風箏愛好者參加。現濰坊風箏已發展到幾百個品種,產品暢銷國內外。
濰坊中國龍
描寫濰坊風箏的作文
2樓:匿名使用者
風箏,古名「紙鳶」,又名「鷂子」,是普及於山東各地的一種玩具,尤以濰坊為盛,
濰坊風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魯國大思想象墨翟製作第一隻「木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開始興盛,走向民間卻是在明代。到清朝中葉,濰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相傳有位姓陳的啞巴藝人扎得風箏新穎好看,放得又高又穩,遠近聞名。
這時,清明節前後競放風箏也成了當地的踏春風俗。據《濰縣誌稿》載:「本邑每逢寒食,東門外,沙灘上……板橋橫亙,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楊柳煙含,凌空紙鳶,高入雲端。
」「清明,小兒女作紙鳶、鞦韆之戲,紙鳶其制不一,於鶴、燕、蝶、蟬各類外,兼作種種人物,無不維妙維肖,奇巧百出,」曾做過七年濰縣縣令的大詩人兼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這樣的詩來懷念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把濰縣的風箏特點和放風箏的風俗描寫的淋漓盡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步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亂草新來春燕多」,這是濰縣詩人郭麟對他家鄉清明寒食放風箏的真實描寫。
到近代,濰縣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風箏產地和市場,有首《竹枝詞》是這樣描寫當時風箏市場的盛況的:「風箏市在東城牆,購選遊人來去忙,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鳶成行。」風箏飄洋過海,被帶到美國、日本當作藝術珍品館藏起來。
新中國建立後,濰坊風箏作為濰坊市的象徵,更加受到當地人民的珍愛和重視。從2023年起,濰坊市連續成功地舉辦了國際風箏節;2023年,濰坊市被國內外風箏界選為「世界風箏都」。濰坊風箏走向了世界,真正達到了它的鼎盛期。
個性是藝術成功的標誌。濰坊風箏的獨特個性是通過「扎、繪、糊、放」的四藝來具體表現的。
扎 濰坊風箏的骨架一般用竹材紮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選竹材、破竹材、削竹條(有「抽削」、「推削」諸法)、修竹條、彎竹條、紮結竹條等。風箏架子多種多樣,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說掌握了硬翅風箏、軟翅風箏和拍子風箏架子的基本扎法後,就可以自由變化,扎制各種風箏了。
前輩藝人們在扎風箏中總結了奉富的經驗,有的還編成了歌訣。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訣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頭一腹一尾根。
—亡條平直須堅硬,下條扁軟勢隨形。七段等分論條架,兩膀對扎半圓形,中腹應按雙分計,尾竹上端中線尋。下端長短如何定,橫設架子首尾千.託紙中間方四塊,兩膀各四必相亭。
頭部迎風腹為主l冕竹要軟好瀉風。襠肥紙闊單面軟,迎風不會左右慨。
糊 糊風箏用紙,用礬絹,用薄綢等,可依風箏形式確定。倒如,糊蜻蜒風箏用絹,因為絹比紙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龍青魚尾部用綢,放飛時迎風抖動肖似魚尾,糊鷹不能用絹,因為絹受風后抖動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鷹了,必定要用皮紙或託裱了的防風紙。糊風箏時,先比著架子剪紙,紙比架子大些,邊緣部分剪開一些口子,在邊緣塗漿糊後,依次把剪開的邊緣糊在紙條上。
糊法有兩種;一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四個面上,此法叫「包邊兒」,二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待漿糊幹了之後,用刀把多餘的紙裁下來,這種方法叫「裁邊兒」。這種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條,以顯示藝人的製作技巧。風箏可以先糊後繪,也可以先繪後糊。
因為風箏的彩繪圖案多是對稱的,為了使圖案對稱一致,藝人們一般是先繪後糊。先把各部分的紙剪好,彩繪、陰乾,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繪時,各部分銜接處圖案不畫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後再把銜接處的圖案補畫整齊。
各種風箏的具體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風箏先糊兩膀,再糊兩腿。最後糊頭、腹,米字風箏也是先糊兩膀,拍子風箏用平貼法糊紙等等。
