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歲月不寒
一個戴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湧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著輪輻在幫著推車。
卡車嘎嘎地駛上斜坡就開遠了,把一切拋在後面,而農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
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完成任務後,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
"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聖卡洛斯來,"他說著,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說,並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象牧羊的,也不象管牛的。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麼動物?"
"各種各樣,"他搖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拋下了。"
我凝視著浮橋,眺望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①三角洲地區,尋思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訊號,表示那神祕莫測的遭遇戰即將爆發,而老人始終坐在那裡。
"什麼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
"你只得拋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態度怎樣?"我問。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說,"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現在再也走不動了。"
"這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①埃布羅河:西班牙境內最長的一條河。
那邊通向托爾託薩①的岔路上有卡車。"
"我要待一會,然後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
"巴塞羅那,"我告訴他。②
"那邊我沒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非常感謝你。再次非常感謝你。"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不用為它擔心。
可是,另外幾隻呢,你說它們會怎麼樣?"
"噢,它們大概捱得過的。"
"你這樣想嗎?"
"當然,"我邊說邊注視著遠處的河岸,那裡已經看不見大車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麼辦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
"鴿籠沒鎖上吧?"我問。
"沒有。"
"那它們會飛出去的。"
"嗯,當然會飛。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罷,"他說。
"要是你歇夠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來,走走看。"
"謝謝你,"他說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①托爾託薩:西班牙塔拉戈納省城市。
②巴塞羅那:西班牙最大的港市。
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對他毫無辦法。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可是天色陰沉,烏雲密佈,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
宗 白譯
2樓:戀人是春天幻影
該篇作品的主題是揭示戰爭的殘忍、罪惡。然而作者在構思取材上,卻非常巧妙和獨特,它不是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的戰爭實景來表現該主題,而是以在戰爭即將到來前,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一個孤身老人當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
人物形象和藝術手法上作者十分講究。
本片作者主要描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主人公——橋邊的老人;一個是線索人物——我。
作品開篇通過「戴鋼絲邊眼睛」、「塵土」、「浮橋」已經忙著逃命的車輛、人群的各種動作以簡單的白描手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極賦寫實效果的畫面,又佐以後文對於「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邊的塵土中坐了下去」等動作的描寫,剔透地寫出生活現實,烘托出了在人們競相逃命之際,一個樸實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通過其好似不斷在重複著同樣內容的質樸語言,表現出一個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戰爭,一個簡簡單單的飼養員,一個最普通的人在戰爭是的心態,這與包括「我」在內的其他人面對戰爭的那種一心想著撤離的恐慌,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將坐化的老僧,表現不出一絲對死亡的畏懼,然而並非他不恐懼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戰爭的來臨,死亡的即將到來,將主題表現的淋漓盡致。
另外周圍環境的細緻描寫,如塵土、浮橋等,不僅交待清戰爭的氣氛,而且更凸現出老人的那種獨自無知卻快樂的孤膽,使得形象更加典型化。
在**的情節安排上,作者通過將撤離人群的逐漸稀少、遠去,戰爭越來越近的緊張感與老人從始至終的緩慢平和的語調,與戰爭毫不相干的談話內容衝突著,把**一步步推向高潮。然人不禁為老人的安慰擔憂,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題。
在這篇**中,作者採用了**特有的典型生動的選材構思,然而在語言表達上卻採用了新聞專長的短小精悍的描寫敘述,將**與新聞的特點完美融合在一起,這篇**給人的整體感覺是簡潔、樸實、明快,同時又不乏深度,海明威不愧為著名**家和記者.
解讀**《橋邊的老人》講了一個怎麼的故事
下列各項文學常識的表述,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橋邊的老人》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他的
3樓:手機使用者
da「迷惘的一代」 b《母親》改為《在人間》 c德國作家
怎樣看待海明威的死和老人的“硬漢”形象
海明威的死既可以說是一種堅持,也可以說是逃避,立場不同,自然觀點不同。至於作家與作品的關係,應該說凡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作品,作者本人大多與作品中的理想人物或精神品質相去甚遠。不能說是寄託,只不過是各人對於生活的認知有所不同。 紅色主力 現實的強者,理想的英雄 對於現實來說,他是強者,因為他經歷了太...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讀後感
嘲笑三步顛 老人與海 讀後感 風吹向空寂的海面,一個孤獨的老人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個大戰後的勇士。為了治服那條龐大的馬林魚,他已經費下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力氣。而今,他帶著自己捕獲的大魚航行回家,他希望運氣的眷顧,可那些不斷襲來的鯊魚卻讓這個老人在疲累中一次又一次的奮力作戰。他什麼也...
關於海明威的死,海明威怎麼死的?
海明威62歲死的時候,肝和腎都有毛病,肝硬化 糖尿病 足踝浮腫 肌肉痙攣 長期失眠,尿血 病 血脂高,整個人都瘻了,再加上嚴重的抑鬱症和偏執狂,精神和肉體已經崩潰,活著也是苟延殘喘,沒有任何生的希望。歐內斯特 米勒爾 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