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掃墓方式危害,現在掃墓有幾種方式?

時間 2022-10-27 11:40:02

1樓:smile劉興權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的墓前,再焚燒掉紙錢,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條插在墳頭,然後叩頭祭拜,最後將酒食吃掉回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如今清明祭掃越來越「變了味」。有些家庭奢侈浪費,對祭掃大操大辦,甚至興起了互相攀比之風,不僅購買大量祭品,焚燒紙糊的「轎車」、「別墅」、和麵額「上億」的冥幣等,還在山林、草地裡肆無忌憚地大放鞭炮。

這些不文明的祭掃行為危害極大,首先,很多家庭是回鄉祭掃,燒紙放炮極易引發山火,造成對環境的汙染和林木的破壞,給山區森林防火帶來極大的壓力,如遇大風天氣更易造成大規模森林失火,其對國家森林資源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破壞。其次,這種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祭掃方式也已經背離了清明掃墓傳統的文化含義。祭掃意在追思和懷念先人,其意在「思」,因此,一束鮮花、一個鞠躬就足以能夠表達生者對逝者的追憶與祭奠,那些形大於實的祭祀形式,與其說是祭掃,不如說是封建迷信之風不死。

因此,為了避免環境汙染和破壞,形成良好社會風尚,清明倡導移風易俗和文明祭掃尤為重要。

2樓:

汙染空氣,容易失火。

現在掃墓有幾種方式?

3樓:唯愛小侽

各地風俗習慣都有所不同,我們這兒是那天去要帶著鋤頭,鐮刀,把墓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叫「理墳」要準備四樣菜、苶、酒、香、火紙、蠟燭、鞭炮、紙紮衣服鞋襪等 清理完畢後,全家人祭拜,燒紙放炮,等火星滅了之後離開。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清明掃墓是古代的傳統,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在世的人為了紀念自己祖先,都要給自己的祖先上墓,添香,以表示到祖先的尊敬,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

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

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

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

「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清明節掃墓要用到冥錢,通過燒紙錢給過世的人,保佑他們在陰間有錢用,這也是對祖先的一種尊敬。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

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清明節掃墓的風俗在各地也不盡相同,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

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

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裡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裡拜祭祖先。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

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傳統掃墓在4月清明前後日,請問一年其他月份都可隨意掃墓嗎?

4樓:我心唯道

可以,清明,中元,寒衣是中國三大鬼節這是集體祭祀祖先的日子。

頭七,週年祭,這是各人祭祀的日子。

除了已上的日子,如果平常還想上墳祭祀先人就要找擇吉師擇吉了,否則最好還是在家遙祭為佳。

當然,以上資訊是對那些講究這些人說的。

上海墓園為什麼不讓燒紙?

5樓:匿名使用者

說個不怎麼直接回答問題的話。

燒紙錢,是中國人認祖歸宗,祭祀祖先的一種儀式。他承載著中國文化中對祖先的信仰,飲水思源,落葉歸根。是植根於中華文化,形成文化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種文化下,每一箇中國人,不論天南海北,都會對家,國,同根同源的血脈,有著非比尋常的親和力。

如果有一天,中國人連祖先都不再信仰,對血脈都不再認同的時候,我們還拿什麼來談文化自信?

儀式,一種精神洗禮,每一種儀式都承載著對一種文化精神的追求和信仰,自己都不信了,還讓別人信你什麼?

每年都什麼時候上墳 20

6樓:安好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

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

歷史記載:

清明掃墓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時才時開始盛行,一直流傳至今。據民俗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掃墓祭祖是中國古代一種相沿已久的傳統習俗。在先秦時期已有祭墓活動,但並未限定在寒食、清明之際。

漢代魏時上墳之禮已經得到重視,但當時尚未成為正式禮儀。清明掃墓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時才開始盛行,一直流傳至今。

唐明皇在開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許,使之永為常式。

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清明節這一天,「**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可見,清明出郊上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思時之敬」。

到了宋代,大家都在清明日掃墓,京都人傾城出郊,四野如市。

7樓:杰倫式閃耀

一般上墳的時間還有忌日、十月初

一、十月十五(農曆)。

十月初一又叫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十月十五又稱作下元節,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還有下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8樓:111王

