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坐在菩提樹下是想到了什麼而證悟的

時間 2021-07-04 08:12:32

1樓:塑樂

佛陀在菩提樹下是悟到了四諦而證道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究竟證悟了什麼?為何發生六種震動

佛陀在菩提樹下怎麼證悟的

2樓:

樓主,釋迦摩尼不是49天證道,而是7天。禪宗有句專業術語,叫作"打七"。意思是下定決心,在七天之內打坐,勢必開悟。否則就不起來了。

之所以選"7"這個數字,是因為佛學中相信,7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單位,任何事物,都是以七小時,七天,七週,七個月,或者七年為單位進行變化的。

釋迦摩尼在去到菩提樹下之前,除了學非想非非想定和止念花了6年,還獨自到山裡修苦行休了4年。雖然最後他說"苦行非道也",但還是在10年其間積累了許多實際的基本功。沒有這些基本功,佛根本無法在7天內證道。

佛崽說得沒錯,佛在這七天裡,每天開一個神通,六通之後,最後一晚,他夜觀漫天繁星,陡然悟出了最後的成佛之道。從此成佛。

3樓:t深深海底行

證悟是第六識觸證第八識。禪宗叫「開悟明心」。佛經中的說法是:「般若正觀現前」。

從皈依三寶發願成佛開始,到究竟佛地,一共有52位階,時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開悟明心處於第17階,時間大約是七分之一。

為什麼必須開悟明心呢?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因為在識得本心之前,學佛是可能轉退的:這一世修的很好,下一世卻可能墮地獄。如是進退無常。

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這樣在六道中輪迴不已。或得四禪八定生於諸天,或誹謗正法而墮地獄。

如果開悟明心,最大的好處就是「永不轉退」:可以在人天往返的過程中不斷進修。一步一步走向究竟佛位。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親自觀察到「諸法實相」,凡夫對事物的不如實的看法就能消除。如《楞嚴經》所說:「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個法身,即是開悟明心所明之心,即是第八識如來藏,一切有情本自具足)。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看得懂絕大部分般若經典和禪宗公案。就會感受到佛說、祖師說的親切。無始劫以來第一次發起般若智慧。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打破無始無明」:無始劫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無始無明,可以從如來藏(真心)入手,一分一分修除塵沙惑。修除一分,這一分煩惱就永遠不會再沾染,是為「實修」。

如果開悟明心,就能依真心修行。佈施一錢,超過凡夫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如是乃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六度波羅蜜盡成實修。所作所為,非有作非無作。皆是真實功德。

如果開悟明心,則不疑諸方:諸方大師一言一行,落在何處?是否真悟?皆能一眼辨別。

如果開悟明心,不再拘泥於戒相,而是「道共戒」。

如果開悟明心,現觀罪障虛妄無常,無作者,無受者。是為「實相懺悔」。如山罪障,頓時消除。

以上是末學所能舉出的開悟明心的功德受用。尚有許多難以贅述。

菩薩悟後,生生世世不入無餘涅槃。生生世世度生無盡。這樣,每一世都要「例行手續」:

再開悟一遍。除非三地滿心,永離胎昧之後。往昔所證才無需再證。

而此證悟,亦非明心一種,還有「眼見佛性」(破重關);深入意根與如來藏的微妙運作(破牢關),以及每上一個位階都要滿足的功德與證量。此外,還有「轉識成智」的問題:下中品「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佛時才能發起的「成所作智」「大圓鏡智」。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超凡入聖」的那一關:觸證第八識:明心。

最後身菩薩,圓滿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證量與佛等同,住兜率陀天內院,觀察世間眾生因緣成熟而成佛出世。出世之後,為示現「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因此故意示現為普通人。

示現出家修道、成道、說法、入滅。並非49天而能成佛。

菩提樹下之悟,是發起上品「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此一悟,與一切菩薩之悟都不同。

在凡夫位,應當尋求打破無始無明,永不轉退,發起般若智慧的第一次開悟:明心。而不是去問:「佛是怎麼悟的?我要怎樣才能想佛那樣去悟?」,畢竟過於遙遠。

至於開悟明心的問題。如前述,是菩薩52位階的第17階。如果前面16階尚未圓滿。

則如《楞嚴經》所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世間語則是:

「欲速則不達」。因此,一切凡夫需要從皈依三寶、發菩提心,進入菩薩最初的位階:「初信位」,而後一步一步增上。

如果沒有皈依發心,沒有積累足夠的定力、慧力、福德、絕無開悟明心的可能。

若是定力、慧力、福德具足,圓滿或是接近第16位階。善知識一舉手一投足都可能令學人悟入。八萬四千法門,每一門都可以悟入。

一切果證,因慧而得,不因定得。四禪八定,是「共於外道」之法,若專修禪定,既不涉及解脫生死,亦不涉及開悟明心入大乘門。《優婆塞戒經》雲:

「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命無量劫,若不得解脫分法,應觀是人為地獄人!」。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事釋迦牟尼佛

4樓:累劫修行

佛法是不思議法,唯佛與佛方能知,以世間智去求證,如南轅北轍,適得其反。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佛有定法,則非佛法,見性則無相,悟佛則無生。

生佛不二,向外求取,便入魔道,要向心內求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阿彌陀佛。

5樓:煩惱即菩提

四禪八定只是工具,佛陀悟的是般若智慧。

方法是思考,我們也要聽聞佛法後思考。

6樓:死神奇

阿彌陀佛,您好。 師兄你這些問題問的真好,很有意義。 佛出現在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做出種種榜樣,功名富貴都有,修行世間四禪八定,世間人都會的佛都學...

