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禮服飾的演變,古代王妃婚禮服飾和過程

時間 2021-07-07 03:04:21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婚姻不僅是男女個人愛慾的滿足,而且具有「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的使命,即俗話所說的「繼香火」。

因禮以黃昏為期,故名。所以要選擇黃昏,因為此時正是陽往陰來的時辰。」後此,男婚女嫁就不但是個人行為,而且也是家庭或者家族的大事,因此倍受重視。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

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所謂的六禮,據儀禮的記載,分別採納、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納采」是婚禮的第一禮,男家選定意中人後,請向媒人向女家提親,女家同意後,男家再備禮親人前去求婚。

納的意思就是納送,其所送的禮物用雁,因為在古人心目中,雁為候鳥,順陰陽往來,象徵男婚女嫁順乎陰陽,後代也有用羔羊、合歡、嘉禾、膠漆等物代替的,都用以象徵夫妻關係和睦牢固之義。

「問名」是婚禮的第二禮,男家行納采禮後,再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排行、出生年月日時等,以便男家卜其吉凶,這實際上是男家詳細瞭解媳婦及其孃家的過程。

「納吉」是婚禮的第三禮,男家行問名禮後,在自家祖廟中卜問吉凶,若得吉兆,男家再遣使者通知女家,於是兩家就正式締結姻親關係,後代稱為定盟,現在代稱為訂婚。納吉是正式訂立婚約,行禮時須有信物,古代用雁,後代多用首飾、戒指、綵綢等。

「納徴」是婚禮的第四禮,徴的意思是成,即男家在納吉之後,將幣帛等貴重彩禮送給女家,納幣以成婚禮,故又稱「納幣」。

幣指作為禮物的絲織品,以及鹿皮等,非指錢幣,後代稱為「聘禮」或者「財禮」等。納徴所送彩禮數量取雙忌單,如束帛(絲綢)為

十、鹿皮成對(即儷皮)等。

「請期」是婚禮的第五禮,男家行納徴禮後,即派使者往女家徵求成婚日期,但這只是一種走過場,因為男家已經卜得吉期,請女家決定婚期只是謙辭,以示尊重對方,女家自然辭讓一番,意即婚期由男家決定,於是男家使者將婚期告知女家,故後代「請期」直稱「告期」。

婚禮的第六禮是「親迎」,到了約定的婚期,新郎於黃昏時分親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

至此,「六禮」完備,婚禮的男女主人公才正式登場,舉行拜天地祖宗,拜堂、合巹(後代演變為「交杯酒」)、入洞房等婚慶儀式。

「六禮」本是貴族婚禮,在其整個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繁文縟節,因此,隨著這一婚禮模式在民間的流行,也逐步有所儉省,而所送禮物也因時因地不斷變化。

2樓:羈旅驛路

中國婚禮服飾的變遷 春風十里不及一身紅衣

一、周制婚禮服飾:

周制婚禮服飾中國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漸完善,隨著等級制度的產生,各種禮儀隨之出現,不同場合穿戴的服飾也不盡相同,婚禮服飾相應產生。

與今天婚禮熱鬧、喜慶的氛圍不同,周朝婚禮基調莊嚴肅穆,婚制中的禮服也崇尚端正莊重,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頭上戴爵弁(類似於皇帝的冕),上衣穿的是玄色(青黑色)代表天,下身穿的裳是纁色(淺紅色)代表地,並且有黑色的滾邊,象徵著陰陽調和,蔽膝是棕紅色,腰帶是黑色,鞋履為赤舃(即紅色復底鞋)。新娘則戴著與真發混同梳編的裝飾假髮,婚服形制與男子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服裝的顏色,上衣下裳均為黑色,代表「專一」的意思。

由此可見,周朝的婚禮服飾主要是黑色和紅色為主的,端莊大方。

二、唐制婚禮服飾:

唐制婚禮服飾唐制婚禮服飾融合了先前的莊重神聖和後世的熱烈喜慶,男服緋紅,女服青綠,紅男綠女就出自唐制婚服。

釵鈿禮服是晚唐時期宮廷命婦的禮服,在花釵大袖襦裙或連裳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穿長袖衫長裙,披帛,層數繁多,層層疊壓著,然後在外面穿上寬大的廣袖上衣。唐朝之後,這種繁複的婚禮服飾有所簡化,成為一般意義上的花釵大袖衫。貴族子孫迎娶可以使用冕服或者弁服,**的女兒出嫁可以穿與母親的身份等級相符的命婦服,平民結婚也可穿絳紅色的禮服。

