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關於銅鏡的歷史,怎樣鑑別銅鏡的年代

時間 2021-06-01 11:45:42

1樓:匿名使用者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

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說文》中說:「監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

」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鑑,後來鑑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鑑,但是瓦鑑依然通行。

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鑑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鑑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面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

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

直至**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鏡以秦為最古,然而秦鏡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傳世的都不可得到。因為古代,死人用鏡贈於殮者,即用鏡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時代沿襲成為風氣.因此古代的名鏡大多入土。

可是古鏡銅質好的,入土多年,都不會失去其良美的質地。因此幾千年後,仍可以看到古人的偉器。

鏡雖然開始於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鏡實際上卻難以得到。因為秦朝短促,產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風氣也不比後朝,所以現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鏡大多是漢朝的產物。

漢鏡的製作極為精巧,且多有嵌鑲珠寶的。銘文大多為十二辰,大概是取其自我勉勵的意思。尚方的御鏡尤其多,所以出土的古鏡,澤漆光明、花紋明麗、勻淨無疵、字劃清晰、筆勢縱橫。

漢代的銅鏡都有銘文,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鏡的名稱則有日月鏡、十二生辰鏡、尚方御鏡、辟邪鏡、仙人鏡、神人鏡、宜官鏡等,不可盡數。大概都用銘文或者作者為其取的名字。

只有唐代時制有透光鏡,鏡背的字迎著太陽或燈光時,都可以明顯地對映於牆壁之上。

綜觀中國古代銅鏡發展的歷史,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2樓:匿名使用者

遠古先民以盤之類有容器盛水當作鏡子照其形象。最初的盤為陶製,專供盛映面的盤稱為「監」,或寫作「濫」。甲骨文已有這樣的字,為一人府立容器「皿」旁的形象。

《尚書 . 酒誥》中有:「人,無於水監,當於人監」的話,指的就是這種原始的「鏡」。

進入青銅時代以後,人們開始以青銅鑄「監」,「監」字也被加上金字傍,如今簡代作「鑑」。銅鑑始於商周,直到戰國之前使用非常普遍,因盛水為鏡,故又稱為「水鏡」。「鑑」是鏡的鼻祖,「鑑」、「鏡」二字互義。

《詩經 . 邶風 . 柏舟》中有「我心匪鑑,不可以茹」的詩句。

《廣雅 . 釋器》雲:「鑑謂之鏡。

」鑑是鏡的前身,也是鏡子的別稱。以後的人們利用金屬表面經拋光後映照面容的特點,用青銅鑄造鏡子,這種古老的鏡子便稱為青銅鏡。

青銅鏡一般是扁扁的園形,正面拋光,光可鑑人,稱為鏡面,背面刻鑄有各種花紋或銘文,中心有一紐,用以穿插鏡座或懸掛之用。銅鏡的製作要通過制範、澆鑄、刮削、研磨、拋光、開光等工序。新制成的銅鏡是很亮的。

明代散文家袁巨集道在《滿井遊記》中形容滿井水的清澈,便說是「晶晶然如鏡之新開。」使用的時間長了,鏡子或許老化,因此需要重新拋磨,舊時便有專以磨剪子、磨刀、磨鏡子為業的。但有些漢唐時期鑄造的銅鏡經歷一兩千年的埋藏,至今仍光亮如初,如同鍍鉻,一度稱為銅鏡千古之謎。

足見古人鑄銅技術之高超。

銅鏡的合金成分主要是銅、錫、鉛,其中銅為 65-72 %;錫 22-25 %;鉛 3-8 %,宋代以後的銅鏡中還有鋅的成分。這種合金比例是鑄造銅鏡的最佳比例,用這種銅錫合金鑄鏡,既便於研磨(如唐詩人孟郊詩云:「鑄鏡須青銅,青銅易於磨。

」),又能使銅鏡具有最大的光潔度,而其鏡面的富錫層氧化後,在青銅表面產生極薄的一層氧化錫透明薄膜,這種穩定臻密的薄膜稱為「水銀沁」、「水銀石」、「水銀包漿」,在古時也是很珍奇的,只要膜不被破壞,埋藏

一、兩千年,鏡面也不會繡蝕。

關於銅鏡的鑄造,在先秦的書上已有了記載,《詩經 . 邶風 . 柏舟》篇中就有「我心匪鑑,不可以茹」的詩句。

在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晚期,約在公元前 2000 年)出土的七星紋鏡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青銅器。至戰國時代銅鏡已被人們普遍使用,隨著技藝的提高,青銅鏡越鑄越精,越鑄越美,至清代才逐漸被玻璃鏡所替代,在以後的一段時間,銅鏡在民間多用在婚禮上作為象徵吉祥團圓的物品,如今則為青銅文物見藏於博物館。

銅鏡的發展歷程

怎樣鑑別銅鏡的年代 ?

銅鏡是什麼年代

3樓:匿名使用者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鏡以秦為較古,然而秦鏡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傳世的都不可得到。古因為古代,死人用鏡贈於殮者,即用鏡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時代沿襲成為風氣。因此古代的名鏡大多入土。

可是古鏡銅質好的,入土多年,都不會失去其良美的質地。因此幾千年後,仍可以看到古人的偉器。

綜觀中國古代銅鏡 發展的歷史,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 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 、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4樓:熱心阿宅

雖然說銅鏡這種東西,經常在古裝電視劇裡看到,給人一種只有古代才用銅鏡的錯覺,但其實現在不是很流行復古風,很流行古著風嗎?所以現代也是有很多銅鏡的撒。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應該是近代的或者現在製造的,而且並不是鏡子只是鏡框。真正的銅鏡,大約在宋代開始流行吧,也有說在秦代就有了。一般古代銅鏡是沒有境鏡框的,起碼現在已經出土的古代銅鏡,都是沒有鏡框或者鏡架的。