7樓:匿名使用者

誰說的四禪八定是外道的,四禪八定是修行的共法,不管佛教還是其他宗派都有修的

佛陀並不是在49天內證悟成佛的,

實則他無量劫前已成佛

修行有兩個阿僧豈(大劫)之久。

成佛的方法都在那裡,佛陀都開示出來了,

只要我們依教奉行,是一定能成佛的

8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那蓋房子時候。放上最後個水泥板子。房子建成了。

那你能說房子就是這一塊水泥板嗎?

你能說地基不要。框架不要。梁木不要。柱頭不要。

就直接放一個水泥板就是房子嗎?

佛祖成佛。是8年艱苦修行。

智慧力。禪定力。持戒力。福德力。誓願力。都圓滿了。才成佛的。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緣功德具足了自然成佛了,包括在那棵樹下也是久遠劫前授記時就已然被「決定」了的。

我們現在的修行就是在滿足那『因緣功德』啊。佛陀曾經說過一味尋求便宜法門不是正道是有過患的。希望這個警戒末學能與諸同修共勉。

最最方便的法門唯有唸佛這一特別法門,還是老實唸佛最佔便宜。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10樓:匿名使用者

他老人家應該說了的。。 我覺得應該是不離止觀的。他當時覺悟的方法和境界,流轉至今講應該是很接近密宗的大圓滿及大手印的傳承吧,因為那是最直接最無上的,離覺悟的距離很近。

其他諸般繁複的法門都是為了對治不同習氣的眾生所說。而一休和尚在開悟的一刻也曾大笑說佛祖給人們開了個大玩笑,何必非此周折。。可見真正的開悟之法應當是很直截了當的。

(個人猜測,僅供參考)~

1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淨空法師的介紹,禪定是古婆羅門教早有的辦法,通過禪定,我們可以看破六道。也就是您說的非非想定。然後,世尊問六道外還有什麼?

於是菩提樹下,佛證得了六道以外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從此不再輪迴之苦。

佛經就是講述佛看到宇宙真相和具體辦法,問題是說了大家也不相信,問題是說了大家也不認真學,還在執著是不是外道,執著是是什麼方法,一切不都在佛經裡嗎?

12樓:最勝子

您吃飯直接吃最後一口就飽了嘛,何必吃前面那幾口?空中樓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沒有一二層,想直接去蓋第三層,沒可能的。

世尊從初發心至成正覺,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勤修戒定慧。菩提樹下依金剛喻定斷最後一品無明。看佛傳是好,更應該看佛本生故事。我們往往只注意風光的時候,而忽略了背後的辛苦。

禪定是共通法,沒有禪定不能成就,只有禪定也不足以成就。

13樓:尼瑪坑爹吶

小孩子 去問問佛陀老祖吧 他老人家知道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到了什麼一念行者

14樓:阿彌陀佛正法

佛陀在菩提樹下看破,放下,

淨空法師---所以他(佛祖)十二年學到之後,他認為不究竟,就到恆河邊上,找棵大樹底下,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這一放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放下什麼?

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1 釋迦牟尼佛,我們知道他的歷史,他是王子出身,十九歲捨棄家庭、捨棄王位出去參學,去親近這些有德行、有學問的大德們。他是廣學多聞,當時印度這些宗教學派裡面的高人都親近過。

2 學了十二年,十二年所學習的他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什麼根本問題?生老病死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

3 第二個大問題,這宇宙是從哪來的?印度人那個時候對六道的狀況非常清楚,六道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沒有人知道。

4 第三個問題,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更沒有人知道了。所以他十二年學到之後,他認為不究竟,就到恆河邊上,找棵大樹底下,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

這一放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放下什麼?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15樓:李鴻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想知道。以我的心來說,能夠放下一切就沒有苦,其實真理。不想過去,不想將來活在當下。不管他有沒有錢,是不感覺沒精神,不管對與錯,不畏生死。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16樓:

在菩提樹下遇到了眾生都在苦海里掙扎,脫離不了苦海,悟道在宇宙中軀體不能夠永遠存活,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17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佛陀所證悟的是:「我現在知道的和世間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樣:我認為美好的,他們認為不好,我認為道是至真至貴的,而眾生畏苦裹足不前;我體悟到慾念的痛苦,而眾生貪愛趨之若鶩。」

一切的生命皆由如來藏中所引發,菩提種中所生,即眾生,因為萬物一體,佛陀由於證悟了實相,因此興起大慈悲心、大平等心,運用大智慧來救度和他一體不二的眾生。

18樓:反對方的答覆

如果對佛學有興趣看這個你會有大發現,這才是佛教終極祕密!