其實唐朝的禮服最大的不同還是在女子身上,顏色有了更大的變化。

三、明代婚禮服飾:

明代婚禮服飾明代由於士大夫階層的興起,文化得到長足的發展,這也包括婚禮文化,因此對近現代影響是最大的,發展出繁複的系統和文化名詞。

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間,平民男子迎娶妻子俗稱「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青綠色的九品襆頭官服。新娘則用鳳冠霞帔,頭戴鳳冠,臉遮紅蓋頭,上身內穿紅娟衫,外套花紅袍,脖子戴項圈天官鎖,胸前掛照妖鏡,肩披霞帔,再跨個子孫袋,手臂纏上定手銀,下身穿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這也是現在我們眼裡典型的傳統新娘造型。

明朝時男女的婚禮服裝是有所對應的,如果男子穿的是深色衣服,女子則要對應地穿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如果男子是假穿九品官服的話,那麼女子就穿真紅色大袖衣或者是圓領的女蟒服、大紅色褶裙。

明朝時出現了真正的鳳冠霞帔,對後代影響重大,如今我們對古代婚服的印象多是鳳冠霞帔,影視劇中也普遍採用鳳冠霞帔來表現古人的婚禮。

四、近現代婚禮服飾:

近現代婚禮服飾隨著西方列強侵華,一戰二戰的爆發,西方的文化也逐漸傳到我國。

20世紀20年代,西式婚紗漸漸被中國人接受,並在40年代前後真正成為一種風尚。

50年代的時候,婚服演變為新郎穿藍色中山裝,新娘穿旗袍或紅襖裙。

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革命伉儷多奇志,不愛紅妝愛綠妝,結婚禮服也變成了藍色或者綠色的軍裝。

80年代初,開啟國門了,人們的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的愛美之心得到了很好的詮釋,旗袍、婚紗、禮衣再一次盛行。

而如今婚服已經沒有形式的規制,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十分自由。

3樓:燕燕知識百科

一、周制婚禮服飾:

周制婚禮服飾中國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漸完善,隨著等級制度的產生,各種禮儀隨之出現,不同場合穿戴的服飾也不盡相同,婚禮服飾相應產生。

與今天婚禮熱鬧、喜慶的氛圍不同,周朝婚禮基調莊嚴肅穆,婚制中的禮服也崇尚端正莊重,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頭上戴爵弁(類似於皇帝的冕),上衣穿的是玄色(青黑色)代表天,下身穿的裳是纁色(淺紅色)代表地,並且有黑色的滾邊,象徵著陰陽調和,蔽膝是棕紅色,腰帶是黑色,鞋履為赤舃(即紅色復底鞋)。新娘則戴著與真發混同梳編的裝飾假髮,婚服形制與男子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服裝的顏色,上衣下裳均為黑色,代表「專一」的意思。

由此可見,周朝的婚禮服飾主要是黑色和紅色為主的,端莊大方。

二、唐制婚禮服飾:

唐制婚禮服飾唐制婚禮服飾融合了先前的莊重神聖和後世的熱烈喜慶,男服緋紅,女服青綠,紅男綠女就出自唐制婚服。

釵鈿禮服是晚唐時期宮廷命婦的禮服,在花釵大袖襦裙或連裳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穿長袖衫長裙,披帛,層數繁多,層層疊壓著,然後在外面穿上寬大的廣袖上衣。唐朝之後,這種繁複的婚禮服飾有所簡化,成為一般意義上的花釵大袖衫。貴族子孫迎娶可以使用冕服或者弁服,**的女兒出嫁可以穿與母親的身份等級相符的命婦服,平民結婚也可穿絳紅色的禮服。

其實唐朝的禮服最大的不同還是在女子身上,顏色有了更大的變化。

三、明代婚禮服飾:

明代婚禮服飾明代由於士大夫階層的興起,文化得到長足的發展,這也包括婚禮文化,因此對近現代影響是最大的,發展出繁複的系統和文化名詞。

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間,平民男子迎娶妻子俗稱「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青綠色的九品襆頭官服。新娘則用鳳冠霞帔,頭戴鳳冠,臉遮紅蓋頭,上身內穿紅娟衫,外套花紅袍,脖子戴項圈天官鎖,胸前掛照妖鏡,肩披霞帔,再跨個子孫袋,手臂纏上定手銀,下身穿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這也是現在我們眼裡典型的傳統新娘造型。