繪 風箏的繪畫構圖與設色最能體現地方特色。濰坊的風箏吸取了濰縣木版年畫的技法,又博採京津畫風箏之長,線條粗獷,色彩以紅、黃、蘭三顏色為基礎色,重筆濃抹,色調明快,渾樸,在對稱中達到強烈的美的視角效果。如濰坊的龍頭蜈蚣風箏,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為主,便以濃豔著色,直觀效果對比強烈;康萬香派則以普蘭為主,代表海水,同時以紅或桔紅的暖色,使整個畫面形象鮮明,風箏騰空之後,與蔚蘭的天空產生和諧又鮮明的視角效果。
西方藝術大師說過:「要懂得用最少的顏色,如果該用七個顏色,你卻用二個表現時,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濰坊的風箏藝人對風箏的構圖和彩繪,正是這樣做的。
他們儘量少用色,以塊色為主,非常鮮明地突出了民間藝術色彩單純而濃郁的特點。
放 放風箏的工具有線、繞線工具和供遊戲用的各種附加物。放風箏的線有「縫衣線」(適合放小風箏)、「小線」(三股棉線,民間最常用的風箏線)、「衣線」(真絲線,細的叫「絲線」,粗的叫「絲繩」)、「麻線」(從前民間用此線放大風箏)等等,繞線工具最普遍的是「線桄子」,這是一種穿在軸柄上的六角線線軸,可以自由地旋轉著放線。收線時,一手拉線,一手打輪,十分方便,樣子也玲瓏可愛,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愛的玩具;還有一種「簡易桄子」,軸柄上穿著一種扁框,用起來也很方便。
如果放大風箏,則要用「線柺子」;放更大的要用「絞車」。風箏的附加物,是放風箏時作遊戲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風琴」、「鑼鼓」、「送飯兒的」等。
風箏的種類很多,按形象分有鳥形風箏(如鷹、燕、仙鶴)、蟲形風箏(如蜻蜒、知了、蝴蝶)、水族風箏(如金魚、蛙、蟹)、人物風箏(如孫悟空、胖娃娃、老壽星)、字形風箏(如「雙喜」、「福」字、「壽」字風箏)、器物風箏(如扇子、鍾、宮燈)、變形和幾何圖形風箏(如瓦片、八卦、五星),按風箏的構造分有硬翅風箏、軟翅風箏、拍子風箏、平桃風箏、軟風箏、桶形風箏等;按風箏的功能分有玩具風箏、觀賞風箏、特技風箏等等。按大小又可分為巨型風箏與微型風箏。如濰坊藝人扎的「鯉魚跳龍門」風箏,兩層樓高,面積為174平方米,扎風箏的藝人是站在樓上紮成的。
巨型立體蜈蚣風箏,龍頭狀的頭和數十節的身,共100多米長。發放時,必須先將尾部和身部逐漸放起,再靠身部幾十節圓方形風箏將沉重的龍頭提升到空中。小型的蜈蚣風箏一樣首尾齊全,卻小到可以整個藏在火柴盒中。
濰坊風箏同中國許多民間藝術形式一樣,產生於人們的娛樂活動,是寄託著人們的理想和願望,與人們的生活有密節聯絡的娛樂品。風箏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會生活以及神話傳說中的形象,都寄託著「吉祥」和「吉慶」,興趣和理想。那絢麗多彩的顏色,與其說是所模仿事物的標誌,毋寧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放風箏,則是易做、經濟、老少咸宜的娛樂,健身活動。在陽光明媚的春天,人們手牽引線,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無際的海灘前後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鍛鍊,眼睛得到調整,氣血為之暢達,這對人的生命是多麼有益啊。伴隨著風箏的興盛,濰坊風箏又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的家庭成員,以商品的形式進入流通,糊制風箏成為一種職業,是一種重要生計。
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代,濰縣城裡的風箏作坊和店鋪就有30餘家,清明時節在集市上攤的有數十戶,外地客商在這裡絡繹不絕,生意十分興隆。現在的濰坊風箏,由於當地**的重視和人民的鐘愛,伴隨著國際濰坊風箏節的連續舉辦,已成為當代濰坊人的文化象徵物,它越洋過海。聯結起了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也成為濰坊市經濟騰飛的巨大槓桿。
濰坊風箏的製作,也走上了傳統技法與現代新科技相結合的道路,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
中國風箏的領頭雁——濰坊風箏 閱讀答案
風箏有哪幾種分類 5
3樓:善良的張秀霞
1、軟翅風箏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條構成翅子的下布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主體身架多數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
鷹、蝴蝶、蜜蜂、燕子、仙鶴、鳳凰、蜻蜓、寒蟬、螳螂等皆屬此類風箏。為放還有一種可拆裝的軟翅風箏,把傳統的上下分開的蝴蝶翅膀,改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於摺疊,放飛效果逼真,或頂的翅膀一張一弛,保證了風箏的穩定性。
2、硬翅風箏
常見的元寶翅任務沙燕風箏即屬此類。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著看象元寶形。
