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

時間 2021-07-15 16:57:43

1樓:醉意撩人殤

使用了反問(「誰人不識」);誇張(「天下」)的修辭手法。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

據說,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藝受知於宰相房琯,崔珏曾寫詩詠歎說:「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

這寫的不過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顯,詩境未免狹小。

高適這兩句,不僅緊扣董大為名琴師,天下傳揚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詩境遠比崔珏那幾句闊遠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詩只是琴師身世的材料,而高詩卻堪稱藝術珍品。

2樓:黛妮

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唐代詩人高適的《別董大》。董指的是董庭蘭,這句話的意思是——

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

這句話用了誇張和反問的修辭手法。

2、附原文:

別董大(兩首)

唐.高適

其一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二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譯文】

其一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其二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創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是年冬,與高適會於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高適寫了《別董大二首》。

【賞析】

在唐人贈別篇中,那些悽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便是後一種風格的佳篇。

這兩首送別詩作於公元747年(天寶六年),當時高適在睢陽,送別的物件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絃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珏有詩道:

「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

但在這兩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從詩的內容來看,這兩篇作品當是寫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而且,兩個人都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貧賤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詩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

第一首卻胸襟開闊,寫別離而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雄壯豪邁,堪與王勃「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這兩句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於此自是作手。

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

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悽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

話說得多麼響亮,多麼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於「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

這兩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於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嶽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遊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鬱積噴薄而出,則不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3、作者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3樓:歐珍汪飛燕

高適的《別董大》,董指的是董庭蘭,所以這句話的翻譯是: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呃,所以根據意思來看很明顯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4樓:通鈞完顏曉瑤

運用了反問的修辭.

這兩句的意思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麼響亮,多麼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

5樓:莎騎馬女王and時間公主時希

修辭手法是反問和誇張!

6樓:匿名使用者

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修辭手法【反問】

2)【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別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

7樓:專注文化知識解答

用了反問和誇張的修辭手法。

別董大二首

[作者] 高適

[全文] 十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8樓:行謹富修傑

反問(「誰人不識」)、誇張(「天下」)的手法,表現出對友人的鼓勵.

反問可以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為文章奠定一種激昂的感情基調.

9樓:

反問。。。。。???????!!!!!!!!!!!!!!!!250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虎畫美學研究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不要發愁前面的道路上沒有知己,看天下有哪個人不認識你啊。這是一首送別詩中最精彩的一句,送別的物件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雖如此,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一愁莫展什麼意思,一愁莫展的展字是什麼意思

豆豆家的小鴿子 一籌莫展的意思是 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 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出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 下官史可法,日日經略中原,究竟一籌莫展。譯文 下官史可法,天天處理 軍政要事 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示例 平時學習不認真,不求甚解,到用時就會感到知識貧乏,一籌莫展。語法 主謂式 作謂語 定語 補語 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中的君是誰

君 指的就是董大,即董庭蘭,開元 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董大 原名董庭蘭 約695 765 盛唐開元 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隴西人。是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 家。他少年時並不肯讀書,到處遊蕩,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討飯。董庭蘭早年曾從鳳州 今陝西境內 參軍陳懷古學得當時流行的 沈家聲 祝家聲 並把其擅長的 胡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