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 書 這種古代文體的知識介紹

時間 2021-05-07 20:01:25

1樓:匿名使用者

資源 試題集粹 團隊廣場 關注中考 學生頻道

個人網頁 教學資源 教學參考

《與朱元思書》賞析

《與朱元思書》是樑朝的吳均寫的一篇寫景小品文。「書」即書信,這篇短文是他寫給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這封書信幾乎通篇都是寫景,寫了富春江上秋天美麗的景色,也許作者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觀賞到的獨特景色告訴朋友。

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同來領略富春江上的美景吧。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開頭八個字點出了秋季的晴爽天氣,從大處落筆,勾勒出廣闊遼遠的境界。「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則表現了作者輕鬆愉快、舒暢愜意的心情。開頭的這四句話是概括地描寫,為全篇的開頭。

以下就要寫具體的景物了。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富陽、桐廬兩個地名就點出了富春江。這條江水,從富陽上溯到建德一段,叫做富春江。

文中描寫的就是從富陽到桐廬這一百多裡之間的富春江上的風景。作者讚美它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那麼這裡的山怎樣「奇」,水怎樣「異」呢?

再看下文的具體描繪。

先看作者眼中的「異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是說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從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水底下游來游去的小魚和砂礫,都能一覽無餘,歷歷在目。這四句寫出江水的平緩流動時的情景,遇到急流,情況就變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筆鋒一轉,寫出了另一種景象,運用形象的比喻說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還要快,迅猛的浪頭就像飛奔的駿馬一般,氣勢格外雄壯。文章先寫江水的文靜,後寫江水的飛動,這樣對比鮮明,突出地表現了富春江水的變幻多姿。

上文我們領略了「異水」,那麼「奇山」又是怎樣的呢?作者又寫道:「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富春江的兩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夾在了中間,所以作者首先點出這山的特點。適值秋天,有的樹木落了葉子,有的樹葉變了顏色,山林中呈現出一片寒冷蕭瑟的景象,此之為「寒樹」。「負勢競上」是說兩岸的山峰都依仗著各自的險要地勢,互相爭著向高處長去。

「互相軒邈」,「軒邈」是高遠的意思,說山峰一個比一個高,一層比一層遠。「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句再一次寫山峰的形勢。其中「爭」和「指」兩個動詞與前邊的「競」字互相呼應,把山峰的高峻險要描繪得形象逼真。

「千百成峰」,又寫出了山山相連層巒不盡的圖景。以上幾句寫山勢,扣住一個「奇」字,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幾個動詞,把靜止的山峰寫活了。

作者寫完了「奇山異水」以後,又把人們帶入一個視聽新世界。「泉水擊石, 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在這裡,水流、鳥叫、蟬鳴、猿啼,把自然界的聲響都集中在一起了。「泠泠」、「嚶嚶」是擬聲詞,寫出作者的實感;「千囀不窮」、「百叫無絕」是說明聲音的變化多端和連綿不斷。這裡所寫的聲音雖然不是直接寫景,但卻是自然景物不可缺少的點綴。

下面,作者則直接抒發了他遊覽了富春江美景以後的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返。」上面這個對偶句表達的內容含義是相同的,意思是:

富春江上的美麗風景可以使那些在官場佔據高位的人們,放棄它們那做官的念頭了。在這裡,作者否定世俗官場,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的普遍的清高隱逸的思想;另外,作者也是用自然美景和社會世俗對比,嚮往前者,厭棄後者,進一步歌頌了美麗的山水風光。

本來,文章就此可以結束,可作者又附帶寫了幾筆,描寫了山林裡的樹木:「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這幾句是說,這裡的樹木繁密茂盛,有時候昏暗深邃,有時候又會從樹葉間透出日光來。

其實,這幾句可有可無,但書信這種形勢比較自由,增加這幾句也為文章增添了一些風趣。

《與朱元思書》這篇寫景散文,風格簡淡清新,寥寥一百四十餘字,就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我們恍如遊歷在富春江上,置身於偉大祖國美麗多嬌的奇山秀水之中。

附:與朱元思書(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譯文

(空中的)煙霧都消散淨盡,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縣到桐廬縣(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無障礙。(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鬱鬱蔥蔥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高山)憑著(高峻的)形勢,奮力直向上聳,彷彿互相競賽向高處和遠處發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衝激著石頭,發出冷冷的清響;好鳥兒相向和鳴,唱出和諧而動聽的聲音。(樹上的)蟬兒一聲接一聲不斷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聲一聲不住地啼。

那些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2樓:

書信,在我國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它產生於春秋時代,發展於西漢時期,並出現了一些書信寫作名家,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東漢以後,由於發明了紙筆,書信也隨同文學一道,逐步向社會下層發展.

