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法督少
我只知道 貝塔 是隻老鼠
舒克舒克舒克、我是貝塔、我是貝塔。
我要點亮金牌
2樓:
這都是射線的名字,但是不僅僅是射線。(另外,第一個叫阿爾法)
這個是以希臘字母的前三個α β γ來命名的,以下為具體介紹
α射線開放分類: 物理
α射線,也稱「甲種射線」。是放射性物質所放出的α粒子流。它可由多種放射性物質(如鐳)發射出來。
α粒子的動能可達幾兆電子伏特。從α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偏轉的方向,可知它們帶有正電荷。由於α粒子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通過物質時極易使其中的原子電離而損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質的本領比β射線弱得多,容易被薄層物質所阻擋,但是它有很強的電離作用。
從α粒子的質量和電荷的測定,確定α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
盧瑟福2023年發現鈾和鈾的化合物所發出的射線有兩種不同型別:一種是極易吸收的,他稱之為α射線;另一種有效強的穿透能力,他稱之為β射線。後來法國化學家維拉爾又發現具有更強穿透本領的第三種射線γ射線。
由於組成α射線的α粒子帶有巨大能量和動量,就成為盧瑟福用來開啟原子大門、研究原子內部結構的有力工具。
盧瑟福用鐳發射的α粒子作「炮彈」,用「閃爍法」觀察被轟擊的粒子的情況。2023年,終於觀察到氮原子核俘獲一個α粒子後放出一個氫核,同時變成了另一種原子核的結果,這個新生的原子核後來被證實為是氧17原子核。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原子核的人工嬗變,使古代煉金術士夢寐以求的把一種元素變成另一種元素的空想有可能成為現實。
當時盧瑟福寫了一本書就取名為《新鍊金術》。
危害性α粒子釋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體外部不構成危險。 然而,釋放α粒子的物質(鐳、鈾等等)一旦被吸入或注入,那將是十分危險。它就能直接破壞內臟的細胞 。
β射線開放分類: 物理、粒子、射線
β射線:高速運動的電子流0/-1e,貫穿能力很強,電離作用弱,本來物理世界裡沒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線卻有左右之分。
β射線是一種代電荷的,高速執行,從核素放射性衰變中釋放出的粒子。人類受到**於人造或自然界(氚,c-14等)β射線的照射,β射線比α射線更具有穿透力,但在穿過同樣距離,其引起的損傷更小。一些β射線能穿透**,引 起發射性傷害。
但是它一旦進入體內引起的危害更大。β粒子能被體外衣服消減、阻擋或一張幾毫米厚的鋁箔完全阻擋。
γ射線開放分類: 物理、電磁波、諾貝爾物理學獎、射線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
γ-ray
波長短於0.2埃的電磁波。首先由法國科學家p.
v.維拉德發現,是繼α、β射線後發現的第三種原子核射線。γ射線是因核能級間的躍遷而產生,原子核衰變和核反應均可產生γ射線 。
γ射線具有比x射線還要強的穿透能力。當γ射線通過物質並與原子相互作用時會產生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和正負電子對三種效應。原子核釋放出的γ光子與核外電子相碰時,會把全部能量交給電子,使電子電離成為光電子,此即光電效應。
由於核外電子殼層出現空位,將產生內層電子的躍遷併發射x射線標識譜。高能γ光子(>2兆電子伏特)的光電效應較弱。γ光子的能量較高時,除上述光電效應外,還可能與核外電子發生彈性碰撞,γ光子的能量和運動方向均有改變,從而產生康普頓效應。
當γ光子的能量大於電子靜質量的兩倍時,由於受原子核的作用而轉變成正負電子對,此效應隨γ光子能量的增高而增強。γ光子不帶電,故不能用磁偏轉法測出其能量,通常利用γ光子造成的上述次級效應間接求出,例如通過測量光電子或正負電子對的能量推算出來。此外還可用γ譜儀(利用晶體對γ射線的衍射)直接測量γ光子的能量。
由熒光晶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閃爍計數器是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通過對γ射線譜的研究可瞭解核的能級結構。γ射線有很強的穿透力,工業中可用來探傷或流水線的自動控制。γ射線對細胞有殺傷力,醫療上用來**腫瘤。
γ射線是一種強電磁波,它的波長比x射線還要短,一般波長<0.001奈米。在原子核反應中,當原子核發生α、β衰變後,往往衰變到某個激發態,處於激發態的原子核仍是不穩定的,並且會通過釋放一系列能量使其躍遷到穩定的狀態,而這些能量的釋放是通過射線輻射來實現的,這種射線就是γ射線。
γ射線具有極強的穿透本領。人體受到γ射線照射時,γ射線可以進入到人體的內部,並與體內細胞發生電離作用,電離產生的離子能侵蝕複雜的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和酶,它們都是構成活細胞組織的主要成份,一旦它們遭到破壞,就會導致人體內的正常化學過程受到干擾,嚴重的可以使細胞死亡。
強大的威力
一般來說,核**(比如原子彈、氫彈的**)的殺傷力量由四個因素構成:衝擊波、光輻射、放射性沾染和貫穿輻射。其中貫穿輻射則主要由強γ射線和中子流組成。
由此可見,核**本身就是一個γ射線光源。通過結構的巧妙設計,可以縮小核**的其他硬殺傷因素,使**的能量主要以γ射線的形式釋放,並儘可能地延長γ射線的作用時間(可以為普通核**的三倍),這種核彈就是γ射線彈。
與其他核**相比,γ射線的威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γ射線的能量大。由於γ射線的波長非常短,頻率高,因此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高能量的γ射線對人體的破壞作用相當大,當人體受到γ射線的輻射劑量達到200-600雷姆時,人體造血器官如骨髓將遭到損壞,白血球嚴重地減少,內出血、頭髮脫落,在兩個月內死亡的概率為0-80%;當輻射劑量為600-1000雷姆時,在兩個月內死亡的概率為80-100%;當輻射劑量為1000-1500雷姆時,人體腸胃系統將遭破壞,發生腹瀉、發燒、內分泌失調,在兩週內死亡概率幾乎為100%;當輻射劑量為5000雷姆以上時,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受到破壞,發生痙攣、震顫、失調、嗜眠,在兩天內死亡的概率為100%。二是γ射線的穿透本領極強。γ射線是一種殺人**,它比中子彈的威力大得多。
中子彈是以中子流作為攻擊的手段,但是中子的產額較少,只佔核**放出能量的很小一部分,所以殺傷範圍只有500-700米,一般作為戰術**來使用。γ射線的殺傷範圍,據說為方圓100萬平方公里,這相當於以阿爾卑斯山為中心的整個南歐。因此,它是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戰略**。
「悄無聲息」的殺手
γ射線彈除殺傷力大外,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γ射線彈無需炸藥引爆。一般的核彈都裝有高**藥和雷管,所以貯存時易發生事故。
而γ射線彈則沒有引**藥,所以平時貯存安全得多。二是γ射線彈沒有**效應。進行這種核試驗不易被測量到,即使在敵方上空**也不易被覺察。
因此γ射線彈是很難防禦的,正如美國國防部長科恩在接受德國《世界報》的採訪時說,「這種**是無聲的、具有瞬時效應」。可見,一旦這個「悄無聲息」的殺手闖入戰場,將成為影響戰場格局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