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風箏、花籃、鴛鴦、喜鵲、鸚鵡等,這種風箏的硬翅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範圍以外的造型與骨架結構,則隨內容題材的不同而變化。
3、龍型風箏
主要以龍頭蜈蚣風箏為主,也是濰坊風箏的一大特色。
4、板子風箏
平面形風箏。從結構和形狀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體,無凸起結構,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
5、立體風箏
一般採用摺疊結構的骨架,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如宮燈、花瓶、火箭等。
6、運動風箏
運動風箏又叫特技風箏,又稱雙線風箏或複線風箏。一般為三角形、滑翔傘狀、眼鏡形。運動風箏在我國是新近興起的運動專案,與傳統風箏不同,運動風箏不僅有單線的,還有雙線的、四線的,可在空中做一些動作。
7、四線風箏
就一種沒有什麼種類之分。四線風箏一般也是走平面的幾何圖形,但是它可以固定不動,前進,倒退,有點***的味道。
8、桶行形風箏
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的風箏,象宮燈、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屬此類。
9、自由類
自由類包括跨種類,運用新技術,吸取外國風箏之長的風箏。
一、普遍方法
1、工具:漿糊、紙刀
2、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線
二、方形風箏的特點:
1、這種風箏用得最多,最普遍。
2、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多東西。
三、做法:
1、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變軟,再用刀將竹篾破開,約三分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英寸及23英寸。
2、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英寸,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3、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紮在短的三分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4、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四、注意:
1、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2、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紮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五、簡易方法
1、工具、原料:紙;細棍子;粘合劑等。
2、方法、步驟:準備好做風箏的物品,把細棍子搭建成一個風箏的輪廓。注意介面處用線綁牢,細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層紙,方便一會兒貼封面。
3、為風箏貼封面。為風箏做三條尾巴,先貼還是不貼,看飛的時候的實際情況。
4、除了三角形,還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狀稍有變化。
5、為風箏綁線和試飛,線最好用牢固一點的,飛高了好收回來。綁線的位置可能會影響風箏起飛,所以要注意調整。
風箏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風箏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風箏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風箏源於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 墨子為木鷂,三年...
桂花香的短文是從哪方面寫的,桂花香的短文是從哪三個方面寫的
張 作者從姿態 香味和用途這三方面來寫桂花的特點。桂花香節選哪一句告訴我們短文的主要內容 參 1.結構上,開頭點題,引出下文對繼父的懷念 結尾呼應開頭,點明主旨。內容上,強調繼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表達對繼父的愛戴 懷念之情。2.柔柔弱弱 寫出了繼父瞅著 我 時的滿足與幸福的心理。抹著眼 寫出了母親...
作者具體從哪三方面來表現小陀螺的 頑強
蹦迪小王子啊 1 被大陀螺撞翻又起 2 能找到支撐點旋轉 3 戰勝打陀螺 課文第四段是圍繞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個頭雖小,卻頑強地出奇。這句話來寫的課文語言生動,富有童趣。尤其是些陀螺戰鬥的句子,用擬人的手法把戰鬥情形寫得栩栩如生。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較無詳細可進一步參酌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