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7-18 01:58:32

1樓:明媚說娛樂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一、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二、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三、出處

明·于謙《石灰吟》

2樓:緣來是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句話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留在人世間。

這句話出自明代政治家、文學家于謙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石灰吟》。

原文:《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留在人世間。

賞析: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3樓:鯨娛文化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自己在人間的名聲是清白的。表達了一種堅強不屈、潔身自好,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的思想。

4樓:一陽之光

此詩句本意是描述石灰的,石灰被粉碎成粉被人們使用,但即使這樣它依然還是白色的留在人間,不會改變的它的樣子。

後比喻人的為人精神,潔身自好和公正清廉的精神,做人可以不怕任何死亡的威脅,但一定要保留自己人生的清白讓後世人知道。

5樓:桃李滿天下他爹

這是明朝于謙的名句,表達了他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可以先了解一下於謙的歷史,你就更懂他的這句詩句了。

明朝名臣于謙的認識,是從他的著名詞作《石灰吟》開始的。記得看過課文版《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當時就被其豪氣和正義所吸引所感動。

顯然,這首詞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此作者很正直,很剛烈,很硬氣。故帶著強烈的**心理,筆者對他的一生做了些探研,結果發現他正是這般的為人。

于謙是怎樣實踐自己的「要留清白在人間」諾言的呢?若提及其人其言其事很多,我們只能舉幾個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正氣凜然。宣德元年(2023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待高煦出降,宣宗讓于謙數說其罪行。

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慄),自稱罪該萬死。試想,沒有一身正氣凜然,沒有一副鐵齒銅牙,焉能有此效果?

兩袖清風。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獨斷專行,結黨營私,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

儼然形成每逢朝會,凡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百兩;若能獻**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的「怪事」。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為何不意思意思?

也利討得些許好處。于謙瀟灑地甩甩自己的空袖子(古人往往將物品收在袖中),說:「只有清風。

」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絹)帕蘑(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從此,此事成為官場熱門話題,漸漸演變為「兩袖清風」成語的來歷。

以國為重。「土木之變」後,許多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辭。

于謙毅然把國家的安危視為自己的責任,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郕王於是受命。

後來,于謙還建議:「敵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

請命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嚴防敵人來襲,結果正由於準備充分,防禦得當,也先無奈,不得不講和。于謙乘機,派人把上皇接了回來,功不可沒。

奸人所害。于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

」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勳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尤以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等一干人為最。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後,立即以「謀逆」之罪名,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就在皇帝對是否殺于謙還有猶豫之際,徐有貞進言:「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皇帝允諾,命人在正月二十三日將於謙押往崇文門外斬殺,還抄了家(卻發現「家無餘財」)。

于謙死後不久,徐有貞被石亨中傷,充軍到金齒口。又過數年,石亨亦**入獄,死於獄中;曹吉祥謀反,被滅族,于謙冤屈始得以真相大白。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謙冤案被平反,孝宗皇帝還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墓旁建祠紀念,取名 「旌功祠」,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史料,清楚地看出于謙,確實用自己的言行和熱血,很好地實踐了「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誓言。他以國家大局為重的觀念、堅持原則不妥協的風骨、為官「兩袖清風」的精神,都很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意思

6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渾:全。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出自古詩《石灰吟》。

石灰吟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作:千錘萬擊出深山 / 千鎚萬擊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渾不怕 / 粉身碎骨全不怕)

譯文(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創作背景

詩人于謙寫《石灰吟》的時候,只有十二歲。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師傅煅燒石灰。

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吟出了《石灰吟》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于謙在巡撫河南、山西期間的施政方針:主張薄賦安民,寬濟貧寒,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為人民辦了不少好事,他個人重名節守情操,為官清廉,不貪不斂,上不攀附權貴,下不賣官鬻爵,既不請客送禮,更不****。在他被調回京,離開河南、山西任所的時候,輕車簡從,兩袖清風。

他有一首絕句是這樣寫的:「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可看作是他對自身廉潔奉公的期許。

7樓: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意思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粉身碎骨:也作「粉骨碎身」。

渾:亦作「全」;怕:也作「惜」。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

人間:人世間。

擴充套件資料

這句話出自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此詩借吟石灰的鍛鍊過程,表現了作者不避千難萬險,勇於自我犧牲,以保持忠誠清白品格的可貴精神。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作者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

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此詩通篇用象徵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鑄成一體。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風格豪邁,氣勢坦蕩、鏗鏘有力。

8樓:槿花夜宴

于謙的石灰吟啊.

據說有一回這傢伙寫了這首詩後讓僕人買這個東西回來,一僕不知,一僕端了盆石灰回來..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于謙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百煉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

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下面給你詳細介紹一下這首詩。

於 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註釋] 若等閒:好像很平常。

[詩意]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

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

「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作者簡介]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

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表達作者怎樣的品格

受悠奕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首句 千錘萬鑿出深山 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 烈...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表達了作者什麼的志向

表達了作者以石灰作比喻,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凸顯了作者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特別是 要留清白在人間 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表達其要做純潔清白的人的志向。 晏枋洲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什麼意思

忻燁華 粉身碎骨它都不怕,但它要留個清白在這世上。出自 明朝于謙 詠石灰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譯文 石灰被錘了很多次才從深山裡運出,用火燒它都不當回事。粉身碎骨它都不怕,但它要留個清白在這世上。賞析 這首詩通篇運用借喻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志。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