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諫青芬青靜
好用典故是辛詞的顯性風格.在其名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他在詞作的下片一連用了三個典故:張翰聞西風而起蓴鱸之思、許汜求田問舍為劉備不齒、桓溫流年易逝之嘆.
對這三個典故,論者多孤立論之或乾脆揉作一團取其大意.我則以為,其內在的「情感流」值得細細琢磨.
第一個典故——「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作者對聞西風而起蓴鱸之思的季鷹是怎樣的態度呢?論者一般抓住「休說」二字闡發,以為表達了對這種為鱸魚之美而還鄉的行為的否定.
辛棄疾固然是一個胸懷利器,積極出世,希望建功立業的人,但是,我覺得他用這個典故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在此,
「傷心人」當「別有懷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如果讀一讀辛詞中的那些寫於賦閒時期的清新小令,就可以看出,雖然在很多作品之中籠罩著揮之難去的憂憤,但是不乏抒寫鄉思,讚頌平淡生活之作.
聯絡全詞,作者恐怕是拿張翰(季鷹)和自己作對比——季鷹有鄉可歸,而自己縱然鄉思無限,卻有鄉難歸,因為故鄉仍在金人的鐵蹄蹂躪之下呻吟.這個典故所抒發的主要就是這種有鄉難歸的苦痛.
第二個典故——「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先說「怕應」二字.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我覺得是「恐怕應該」的意思,是一種較為婉轉的價值判斷.那麼到底是誰「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呢?是許汜還是「我」?
很多文章對此爭論不休,其實二者從根本上說,是統一的.因為說到底,表達的是「我」的一種人生態度.因此,絕大多數文章都認為作者用這個典故是批評不肯揹負匹夫之責只求個人安逸享樂的人,表達了作者欲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以北伐抗金為第一要務的高尚品質.
我認為鑑賞到這裡,應該是有足夠的深度了,不過,如果聯絡上面的那個典故,我覺得此處同時表達了這樣一種苦痛:不僅有鄉難歸,而且難以做到隨遇而安,就此終老.蘇軾被貶卻能「此心安處是吾鄉」,所以他在黃州時還想過在沙湖買田終老.
相比之下,辛棄疾就沒法子這樣「灑脫」——如何能放棄自己的遠大抱負和匹夫之責,也來個「求田問舍」呢?如果這樣做,豈不是將令雄才大略的劉備們所不齒?有鄉歸不得,就此終老又難以「心安」,這種矛盾怎不愁煞人呢?
愁情集聚至此,作者仍未煞住,又推向了另外一層,這就是第三個典故——「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尤如此」.當迷局難以破解的時候,當苦痛難以申抒的時候,時間或許是唯一的良方.可是,歲月不居,流年易逝,「人生幾何」呢?
寫作這首詞時,辛棄疾當是三十五歲,按理當是壯年,不致有「逝者如斯」之嘆,但是因為此時他已南渡十二載,一直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機會,所以,逝去的十餘年對於一個文武雙全抱負遠大的英雄來說,怎麼不讓人傷感呢?
大好時光白白虛度,英雄無用武之地,而來日依舊模糊不可期,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今天,有鄉不能回,有土不能居;在如流水般滑過的青春歲月裡,自己只能「醉裡挑燈看劍」,此去經年,是否仍只能「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找不到答案,心中只有難以止息的矛盾如水般洶湧奔襲、無法排遣,所以,在末尾,他只能一聲長嘆: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與岳飛的「知音少,絃斷有誰聽」何其相似!壯年英雄的末路之嘆,難道不也催臓人心麼?
三個典故,將作者的愁情逐層剝開,遞相展示出來,極盡沉鬱雄渾之美,堪稱辛詞中的精品.
2樓:祖印枝譚寅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第一個動作是「把吳鉤看了」(「吳鉤」是吳地所造的鉤形刀)。
杜甫《後出塞》詩中就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的句子。「吳鉤」,本應在戰場上殺敵,但卻閒置身旁,只作賞玩,無處用武,這就把作者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也烘托出來了。第二個動作「欄杆拍遍」。
據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籲唏獨語,或以手拍欄杆。曾經作詩說:「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杆拍」。
欄杆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來抑鬱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杆來發洩。用在這裡,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宛然顯現出來。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裡引用了一個關於晉朝張翰典故,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不必說他這個漂泊江南的遊子了。然而他的家鄉如今還在金人統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他想回到故鄉,談何容易。
「盡西風、季鷹歸未?」既寫了有家難歸的鄉思,又抒發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也是用了一個典故。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為吃鱸魚膾而還鄉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舍的許汜。
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都有思鄉之情。作者自知身為遊子,但國勢如此,和他一樣的又何止一人。作者於此是說:
很懷念家鄉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當是收復河山之時。作有此志向,但語中含蓄,「歸未?」一詞可知,於是自然引出下一層。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詞中用了那三個典故,分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3樓:鄺桂花戲乙
好用典故是辛詞的顯性風格.在其名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他在
詞作的下片一連用了三個典故:張翰聞西風而起蓴鱸之思、許汜求田問舍為劉備不齒、桓溫流年易逝之嘆.對這三個典故,論者多孤立論之或乾脆揉作一團取其大意.