6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的工藝品,鏡面是玻璃的,

7樓:瀟灑人生愛世人

看你這個年代不算太久。

8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時代? 這麼難看還問什麼時代,就問你哪個時代的鏡子是水銀做的,而且還這麼難看。古董等於不懂,對於我這凡夫俗子。等於是破銅爛鐵。

9樓:匿名使用者

連我這不懂古董的都知道,現代工藝品。

10樓:笑緣如花不為我

魔鏡,魔鏡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歐式嘛,最遠也就上世紀80年代

12樓:匿名使用者

很有年代了吧,是古董吧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密碼》之銅鏡系列

銅鏡,是我國古代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以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而成,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不但是青銅藝術中的瑰寶,也是極受當代人追捧的文化藏品。今天我們跟隨《中國歷史密碼》來探尋古代銅鏡。

上古時期,人們還沒有使用銅鏡,那時候的鏡子,是盛了水的大盆,叫作「監」。此時,監都是由瓦製成的,到商周時期,才開始出現銅鏡,但瓦鑑依然流行。秦漢時期,隨著銅鏡鑄造技術的日臻成熟,其優勢逐漸凸顯,「以水作鑑」漸漸被人們淘汰。

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製作工藝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涵蓋了金、銀、銅、鐵等各種金屬,以銅為最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面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等等。隋唐以來,銅鏡的樣式開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有帶柄的、四方的,各式花紋應有盡有。

明朝末年,用玻璃作鏡子開始流行,清乾隆後,玻璃大興於民間,銅鏡的使用日益衰落。至**初年,僅有少數邊遠地區的人還用銅鏡照鏡子,玻璃鏡子取代銅鏡成為主流家居用具。

海獸葡萄鏡

海獸葡萄鏡又稱瑞獸葡萄鏡,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鄉縣,直徑21. 3釐米。該器物將葡萄、瑞獸等外來品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背面由高浮雕式的若干瑞獸和葡萄枝蔓組成,形態各異的瑞獸穿梭嬉戲在葡萄藤間,充滿了生氣,是唐朝銅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類,主要流行於唐高宗、武則天及唐玄宗開元時期。

該銅鏡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凝結歐亞大陸文明之鏡」,是中國銅鏡藝術皇冠上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

四鸞銜綬紋金銀平脫鏡

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韓森寨。鏡背裝飾四隻口銜綬帶的鸞鳥優雅飛舞,是唐代極為流行的紋飾題材,表達吉祥長壽的祈福之意。該鏡紋飾華美,是唐代平脫鏡中最精緻、最完整的藝術珍品。

金銀平脫:唐代制鏡技術的一種新工藝和華貴的裝飾萬法,它是將金銀錘打成極薄的薄片並鏨刻花紋,然後用漆粘合在鏡背上,經過反覆塗漆、拋光等多道工序,使金銀片與漆面平齊,顯示出金銀圖案。因做成的器物美觀華貴,成為皇家貴戚、達官顯貴的重要裝飾品和饋贈物。

四神規矩鏡

四神規矩鏡

在出土的漢代眾多青銅鏡中,四神規矩鏡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銅鏡收藏界最熟悉的鏡種。規矩鏡整齊嚴謹的佈局,鏡身上神祕莫測的 「tlv」 紋飾以及吉祥祈禱的銘文,曾使許多學者絞盡腦汁,又曾使許多鑑賞家為之傾倒。古董市場有句順口溜:

「一方規矩鏡,不惜擲千金。」

以上文物介紹均摘自《中國歷史密碼》,一本書瞭解陝西,一本書讀懂中國。

搜銅鏡由來從怎麼時期開始

14樓:地煞

由來: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銅鏡,又稱青銅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

遠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銅器發明以後,以銅盆盛水鑑形照影。《尚書》《國語》《莊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過古人「鑑於水」。《說文·金部》釋「鑑」為「盆」,因此可以說盛水的盆(鑑),就是最早的鏡子。

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開始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並陪鈕以穿系,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的小型銅鏡,造型、裝飾均較原始,應是目前考古資料中所知最早的一面銅鏡。

商、西周和春秋時的銅鏡,都有零星發現,戰國始盛行,產量大增。到漢代,由於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漢中葉後經濟飛速繁榮,銅鏡製作產生了質的飛躍。所制銅鏡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

後經唐宋時代兩次發展高峰,到明清時期,隨著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我想知道海賊的歷史,我想知道「安陽」的歷史。謝謝!

十一月十五日 古都安陽 安陽曆史 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3300多年的歷史,與西安 北京 洛陽 南京 開封 杭州並稱中國七大古都。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 的發祥地,岳飛故里,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上古時期 自古以來,安陽就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搖籃之一。安陽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是25000年...

我想知道關於速生楊怎樣施肥,2 4年的速生楊107應該怎麼施肥,等具體的管理!!

楊樹是一種速生豐產的樹種,它具有易種植 成活率高 生長快 銷路暢等特點,是營造速生豐產林 農田防護林網 建設綠色長廊 四旁綠化的首選推廣樹種。鳳臺縣顧橋科技示範園近兩年引進速生楊新品種天演楊及中渦11號,當年扦插,精心管理,成活率95 以上,六個月苗高達5米,每畝育苗4800株,一年出圃收入近萬元。...

我想知道一些關於工傷賠償的問題,我想知道一些關於工傷賠償的問題

發生傷害事故後,應在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企業不申報的,本人可在1年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認定工傷。提供的材料包括工傷認定申請表 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包括事實勞動關係 的證明材料 醫療診斷證明材料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政策規定的事故其他證明材料 經過 傷情相對穩定後申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