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和本性是一還是二

時間 2022-09-14 21:15:11

1樓:ionic豪

精進兄如此精進於法,末學讚歎!

真心乃是本體,本性是其德用。

其性有三,無漏無為法、無漏有為法、有漏有為法。

無漏無為法即是真心所顯的清淨性、中道性。

無漏有為法,涵蓋甚多,下至眾生、上至成佛,其執行於三界中的種種功用,幾乎都是無漏有為法。

有漏有為法,乃至眾生於真心法界無知,因此執取五陰妄心為真實我,而起顛倒想造作惡業,如貪、瞋、痴等等惡煩惱等,皆是有漏有為法。縱然行善,多數人亦貪求來世果報,不離惡見、痴等有漏有為法。

因此若問真心與這些功能體性是一還是二的話,末學簡答如下:

非一非異!

非一者,本性乃真心所含藏無量無邊的功能以及自身所現的法性,因此非一。

非異者,這些功能以及所現的法性,也都是依於真心而顯用,因此非異。

2樓:懶貓聽禪

佛教說的真心和本性 是一不是二

但平常人所說的真心和本性 未必是這個意思,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有很多都給定義成別的意思了。

3樓:三部-大區六-廣四分-蔡偉豪

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

4樓:青山碧水間

豈止是二,根本就是250.

佛教 所謂的人的真心本性到底在**

5樓:李靈桑

以自己的能力做能力可做到的事情,不強求自己智慧解不開的,明心見性,依法不依人,依不定法不依定法,,但要定心,是心意如金剛石般堅硬,有所悟有所不悟。是心只是心,不是二心不是三心。如此得自己的道,再與自然的天道結合,不逆天而行,就是真心本性

6樓:匿名使用者

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相對於三無記根——貪嗔痴,所引申的一切心與心所就是自性。六識是淨根,貪嗔痴是非善、非不善的無記根。因此人的真心、真性本來就是純淨的,非善、非不善的。

只有當六識與色聲香味觸法糾纏在一起,生起十八界時,貪嗔痴成非善時,就成為極端複雜的人類心理因素,也就是人性。人性各個不同。已不是純淨的真性了。

7樓:冬青你好

觀樓主頭像,並非出家人,恐不可以「釋」冠於名字之前,有輕慢三寶之過,請思之。

電視劇《達摩祖師》中說:真性在眼能見,在耳能聞,在鼻能齅,在舌知味,在身則手能捉持,足能飛奔,在意能思。

人人每天應用,而不知其所以然,反而向外找真心本性,豈非笑談?

《楞嚴經》載: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就是這個意思。

就像人每天看電視,用電腦,電爐燒飯,空調取暖,請問電在**?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徵得。」這句什麼意思呢,多謝

8樓:解憂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徵得」此句出自《華嚴經》,通俗地講就是人人本是佛,但因妄想分別而迷了,使智慧德能無法顯現。若凡夫能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立時便與佛無二,佛的智慧神通我們也立時便得。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擴充套件資料

《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經中記佛陀之因行果德,並開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

二、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

三、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稱為《四十華嚴》。

9樓:煩惱即菩提

很簡單,人人都有佛的智慧,只是因為妄想和執著,智慧不能顯發。這也說明,要開顯如來的智慧,就不要妄想執著。

10樓:葒塵莋秀

原來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無異,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現在我們因有妄想執著,真心被根本煩惱,貪瞋痴三毒遮蔽了,做出來的事都是顛倒的,所以沉淪苦海,在六道輪迴。

這句話是釋迦牟尼佛悟出來的,出自《華嚴經》卷第五十一,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著包括佛教在內的沙門思潮。

關於佛陀的形象,相對可靠的是一個基本輪廓。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佈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

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本來清淨,後來因為外界環境的汙染、熏習,變得不再潔淨。

比如一面銅鏡子,剛製作出來的時候都是嶄新鋥亮,但是由於灰塵、煙霧、水、種種油垢的沾染,逐漸變得模糊和暗淡。

處置鏡子的辦法,就是擦乾淨汙垢,重新恢復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扔棄它。

人也一樣,本來是無所謂智慧和愚笨,無所謂好和壞,卻因為在社會上不得不有模仿、有違背、有放棄、有執著,使心地不再平靜,生出種種喜怒哀樂、憂傷苦惱、乃至狂妄或懼怕、悔恨或沉迷等等情感,繼而影響生活行為。只有覺察一切問題的出處,明白什麼是汙染的因、什麼是汙染的緣,然後去除這些汙垢,做到如理思維,如法正行,才能使本心恢復平靜和快樂。

12樓:

覺時是佛,迷時就是凡夫,因妄想執著而迷。

南無阿彌陀佛

13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的那一剎那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任何一個眾生,都有和佛一樣的智慧,和佛一樣的德相。這是我們的本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那個心,就是我們的本心。這一點是我們學佛的最要緊的信念和基礎。

要相信自己的心與諸佛相同,只是因為眾生迷惑顛倒,在緣起如幻的假象的世間迷失了自己,只要能迴光返照,認識自己本有的佛性,就獲得了佛的大智慧、大解脫、大自在。佛法在於悟,正知正見很重要。

14樓:匿名使用者

有意思可說,即不是。若也透出三句之外,更何尋覓之有?所以馬祖大師開示: 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便向你道。