19樓:t深深海底行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一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對此,初學者可能會有誤會之處。末學分幾個方面略說如下:

其一: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佛悟到的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智慧德相」,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共同點」,區別於「無情物」(木石瓦礫)。若非如此,眾生形態千差萬別,有何共同之處?

這個「真心」,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來、涅磐、實際、如來藏、非心心、諸法實相、涅磐本際、本來面目。。。。幾十種名稱。

這個真心,上至諸佛世尊,下至地獄眾生;在本質上無有差別。

這個真心,若能觸證,即是開悟明心,入菩薩數;不僅頓時成就解脫生死的功德,更能於成佛的道路上永不退轉。因而是區別凡聖的一道關卡。

這個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不是修行得來的。

其二:諸佛在成佛之前,已經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以「最後身菩薩」身份,住兜率天,待眾生因緣成熟,即出現世間,示現成佛。

修完第一大阿僧祗劫時,已是明心見性具足的通達位菩薩;此後的二大阿僧祗劫,無數次以菩薩身份出現世間,無數次明心見性而觸證此心。並非僅此一次。若是「一悟成佛」(究竟佛),則一切真悟祖師皆已圓成佛道。

則一切未成佛之大菩薩,就算等覺位,也未明心。則「菩薩五十二階位」說「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即成妄說。

因而,此一悟,並非僅有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才有;而是「七住位」以上菩薩,每一世都會有的事。

因而,此一悟,就是觸證自己本具的真心;無論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還是六住位滿心而進入七住位時;都是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因地時的悟,雖證真心,而其中汙染性未盡;果地時的悟,則真心之中汙染性已經是完全除盡。

其三:開悟明心,是「一念相應」。是瞬間的事;只有「頓悟」,並無「漸悟」。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也是「睹明星而悟」,也是由六根而入,以眼識心觸證。《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最勝法門:「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也是由六根而入,以耳識心觸證。

禪宗諸祖,也是由六根六識而入。因而,開悟明心,必須藉助這些妄心,借假修真。

如上,觸證真心,無有「首先悟到什麼」?漸次悟到什麼的區別。

其次,現觀真心體性,必須是自己「開悟明心」才能知。不是凡夫思維能知,乃至不為二乘聖者所能思議。

其四:小乘法中,無須觸證真心,是在世間法上實證「一切法空」而成就。因信受佛說:

「有涅磐本際不生不滅」而取涅磐。否則,無餘涅盤滅盡一切妄心、一切「我」,若無「涅磐本際」(真心)不滅。則同於斷滅論。

因而小乘法必須有大乘「真心不生不滅」的支援,有大乘菩薩實證真心非虛妄的支援;才是佛法而非「斷見外道」。若否定真心,則小乘法同於斷滅。

如上,佛成道時所證:「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真心」(如來智慧德相);

即是佛法「第一義諦」。即是佛、法、僧。即是一切有情最究竟的皈依處。

為一切經典顯說、隱說。

其次,樓主此問,實則非語言能夠說明,非思維測度而能了知。必須親證!

若是投機取巧,企圖打聽而得明心之功德受用,而入菩薩數;無有是處。無非「偷心不死」之罪障凡夫。正是「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之寫照。

當然,對這個問題疑情不斷,念念不忘,則是善根人;以此因緣,未來際必將觸證此心,超凡入聖。

樓主若欲建立知見,末學此文或能提供參考:

「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甚深微妙法

南無大乘勝義僧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夢中的五臺 應當是如來藏。佛祖在從金剛座上起來之時說道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德相,只是由於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裡的 如來的智慧德相 就是所謂的如來藏。按照唯識宗所說,我們的無漏種子,也就是解脫與覺悟的種子有三種,聲聞乘種性種子 緣覺乘種姓種子 菩薩乘種姓種子。其中的菩薩乘種姓種子就是佛的智慧與功...

佛教的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一坐就是六年,遇到颳風下雨打雷閃電和蚊子叮咬他是怎麼解覺的啊

釋無相 不用問。人類是怎樣從遠古進化過來的?以前人能吃苦的 人體常識 瀋陽仁濟小月 您好 基本總結如下,如果有其他方面問題也可以追問,我會耐心回答 一 避孕 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當數 也是最安全無 的避孕方式,但請記住,的使用是全程,也就是說在性生活的開始就應該戴上,曾經遇到這樣的問題 明明後...

菩提樹是什麼樹,什麼是菩提樹 菩提樹代表什麼意思

菩提樹也稱畢缽羅樹,菩提是印度語,是指覺悟 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當年佛祖釋迦牟尼佛在覺悟之前,經過三年苦行,到恆河中洗淨身上的汙垢,走到菩提樹下,靜坐七七四十九晝夜,有牧羊女供養羊奶,終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