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亦夢之城
1、上一句是:臥龍躍馬終黃土。
2、出處:杜甫的《閣夜》。
3、全詩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4、賞析
《閣夜》為唐朝詩人杜甫律詩中的典範性作品,杜甫流寓於荒僻的山城,面對峽江壯麗的夜景,聽到悲壯的鼓角聲,因而感慨萬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國家的戰亂,由歷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併力圖在內心超越這些人生的感慨。詩中雖有悲涼哀傷之情,卻亦有壯情和超然之意。
5、創作背景
該詩是公元766年(大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崔旰、郭英又、楊子琳等軍閥混戰,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後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出異常沉重的心情。
2樓:柯玉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臥龍」指諸葛亮。「躍馬」指公孫述。
這裡,詩人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蜀稱帝,詩人運用典故,在比較中含蓄而深沉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終黃土」即最終都死去,同歸黃土。上句的意思是說,(詩人)極目遠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廟與東南的白帝廟,一世之雄,他們也成了黃土中的枯骨。
「人事音書」即人情世故。「漫」即隨他,不管他。下句的意思是說,人事與音書,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我們從最後兩句來看,通過對「臥龍躍馬終黃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詩人極為憂憤感傷的情緒。正如沈德潛《唐詩別裁》中所說:「結言賢愚同盡,則目前人事,遠地音書,亦付之寂寥而已。
」也就是說,象諸葛亮、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他是賢是愚,都煙消雲散了。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獨,也就算得了什麼。這與《茅屋為秋風破歌》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詩人一貫的人格與品質的最好表現。
出自唐朝詩人杜甫律詩《閣夜》,原文:
閣夜(唐)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註釋:⑴ 陰陽:指日月。
⑵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⑶霽(jì):雪停。
⑷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瞿塘峽在夔州東.
⑸野哭:戰亂的訊息傳來,千家萬戶的哭聲響徹四野。
⑹戰伐:崔旰(gàn)之亂。
⑺夷歌:指四川境內少數民族的歌謠。夷,指當地少數民族。
⑻ 人事:指交遊。音書:指親朋間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譯文:時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來越短。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時聽到戰鼓號角,起伏悲壯。山峽倒映著銀河星辰,隨波動搖。
野外幾家哭聲,傳來戰爭的訊息。數處漁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謠。
諸葛亮和公孫述,一樣終成黃土。人事變遷音書斷絕,我寂寞無聊。
3樓:匿名使用者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4樓:和鈴苗玲玲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5樓:項甜招和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鄉書何處達下一句是什麼,鄉書何處達?後一句是什麼
黑羽格桑 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 王灣 森林之黃 下一句 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 作者 王灣 朝代 唐 譯文對照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譯文 註釋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
其義自見,上一句是什麼,「其義自見」的上一句是什麼?
蔣滌菅賢淑 上一句是 讀書百遍 1.原文 讀書要三到 宋 朱熹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天道酬勤的上一句,天道酬勤上一句是什麼?
七步知道 百年樹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之大計,教育為本。為人師表,明德惟馨。蠟炬淚乾,春蠶絲盡。言傳身教,金針度人。潛移默化,春風風人。學海無涯,力學篤行。書山有路,天道酬勤。 末轉流年 沒有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馭龍人物帛畫 還我英雄本色,殺盡奸邪無數。我勸天公再相肋,天公勸我息怒。天以天道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