明朝時男女的婚禮服裝是有所對應的,如果男子穿的是深色衣服,女子則要對應地穿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如果男子是假穿九品官服的話,那麼女子就穿真紅色大袖衣或者是圓領的女蟒服、大紅色褶裙。

明朝時出現了真正的鳳冠霞帔,對後代影響重大,如今我們對古代婚服的印象多是鳳冠霞帔,影視劇中也普遍採用鳳冠霞帔來表現古人的婚禮。

四、近現代婚禮服飾:

近現代婚禮服飾隨著西方列強侵華,一戰二戰的爆發,西方的文化也逐漸傳到我國。

20世紀20年代,西式婚紗漸漸被中國人接受,並在40年代前後真正成為一種風尚。

50年代的時候,婚服演變為新郎穿藍色中山裝,新娘穿旗袍或紅襖裙。

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革命伉儷多奇志,不愛紅妝愛綠妝,結婚禮服也變成了藍色或者綠色的軍裝。

80年代初,開啟國門了,人們的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的愛美之心得到了很好的詮釋,旗袍、婚紗、禮衣再一次盛行。

而如今婚服已經沒有形式的規制,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十分自由。

古代王妃婚禮服飾和過程

4樓:面涅將軍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

婚前禮,即「訂婚」

正婚禮,即「結婚」或「版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權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次年立皇后亦納采、卜吉。 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

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後來暨「問名」於「納采」和「請期」於「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只有「納采」、「納吉」、「納徵」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將「納吉」和「納徵」合為一禮,所以只有三禮。

元朝時,婚禮會加多議婚一禮。

明朝洪武元年時,以朱子家禮為標準制定婚禮。

5樓:駁夜

哪個朝代的?朝代不同的話,服制不同。

6樓:掌長征童綾

你好!哪個朝代的?朝代不同的話,服制不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中國婚禮服飾有哪些特色 中國古代各民族結婚穿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鳳冠霞帔指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

霞帔是宮廷命婦的著裝,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時才可以著——按照華夏禮義,大禮可攝勝,就是祭禮、婚禮等場合可向上越級,不算僭越。命婦的霞帔在用色和圖案紋飾上都有規定。品級的差別主要表現在紋飾上,如下分別列數:

一、二品命婦霞帔為蹙金繡雲霞翟紋(翟:即長尾山雉;

三、四品為金繡雲霞孔雀紋,五品繡雲霞鴛鴦紋;

六、七品繡雲霞練鵲紋;

八、九品繡纏校花紋。

龍鳳褂裙是源自滿族的服飾,所以早期的刺繡工藝亦以東三省最地道出色,但有清一代由於朝廷強制推行,滿服遍佈全國,廣東人多穿褂裙出嫁,視之為體面,所以,這種手藝亦南傳,至今以潮汕手工最著名。

古代結婚的習俗,古代婚禮的習俗

中國是禮儀之邦,結婚這麼大的事情當然禮數是少不了的。漢族的婚禮是從求親開始的,包括求親 定親和成親 婚禮 三個部分。其實咱們老百姓的婚禮也差不多這樣,越講究的就跟老祖宗越接近罷了。首先是求親。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首先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向媒人介紹情況 提出尋找要求 給媒人媒禮和展示自己的聘禮能力...

中國傳統婚禮的好處,為什麼喜歡中國傳統婚禮

中國傳統婚禮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浪費錢,現在一場婚禮下來,一般的得好幾千元,稍微上當次一點的就得上萬元,在好的就得幾萬元,這是最大仔浪費,自已風光啦,父子們可就苦啦,我訃為還是傳統婚禮好。要說中國傳統婚禮的好處,那就是門當戶對。跟我講兩個家庭都一樣,他們的格局就會一樣,慢慢的性格就會一樣,雖然在一起沒...

婚禮變葬禮是怎樣的,具體談談,婚禮變葬禮,中國式勸酒何時是個頭

我一個親戚家結婚的時候,雙方打鬧,不小心把新娘從樓上窗戶推了下去,婚禮突然就變成了葬禮,大家都懵逼了,新娘的父母得知後,哭的要死,但沒辦法人死不能復生,所以婚禮玩鬧可以,不能過分,危及生命。就前幾天重慶,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已經交往了幾年,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婚期已經訂好,丈母孃要18萬彩禮,但是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