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呂小白體壇
個人直覺角度,是支援冒名頂替上學入刑的。但是在理性層面,我不太贊成「立法萬能」傾向和衝動。這種傾向認為,立法以後則萬事皆休。
實際上,這可能不太符合現實情況,也不能根本解決現實問題,相當於找錯了病根,開錯了藥方。
最值得譴責和懲處的是冒名頂替者父母或者親屬,以及被權力或者金錢處處打通的關節。換句話說,幕後的**者,包括冒名頂替者父母、被請託的**、稽核把關不嚴的高校工作人員等,才是最值得法律嚴懲的物件。冒名頂替者本人,當然也是重要的參與者,但是即使沒有他(她)的後期參與,前期**過程也可以存在。
由於冒名頂替者年少,事後其父母自然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可以說服其接受這種狀況和局面。
在這個過程中,操作者以權代法,唯獨沒有把刑法和法律當回事,一應法律監督機制也渾然不覺,甚至作為法律執行機關的公安機關也帶頭違法。這才是層層關節被打通,系統性塌方的根本原因所在。
總結下我的觀點:不反對將冒名頂替入學行為入刑,可以起到嚴懲冒名頂替者的作用。但不能指望入刑解決所有問題。
因為並非立法存在漏洞,導致了一系列冒名頂替上學案件產生,根本原因在於執法不嚴、法律監督缺位。
現在網路發達,資訊透明,不太可能出現以前這種頂替現象。但只要有利益在,必然會有人用權力鑽空子。
正如《犯罪與刑罰》一書中所說: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在於刑罰的不可避免性。只有紮緊、看好法律監督的籠子,讓權力違法必被捉,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冒名頂替上學的土壤。
2樓:小九講詩詞
這是因為以前沒有人工指紋檢測,而且當時的資訊不完善,很多人的資訊都不在資訊網裡面,所以才會造成這種冒名頂替的現象。
3樓:情談學長
冒名頂替上大學屢次發生說到底還是教育機制的漏洞,前些年因為技術手段不成熟,所以針對個人資訊的核查是有缺陷有漏洞的才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4樓:鑫森淼焱垚
個人覺得應屆考生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是教育系統存在漏洞。學校和相關部門之間的交接存在資訊洩露的風險,給了有心之人空子。
新聞中那種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是怎麼做的?
5樓:鯨志願
以山東冠縣這起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這起案件為例,**報道的多起類似案件都表明,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首先要獲取被冒名者的錄取通知書等個人材料,再獲取他人的學籍資訊,然後再修改自己的戶籍資訊,使之與被冒名者相符。
唯有如此,冒名者才能持被冒名者的錄取通知書等材料到高校報到,並完成大學學業。而這一系列操作,涉及冒名者所在高中、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戶籍管理部門、高校招生與學生管理部門等多個職能部門。
在這樣乙個幾乎公開透明的場景下,要想擷取被冒名者的錄取通知書並非易事,至少需要考生所在高中的有關工作人員的配合,還需要編造謊言或者採取其他方法,阻礙被冒名者不去招辦或所報考院校查詢是否被錄取,並且不選擇復讀。
之後,冒名者還需要獲取被冒名者的學籍檔案,到戶籍管理部門更改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等,才能辦理冒名入學。
也就是說,要想完成這一系列操作並不留任何破綻,需要上述有關部門的默契配合,有關人員甚至需要直接參與到操作流程中。這顯然不是冒名者一己之力可以搞定的事情,必定有多個環節的工作人員直接參與或者充當**。
冒名頂替上大學侵犯了什麼權利
6樓:毛安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 盜用橋慎、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散消核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的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嗎?
7樓:染汝學姐
今年暑假我在追《幸福到萬家》感覺挺好的。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片段:
王秀玉學歷被頂在《幸福到萬家》的最新劇情中,萬傳美代替王秀玉讀大學一事被**,王秀玉頓時整個人都崩潰了。對於王秀玉而言,她失去的不只是上大學的機會,更是改變命運的機會。這讓人看得越看越揪心,而在家庭的阻礙並不能去追究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懲罰,在大結局萬傳美公開像秀玉道歉,但有什麼用十幾年的學生生涯已經過去了,應有的也回不來了,真的看的很揪心和憤怒。
但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案例,而且還不少。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多有原型。
2020年,聊城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這件挑戰公平正義底線的事,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震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起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的案例浮出水面。
這些事件,使多位受害人的人生遭遇的重大改變,毀了他們的一生。這些案例也推動了我國司法的進步。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在這個修正案中,新增加了很多罪名,其帶者中就有一條針對此類案件的罪名:
冒名頂替罪。冒名頂替罪是指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餘行物待遇的行為。對於此罪名,豎液必須得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必須存在盜用、冒用他人身份的冒名行為;2.必須是去獲取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資格,如果是其他領域的資格,則不構成該罪名。
冒名頂替上大學後果
8樓:律臨李浩林
法律分析:1、頂替者此後所有學歷、學位,及必須依託學歷學位取得的一切相關證書(如職稱、相關職業從業資格等)立即無條件全部作廢。
2、如頂替者在國家公職機關以及國有企業(含控股)工作,相關單位應立即無條件開除;在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工作的,由相關單位發出公函,建議該企業立即處理;在國外求學的,由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出具公函,建議相關學校立即處理。
3、上述處罰記入檔案,並永久保留。
4、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相關**設定「冒名頂替者黑名單,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隨時查詢。
5、頂替者畢生不能到國家公職機關及國有企業(含控股)工作,不得享受公租房。
經適房等福利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四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
或者名稱權。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將入刑,這有什麼好處
訪煙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將入刑,這有什麼好處?可以讓一些妄圖通過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的人望而卻步。最近這些年,新聞上經常會爆出有一些人通過冒名頂替的方式上了大學,而被冒名頂替頂替的人卻完全不知情,他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斷送了自己的一生,本來可以上大學有一個光明的前途,但是卻認為這樣的事情讓他們這一生都有了...
新聞中那種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是怎麼做的
以山東冠縣這起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這起案件為例,報道的多起類似案件都表明,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首先要獲取被冒名者的錄取通知書等個人材料,再獲取他人的學籍資訊,然後再修改自己的戶籍資訊,使之與被冒名者相符。唯有如此,冒名者才能持被冒名者的錄取通知書等材料到高校報到,並完成大學學業。而這一系列操作,涉及冒...
冒名頂替入學學位將被撤銷,對此你怎麼看?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路 也在不斷的發展著。我們坐在家中,通過手機就可以知道社會上發生的很多事情,其實在最近幾年來,冒名頂替這件事情一直是比較火爆的,有一些當事人不斷的在網路上 出來,有人冒名頂替上大學或者是冒名頂替工作這件事情,其實當發生了這件事情之後,對於當事人來說是比較惋惜的,因為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