難難難,十擔麻油樹上攤。

15樓:張輝

佛祖釋迦牟尼悟道成功的第一句話,意思是說所有的人都可以修行成佛的,只是人人的貪心、嗔恨心、愚痴的心太多太重,所以才不能夠成佛。簡單的說就這樣,如果要詳細說要說一天

16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說地球本來是沒有人,因為光音天人貪戀地球上的事物,而貪生種種欲,因慾障道,而失去本來面目,成為地球上的人類。從而忘失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17樓:t深深海底行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一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對此,初學者可能會有誤會之處。末學分幾個方面略說如下:

其一: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佛悟到的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智慧德相」,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共同點」,區別於「無情物」(木石瓦礫)。若非如此,眾生形態千差萬別,有何共同之處?

這個「真心」,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來、涅磐、實際、如來藏、非心心、諸法實相、涅磐本際、本來面目。。。。幾十種名稱。

這個真心,上至諸佛世尊,下至地獄眾生;在本質上無有差別。

這個真心,若能觸證,即是開悟明心,入菩薩數;不僅頓時成就解脫生死的功德,更能於成佛的道路上永不退轉。因而是區別凡聖的一道關卡。

這個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不是修行得來的。

其二:諸佛在成佛之前,已經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以「最後身菩薩」身份,住兜率天,待眾生因緣成熟,即出現世間,示現成佛。

修完第一大阿僧祗劫時,已是明心見性具足的通達位菩薩;此後的二大阿僧祗劫,無數次以菩薩身份出現世間,無數次明心見性而觸證此心。並非僅此一次。若是「一悟成佛」(究竟佛),則一切真悟祖師皆已圓成佛道。

則一切未成佛之大菩薩,就算等覺位,也未明心。則「菩薩五十二階位」說「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即成妄說。

因而,此一悟,並非僅有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才有;而是「七住位」以上菩薩,每一世都會有的事。

因而,此一悟,就是觸證自己本具的真心;無論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還是六住位滿心而進入七住位時;都是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因地時的悟,雖證真心,而其中汙染性未盡;果地時的悟,則真心之中汙染性已經是完全除盡。

其三:開悟明心,是「一念相應」。是瞬間的事;只有「頓悟」,並無「漸悟」。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也是「睹明星而悟」,也是由六根而入,以眼識心觸證。《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最勝法門:「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也是由六根而入,以耳識心觸證。

禪宗諸祖,也是由六根六識而入。因而,開悟明心,必須藉助這些妄心,借假修真。

如上,觸證真心,無有「首先悟到什麼」?漸次悟到什麼的區別。

其次,現觀真心體性,必須是自己「開悟明心」才能知。不是凡夫思維能知,乃至不為二乘聖者所能思議。

其四:小乘法中,無須觸證真心,是在世間法上實證「一切法空」而成就。因信受佛說:

「有涅磐本際不生不滅」而取涅磐。否則,無餘涅盤滅盡一切妄心、一切「我」,若無「涅磐本際」(真心)不滅。則同於斷滅論。

因而小乘法必須有大乘「真心不生不滅」的支援,有大乘菩薩實證真心非虛妄的支援;才是佛法而非「斷見外道」。若否定真心,則小乘法同於斷滅。

如上,佛成道時所證:「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真心」(如來智慧德相);

即是佛法「第一義諦」。即是佛、法、僧。即是一切有情最究竟的皈依處。

為一切經典顯說、隱說。

其次,樓主此問,實則非語言能夠說明,非思維測度而能了知。必須親證!

若是投機取巧,企圖打聽而得明心之功德受用,而入菩薩數;無有是處。無非「偷心不死」之罪障凡夫。正是「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之寫照。

當然,對這個問題疑情不斷,念念不忘,則是善根人;以此因緣,未來際必將觸證此心,超凡入聖。

樓主若欲建立知見,末學此文或能提供參考:

「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甚深微妙法

南無大乘勝義僧

人的本性是善是惡,人本性善還是惡

我雖然不信上帝,但看到你的問題,突然想起一個老師跟我講的 上帝在造人時給了人選擇是善或是惡的權利,善可以保你永遠不墜入地獄,惡則可以讓你在生命的舞臺裡大紅大紫。於是人們各自作出了不同的選擇,便成了善 惡兩種人。但人的本性是空白的,看你作出了什麼樣的選擇而以。 一知齋 人的本性就是惡.但是人確實又有善...

怎麼看一個男人對你是真心還是欺騙?

多觀察,看細節,有機會跟他見面的時候,要鎮定,不要高興得暈頭,有什麼疑問,我覺得是在當時趁熱打鐵的問出來,比較好,不然過了那個時間,就沒機會問了。你應該理解他,可能他是真的有事在忙,應該是因人而異吧,你既然喜歡他,就主動點,把握好你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過程不重要,結果是你得到他的愛才是你要的。說真...

力學是一級學科還是二級學科,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是什麼意思到底那個好呢?

力學 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是 工程力學,流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暈。他們說的結構力學不是力學類下面的二級學科,結構力學只是一門課而已,結構工程 才是二級學科,不過它屬於土木系的,不是力學系的。我就是學力學專業的。 天龍之道 一級 下面有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結構力學,流體力學等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