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從什麼戰役中周瑜定計火功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

時間 2021-05-07 20:01:09

1樓:南湘清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赤壁之戰,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七月自宛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九月,曹軍進佔新野,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

劉備在長阪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交戰雙方對峙於赤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成語是出自三國裡的赤壁之戰,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南北。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開啟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訂互斥就儷腳籌協船茅吞併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佔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策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

曹操軍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戰馬無糧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   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今江漢平原)。

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

  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與聯軍隔江對峙。   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

周瑜鑑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讚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乾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系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

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

聯軍乘勢攻擊,曹軍**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餘船,引軍退走。   赤壁之戰遺址 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

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宜昌境)。

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迴曹仁後方。

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望採納!!!!!!!!!!!!!!

2樓:黃瀨涼太的夫君

赤壁之戰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出自《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原文為: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後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

什麼是學習?

3樓:drar_迪麗熱巴

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學習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昇華)的行為方式。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

有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

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論語》

3、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4、學而不用則廢,用而不學則滯;學用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周海中

5、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列寧

6、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華羅庚

7、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 ——巴爾扎克

4樓:鄧桂花種雪

"學習"一詞最早的**是《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經後人理解演化變成了"學習".其傳統的解釋:

孔子說,學習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另人愉快的事麼?但是如果從上面學習的定義來看,這段解釋應該是:學習知識,然後經常去實踐它,更為準確.

學是使用耳朵,眼睛的過程,習是使用手,腳的過程,學習就是一個人全身運動的過程.如果學是流入,習就是流出.不斷的流入流出可以保持活力和新鮮,人就會快樂高興.

如果只流入而不流出,時間久了就會憋出毛病.從我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典故來看,多數讀書人是先學知識,然後用學到的知識報效國家,其道理就是先理論後實踐.這才是古代讀書人最高興最快樂的事情.

唉,寫到這裡,我不僅傷感,我也是讀書人,卻是不快樂的讀書人,因為我只有流入而沒有流出,只能理論而無法實踐.憋的難受

5樓:偷偷愛著你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昇華)的行為方式。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

6樓:霖兒

學習是在成長中不斷的提高自己,不論何時何地都在尋找,都在提高,都在鍛鍊。。。。似乎一切都是在學習。吃飯,睡覺,做夢。。。。

很多很多。人們發現一件事,遇到一個意外,都可以成為學習 ,到底是什麼,誰都說不清楚。只是,活到老,就會學到老。

即使自己不想學,也會在無形中接受,並學會了!! 學習通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學習是個體在一定的情境中,由於反覆地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理解應該把握四個要點:1、學習是以行為的變化為標誌的。2、個體的變化是由他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即後天習得的行為,不是由成熟或先天反應傾向所導致的變化。

3、由學習引起的變化是能相對持久保持的。4、學習是由反覆地練習或經驗積累而引起的,但光有練習不一定產生學習。狹義上的學習特指人的學習。

其表現是人的學習都具有學習的主體的意識性、學習內容和形式的社會性、學習過程的創造性三大特點。 學生學習又有其自身特點:1、學習內容的規定性;2、學習活動的順序性。

3、學習過程的受控性。

一、學習的五個層次 1. 最廣義的學習(包括動物的學習和人類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中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以及行為變化的過程。

2. 次廣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指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和個體的經驗的過程。

3. 狹義的學習(專指學生的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學習。

4. 次狹義的學習:指知識和技能的獲得與形成,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與培養。

5. 最狹義的學習:專指知識和技能的獲得。

二、 各類詞典對學習的解釋 1. 學習:指通過閱讀、觀察、聽講、研究、實踐獲得知識或技能的活動。

(《現代漢語詞典》) 2. 學習:(1)掌握知識的過程或知識的真正佔有;學識。

這一意義極為寬泛。(2)指作為被強化練習的結果而發生的反應潛能性上相對永久性的變化。(g.

金布林)(《心理學詞典》)/(美)阿瑟.s.雷伯著) 3.

學習是通過實踐獲得的對行為模式的改變。生物學習上學習一詞含義甚廣,不限於語言材料的學習或技藝的掌握,原有習慣的放棄也屬於學習範疇。(《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8卷) 4.

學習:作為結果,指由經驗或練習引起的個體在能力或傾向方面的變化。作為過程,指個體獲得這樣變化的過程。

與成熟、適應、疲勞、藥物等引起的變化的不同點是:第一,能相對持久保持,而非短暫保持。第二,由後天的經驗或練習引起,不包含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變化。

(《教育大詞典》第五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5.學習心理學家一般把學習定義為個體後天與環境接觸,獲得經驗而產生行為變化的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邵瑞珍)

三、心理學中關於學習的定義 (一)學習理論中對學習的定義 1.學習是通過試誤而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桑代克) 2.學習是條件作用。

經典條件作用(巴甫洛夫),操作條件作用(斯金納) 3.學習是指通過觀察模仿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新的行為。(班杜拉) 4.

學習是對情景中各種關係的頓悟而形成完形。(苛勒) 5.學習即資訊加工過程 6.

學習是對符號意義的認識而形成認知地圖。(托爾曼) 7.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形成認知的過程。

(布魯納) 8.學習是人的自我實現(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人本主義心理學) (二)心理學家對學習的定義 1.

學習就是「通過由經驗產生的個體行為的適應性變化而表現出來的過程」。2.學習是「由強化練習引起的有關行為潛能的永續性變化」。

3.學習是描述那種與經驗變化過程有關的一種術語。它是在理解、態度、知識、資訊、能力以及經驗技能方面學到相對恆定變化的一種過程。

4.由練習或經驗引起的行為或知識的較持久的變化。 5.

學習是人的傾向性或能力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保持而不能單純歸因於生長過程。 6.學習是指一個主體在某種規定情境中的重複經驗引起的,對那個情境的行為潛能的變化。

這種行為的變化是不能根據主體的先天反應傾向、成熟或暫時狀態(如疲勞、醉酒、內驅力等)來解釋的 7.學習是人和動物憑藉經驗引起的傾向或能力的相對永續性的變化過程。(《學習心理學》,周謙主編) 8.

學習是指學習者因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現出外顯的行為。(《學習論》,施良方著) 9.

學習就是人在一定情境下掌握一定的知識和由知識所制約的活動系列的過程。(《教育心理學》,李伯黍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10.人的學習的實質是人與人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古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故事

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三國時代,在赤壁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 赤壁之戰 當時魏軍的曹操擁兵百萬,想吞併南方。吳 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魏。吳軍的統帥周瑜和蜀軍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先用反間計,誘使曹操殺死了曹軍中熟悉水...

為什麼我做事總是想等萬事俱備了才去做

zzg家銘 說明你害怕失敗,不敢去冒險,做事顧前顧後,是性格決定你成功一種表現,你很難克服,除非你能找到和你性格互補的人一起幹方能大成。 這也是大多數人想的。這樣做正常穩定啊。更加容易,但是現實中很少有這樣的,都是要自己去努力。 小懶龍 因為你屬於高驅低避型人格。嚮往成功,但又害怕失敗。 小小嘚禽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話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赤壁之戰時周瑜想火攻曹操,第一步先用離間計,讓曹操斬殺了自己的水軍統領,然後龐統巧施連環計,讓曹操把大船用鐵索連結,最後黃蓋自願使用離間計,像曹操投降,準備暗中放火船去燒。這看似天衣無縫,但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火船怎麼能跑到曹操那邊去,只能靠風向決定,但當時的季節很少會有東風。所以這句話的相關人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