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哪些特色活動

時間 2021-05-07 20:00:52

1樓:蘋果旺旺小饅頭

1、賞月

中秋節是我國最古老最著名的節日,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更具規模。賞月還指八月十五中秋節**滿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

2、祭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少數民族祭月的活動內容除了與漢族的中秋節相似外,還有極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動,比如壯族的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節」。

3、中秋燃燈

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中秋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

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模僅次於元宵燈節。

4、吃月餅

吃月餅,中秋節飲食習慣。「月餅」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一種圓形有餡的餅餌,為農曆中秋節應時食品,元周密《武林舊事》:

月餅為「蒸作從食」。至今山東掖縣、濰縣等地還有此種月餅。取團圓之義。

咸豐九年《金鄉縣誌》:「中秋日:作月餅、買西瓜,饋送親友」。

5、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2樓:雙子新鮮橙

登高、賞月、飲桂花等特色活動。登高,指重九登高的習俗。這一活動具有陶冶情操、鍛鍊體魄的特點,故屬節令性的一種民俗體育活動。

古人登高,一般在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之日進行,但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也有農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風俗。

中秋節是我國最古老最著名的節日,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更具規模。還指八月十五中秋節**滿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朝。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

3樓:芥末愛蘑菇

中秋節賞月是我們全國各地都有的習俗了,古時中秋病不是單純的賞月,而是「祭月」。要進行莊嚴肅穆的祭月典禮來拜祭月神,全家人依次拜祭完之後再由當家人切開月餅。祭月的過程中嚴肅且壓抑,所以文人們就通過賞月來娛樂,以抒發自己的詩情畫意,所以賞月這一習俗便流傳下來了。

很多地方在中秋節都會在河邊放花燈玩花燈,花燈不但是對家庭和睦、心想事成的祝願,還是情侶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有些地方在中秋節,女子給男子送互等表示傾慕,男子若是接受了即表示也有同樣的心思,一段佳緣可以就此。在中秋節當天大街小巷也會掛滿各式各樣的燈籠,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4樓:匿名使用者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而云南傣族在

民間拜月

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

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

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花燈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

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花燈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

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

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燒塔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

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

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

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5樓:匿名使用者

拜月娘拜月娘 拜月 好頭毛 好嘴齒

大是兄 細是地 月娘仔

你不可給阮割耳

童謠 月亮光光 騎馬燃香

東也拜 西也拜

月婆婆 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買賣

不賺多 不賺少

一天賺三大元寶

椅仔姑請你八月十五來坐土

土腳起 鉸蓮花 繡蓮子

蓮子燴 姑仔今年你幾歲

三歲三 穿白衫 滾烏邊

穿繡裙 繡荷包

荷包腰肚圍 穿色褲滾青邊

也有花 也有粉

也有胭脂給你姑仔點口脣

也有鉸刀尺 也有花粉鏡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來顯聖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餅/大餅勿吃吃小餅

小餅勿吃吃香稃/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拜月娥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樹

婆娑樹上掛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葉葉興旺生好子

月娥出來免災星/家中添財又添丁

(浙江鬆源)

全家拜月

八月初一/太平初一/月到中秋/全家拜月

寶塔燈/照照天地/花下藕

藕絲連連/紅石榴

榴開見子/團圓餅

夫妻同偕到老/和家和睦團圓

(拜月時女子在前,男子於後,身體略偏。也有「男不拜月」之說。 傳說拜的是月中吳剛。是日,還要摘下端午時掛的鍾馗像掛上紫微天官像。)

中秋夜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

擺果餅/燒線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紅柿/切蛋黃/賞罷月亮入夢鄉

乘火箭/月宮逛/看看嫦娥和吳剛

月餅我愛吃

月餅圓又圓/ 咬一口/香又甜/教我如何不想念盼中秋/等月圓/月餅端上我心歡

不等爺奶慢/不管弟妹玩/我先把上一快解解讒啊/月餅好好吃個遍/ 管它肚子願不願

月姐姐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淨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

打麥場邊屋簷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連聲喊痛叫媽媽。

雲裡月姐說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月光光月光光,照穀場,

穀場上,農人忙。

今年稻穀收成好,

家家戶戶樂陶陶。

月餅 月餅月餅真好吃

冬過愛吃大月餅

中秋佳節賞月圓

冬過自在月餅中

中秋節有哪些節日習俗,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雪山青松 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祭月節 仲秋節 拜月節 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 賞月 吃月餅 玩花燈 賞桂花 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 幸福,成為...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有哪些,中秋節有哪些古詩?

1 月下獨酌 唐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2 靜夜思 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

兒童中秋節燈謎,中秋節的燈謎有哪些

q王小年 1 謎語 廣西中秋月 打二字水果 謎底 桂圓 解釋 廣西 的簡稱是 桂 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圓,所以是 桂圓 2 謎語 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語 謎底 正大光明。解釋 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時候,亮引申意為 光明 所以是 正大光明 3 謎語 中秋佳節結良緣 打一地名 謎底 重慶。解釋 中秋是一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