這時的書信,不僅是一種應用文體,且已發展為書信體散文,如白居易的《與元九書》.到了清代,鄭板橋有16封家書傳世.至於現當代,一些作家,如魯迅《兩地書》,冰心《寄小讀者》,都是書信名篇.

錄自《中國文學寫作大全》

疏,這種古代文體的介紹?

3樓:清都山水郎

疏,指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條陳自己對某事的意見的一種檔案,也稱「奏疏」或「奏議」。

4樓:歌罷此生浮

疏是封建時代臣子向君王分類陳述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的一種文體,又可以叫做(奏疏)、(奏章).

「書」 是一種什麼文體

5樓:鴿子小盆友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

內國的應用性文體容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

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效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

6樓:匿名使用者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多用於敘述和陳情。

7樓:匿名使用者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古代文體有哪幾種?

8樓:奮鬥

古代文體有論,銘,記,賦,表。

1、論是一種**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

「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於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後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

」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文體,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這種文體有用韻的特點。

3、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

4、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賦有:

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5、「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也是封建社會下臣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觀眾多表文,儘管具體內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徵。

9樓:山海軒

古代的主要文體有以

下幾種:

詩歌、散文、**、戲劇、駢文、賦

詩歌文體下有以下幾種亞文體:

詩、詞、曲

散文文體下有以下幾種亞文體:

古文、記、古議**、奏章、序跋、贈序、史傳等**文體下有以下幾種亞文體:

志怪、志人、傳奇、話本、章回**(包括演義**、英雄傳奇、神魔**、世情**等)

戲劇文體包括以下亞文體:

雜劇、南戲(傳奇)

記,古代的一種文體的相關知識,

10樓:匿名使用者

「記」,古時公文的一種,如奏記。又是記載事物的書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記》。

讓「錄言載事」的「記」成為古代散文第一體裁併名重一時的,是唐宋八大家,他們創作了大量用「記」命名的散文,以「我」的眼界觀物、察景、看事、論人,讓「我」筆下的事、景、物皆「著我之色彩」,「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建築、景物與事件,從遠古「記」體文章的主體變成了承擔記遊記事者之目光、情感或思考的載體。正是「古文運動」,

讓「記」從「錄言載事」的實用文進化到為抒我心跡、遣我情懷而「記遊記事」的文藝文,演變為有一定的描述物件、有一定的表達方式、有一定的文體格局與風範的散文。這樣的散文,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

擴充套件資料:

古文體有以下幾類:

1、表(議**)奏議的一種。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

2、說(議**)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

3、記(記敘文)雜記。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雜記。

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2)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

4、銘(稱頌功德,記敘文)用於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

5、序(記敘文)贈序。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

6、辯「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

7、傳(記敘文)記述個人生平事蹟的文章。一般來說多為記述那些在歷史上較有影響而事蹟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蹟。多采取敘述、描寫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風貌。這種文體,貫用於史書。

誰知道書這種古代文體,誰有 書 這種古代文體的知識介紹

書信,在我國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它產生於春秋時代,發展於西漢時期,並出現了一些書信寫作名家,如司馬遷的 報任安書 東漢以後,由於發明了紙筆,書信也隨同文學一道,逐步向社會下層發展.這時的書信,不僅是一種應用文體,且已發展為書信體散文,如白居易的 與元九書 到了清代,鄭板橋有16封家書傳世.至於現當代...

誰有信託計劃書?有的發過來,誰有信託計劃書?有的發一個過來

信託合同書的內容一般分為 一 釋義 對信託合同中有關詞彙進行限定和解釋。二 信託目的 三 委託人 受託人的姓名 或者名稱 住所 四 受益人事項 受益人姓名 或者名稱 住所,或者受益人的範圍 受益人為多人時的分配方案 各受益人享受信託利益的比例 五 信託財產的範圍 種類及狀況 屬資金信託的,應載明信託...

人體素描書誰有比較好的一下,人體素描書誰有比較好的推薦一下??

現在國內學院派素描教學很多傾向個性和表現,人體素描大多是課堂習作,少有公開發表展覽。以細膩寫實為主的人體素描範畫畫冊近幾年都沒有見過。國外尤其美國有一些當 實如 的人體素描,不知道有沒出畫冊,我多年從從各種途徑零散收集到一些,畫面不算大,適宜用作參考,再收集多點就做成電子畫冊方便欣賞,有興趣的朋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