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司母戊鼎抄現在已被更名為「後母戊鼎bai」,在新開放的中國國du家博物館內展出。「
zhi後母戊鼎」初始被定名dao時,專家釋讀其上銘文為「司母戊」。隨著更多同時期青銅器被發現,目前專家多認為應當釋讀為「後母戊」。因為商代的字型較自由,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
所以「司」和「後」字形可以一樣,而意思上此處更接近「商王之後」。「後母戊鼎」是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2023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一片農地中出土,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現存的最大一件青銅器, 是1939 年3 月在河南省安陽縣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
我國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什麼?
3樓:曉曉雲的寒冷
我國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
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23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
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
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國古代青銅冶鑄的極盛時期,製造了大量青銅禮器、兵器、日用器皿、生產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國奴隸制時代青銅冶鑄的高度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也稱"司母戊大方鼎",呈長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邊框飾有獸面紋,鼎上有一對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長1.1米,寬0.
78米,重達875公斤。形體雄渾凝重,紋飾精美,線條流暢。鼎是上古時代祭祀用的一種金屬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作的。
據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組芯的造型方法鑄造出來的。這種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製陶範,再把陶範合在一起灌注銅液。司母戊鼎結構複雜,耳、身、足分別鑄成後,再合鑄成一個整體。
從鼎的鑄痕來看,鼎身由8塊範鑄成,鼎底由4塊範鑄成,每條鼎足由3塊範鑄成。另外,按每個坩鍋熔銅12.7公斤計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個坩鍋同時並熔。每個坩鍋燃炭、觀火色、運料、運銅液等項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個坩鍋則要二三百人同時協作。
這說明了商代晚期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高度水平。
2023年司母戊鼎出土後,當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將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戰勝利後,2023年6月再次掘出時,已經失掉一個立耳。現在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鼎,有一個立耳是修復時照著另一個立耳鑄成後安裝上去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2023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偉.重達832.84公斤.
高達133釐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
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2023年6月重新出土.
新中國成立後.於2023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
其腹部鑄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
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範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
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
77%.錫11.64%.
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
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
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
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
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
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
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我國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什麼?
7樓:風之韻律
司母戊鼎,現在已被更名為「後母戊鼎」。
2023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一片農地中出土,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
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2023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博物院。2023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
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23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8樓:任藻縱韶
中國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2023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
重達832.84公斤.高達133釐米.
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
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2023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國成立後.
於2023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範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
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
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
64%.鉛27.9%.
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
除鼎身四面**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
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
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
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
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青銅器是哪個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夏朝.
10樓:花昊佟向露
一般把中國青銅來器文化的源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
形成期距今4800-2023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裡,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裡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鼎盛期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
轉變時期
轉變時期一般指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
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
目前所發現最早的青銅器具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商周兩代是鑄造和使用青銅器的極盛時期,貴族們除把青銅器作為實用品外,還作為祭祀、朝聘、征伐、陪嫁、宴飧活動的禮器和殉葬物。青銅器種類很多,紋飾精美,銘文尤為珍貴,構成燦爛的青銅文化。 在燦爛輝煌的青銅器群中,2023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長流爵,為商代早期遺物,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青銅器。
長流爵是古代的一種飲酒器
中國歷史最早的青銅器產於那個朝代?
1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最早的青銅器記載產於距今5000-2023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2023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鑑定距今約2023年。
13樓:匿名使用者
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
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銅器是什麼
14樓:無名之人
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銅製品有:伊拉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963克的札威·徹米地區,發現有銅裝飾品,年代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九千年;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地區也發現過銅裝飾品,年代為公元前九千年至公元前七千年;土耳其南部的恰約尼遺址出土過銅針、銅錐,年代約為公元前八千年。
從利用純銅,到冶煉銅礦石獲得純銅,再到冶煉出青銅合金,人類經歷了相當漫長的一段摸索時光,就好比是魔法世界裡用銅一點一點地打造一個閃閃發光的時空隧道。
河南,湖南,四川出土的青銅器,十大國寶青銅器是哪些?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後期 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王室祭祀用的青 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 土,因其腹部著有 司母戊 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釐米 口長110釐米 口寬79釐米 重832.84...
什麼是青銅器,青銅器是什麼意思?
青銅器,就是以銅錫為主的各種金屬按照一定的比例鑄成的器皿。一般特指商周時期的 當然之後也有,價值就一般般了 青銅器的種類非常多,造型十分豐富,包括有炊器 食器 酒器 水器 樂器 車馬飾 銅鏡 帶鉤 兵器 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我們熟知的一言九鼎。鼎,其實就是古代的鍋,下面架上火就能做飯了。還有 觥籌交錯...
青銅器是怎樣製造出來的,為什麼在商代青銅器沒有廣泛用於農業生
一 青銅器的製作方法如下 1 範鑄法 範鑄法較早,應用的最普遍,範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 銘文,陰乾後在經燒製,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 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2 失蠟法 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