這個沒有具體規定,要看自己的風地習俗,比如現在大城市上墳喜歡清明節,清明節也是我國的法定節日,這一天,學校會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白領們回去陵園給自己已故的親人們燒香祭拜

在河南有的地方風土人情不一樣,他們不在清明節當天去上墳,而是在陰曆2月15號回家上墳,一般在2月15號當天,一個村子的人都回來上墳,在河南一個村子裡面都有一個老墳,即是這個村子的創始人或者這個村子的老一輩,上墳當天,一個村子的人會按照輩分從大到小輪流磕頭,表達對祖宗的敬意,所有人磕頭之後,便可自發去自己家的墳地上給自己的祖宗上香磕頭。

由於各地人情不一樣,上墳時間也不一樣,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清明節和農曆2月15這天回家上墳。祭拜自己的老祖宗

擴充套件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9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10月1,風俗不同下面參考:大年三十早上,有的地方是初三

10樓:隨著風兒奔跑

就我們那風俗,元宵節那天也有,有的地方大年三十也有

11樓:補夠堅強

冬至節氣,視地方的風俗

12樓:叫我大麗水手

每年上墳的時間是清明節。

上墳介紹: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中國有許多地方上墳都有講究,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

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菸酒、饃、香、紙錢、鞭炮、小花圈等),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

上墳儀式:

祭祖的形式大致有三種:

一是較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墳地)舉行,俗稱「上墳」,時間主要是忌日和傳統重大節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 中元節(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裡的男人攜祭品香紙到墳前,擺放祭品、水酒,然後燒紙、焚香、奠酒、行禮,其間還壓墳頭紙。上墳習俗尤以清明上墳最為隆重,前一天早上還要去給祖先墳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興旺。

大多數農村家族,兒子結婚,也要去上墳,含義是告訴祖宗,兒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 人死後第7天黎明,家人到墳前祭奠致哀,稱「壘七」。此後每7天一次,一般「五七」而畢,也有壘到「七七」的。

人死第100天時親屬兒女備供品祭奠,叫百餮,舊時有的紮上搖錢樹,紙箱,紙櫃焚化墳前,現在只是燒些紙錢。

第二種方式是家祭,即不到墳上去,或與上墳同時進行,把寫有直系 宗祖的牌位或譜系圖供在正堂或「家廟」,全家或全族人一齊祭祀,在家祭的稱「請家堂」,儀式十分莊重。我們村子祭譜,由家族裡輩分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過年的時候跟續譜同時進行。近幾十年來,由於推行火葬,公墓已成普遍,上墳也有在公墓進行的。

還有另一種形式是「遙祭」,也叫「請」,因天氣不佳,不能出門,或是離鄉客居外地,不能親臨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設祭,向著故鄉祖先墓地方向,舉香作揖恭請先祖享祭。

美國移民的方式有幾種,美國移民都有哪幾種方式

愛做作業的學生 美國移民的方式分為三種 親屬移民 職業移民 職業移民。一 親屬移民 親屬移民共劃分為兩類 1 不受全球移民人數限制的親屬移民,即直系親屬 美國公民的配偶 美國公民的未成年子女 21歲以下 美國公民的父母。這個劃歸為直系親屬,隨到隨辦。2 受全球移民人數限制的親屬移民。二 職業移民 又...

出版有哪幾種模式,現在書的出版方式有哪幾種?

禮書書出版 出版社出書方式,包括三種 公費出書 合作出書和自費出書,對於出書的市場標準要求依次降低。出版社公費出書,要求出書市場前景比較好的,有成為暢銷書的潛質,才會讓出版社積極主動的想要與作者合作來辦理出書程式,承擔出書費用的同時,也會支付作者稿費或提成。出版社合作出書,針對的是一些對市場前景 拿...

資料傳輸方式分為哪幾種,資料通訊有哪幾種方式

越答越離譜 按照不同分類可以分為7種。1 並行傳輸 並行傳輸指的是資料以成組的方式,在多條並行通道上同時進行傳輸,是在傳輸中有多個資料位同時在裝置之間進行的傳輸。常用的是將構成一個字元的幾位二進位制碼同時分別在幾個並行的通道上傳輸。並行傳輸時,一次可以傳一個字元,收發雙方不存在同步的問題。而且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