我則以為,其內在的「情感流」值得細細琢磨.
第一個典故——「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作者對聞西風而起蓴鱸之思的季鷹是怎樣的態度呢?論者一般抓住「休說」二字闡發,以為表達了對這種為鱸魚之美而還鄉的行為的否定.
辛棄疾固然是一個胸懷利器,積極出世,希望建功立業的人,但是,我覺得他用這個典故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在此,
「傷心人」當「別有懷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如果讀一讀辛詞中的那些寫於賦閒時期的清新小令,就可以看出,雖然在很多作品之中籠罩著揮之難去的憂憤,但是不乏抒寫鄉思,讚頌平淡生活之作.
聯絡全詞,作者恐怕是拿張翰(季鷹)和自己作對比——季鷹有鄉可歸,而自己縱然鄉思無限,卻有鄉難歸,因為故鄉仍在金人的鐵蹄蹂躪之下呻吟.這個典故所抒發的主要就是這種有鄉難歸的苦痛.
第二個典故——「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先說「怕應」二字.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我覺得是「恐怕應該」的意思,是一種較為婉轉的價值判斷.那麼到底是誰「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呢?是許汜還是「我」?
很多文章對此爭論不休,其實二者從根本上說,是統一的.因為說到底,表達的是「我」的一種人生態度.因此,絕大多數文章都認為作者用這個典故是批評不肯揹負匹夫之責只求個人安逸享樂的人,表達了作者欲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以北伐抗金為第一要務的高尚品質.
我認為鑑賞到這裡,應該是有足夠的深度了,不過,如果聯絡上面的那個典故,我覺得此處同時表達了這樣一種苦痛:不僅有鄉難歸,而且難以做到隨遇而安,就此終老.蘇軾被貶卻能「此心安處是吾鄉」,所以他在黃州時還想過在沙湖買田終老.
相比之下,辛棄疾就沒法子這樣「灑脫」——如何能放棄自己的遠大抱負和匹夫之責,也來個「求田問舍」呢?如果這樣做,豈不是將令雄才大略的劉備們所不齒?有鄉歸不得,就此終老又難以「心安」,這種矛盾怎不愁煞人呢?
愁情集聚至此,作者仍未煞住,又推向了另外一層,這就是第三個典故——「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尤如此」.當迷局難以破解的時候,當苦痛難以申抒的時候,時間或許是唯一的良方.可是,歲月不居,流年易逝,「人生幾何」呢?
寫作這首詞時,辛棄疾當是三十五歲,按理當是壯年,不致有「逝者如斯」之嘆,但是因為此時他已南渡十二載,一直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機會,所以,逝去的十餘年對於一個文武雙全抱負遠大的英雄來說,怎麼不讓人傷感呢?
大好時光白白虛度,英雄無用武之地,而來日依舊模糊不可期,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今天,有鄉不能回,有土不能居;在如流水般滑過的青春歲月裡,自己只能「醉裡挑燈看劍」,此去經年,是否仍只能「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找不到答案,心中只有難以止息的矛盾如水般洶湧奔襲、無法排遣,所以,在末尾,他只能一聲長嘆: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與岳飛的「知音少,絃斷有誰聽」何其相似!壯年英雄的末路之嘆,難道不也催臓人心麼?
三個典故,將作者的愁情逐層剝開,遞相展示出來,極盡沉鬱雄渾之美,堪稱辛詞中的精品.
4樓:匿名使用者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第一個動作是「把吳鉤看了」(「吳鉤」是吳地所造的鉤形刀)。
杜甫《後出塞》詩中就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的句子。「吳鉤」,本應在戰場上殺敵,但卻閒置身旁,只作賞玩,無處用武,這就把作者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也烘托出來了。第二個動作「欄杆拍遍」。
據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籲唏獨語,或以手拍欄杆。曾經作詩說:「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杆拍」。
欄杆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來抑鬱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杆來發洩。用在這裡,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宛然顯現出來。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裡引用了一個關於晉朝張翰典故,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不必說他這個漂泊江南的遊子了。然而他的家鄉如今還在金人統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他想回到故鄉,談何容易。
「盡西風、季鷹歸未?」既寫了有家難歸的鄉思,又抒發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也是用了一個典故。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為吃鱸魚膾而還鄉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舍的許汜。 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都有思鄉之情。
作者自知身為遊子,但國勢如此,和他一樣的又何止一人。作者於此是說:很懷念家鄉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當是收復河山之時。
作有此志向,但語中含蓄,「歸未?」一詞可知,於是自然引出下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