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寶貝叉叉
特點:1、橫畫和捺畫保持隸書的特點,常伸展到字形邊界甚至超出邊界;
2、字形與隸書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點是撇捺向兩側伸展,收筆前的粗頓以及抬峰,使整個字形厚重穩健略顯飛揚、規則中正而有動態,頗具審美價值。
藝術特色:
魏碑是楷書的一種,魏楷和晉朝楷書、唐朝楷書並稱三大楷書字型。魏碑表現出由隸書向典型的楷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過渡因素。魏晉之際已經有了楷書,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等楷書作品已然是比較成熟的楷書,但是大批西晉知識分子隨晉室南渡之後,北朝的書風就和南朝大異了。
北朝現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間無名氏書法家的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謂「風流蘊藉」的書法風格自然不一樣。鍾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隸變楷的過程,由於晉室南渡,北魏的民間書法家們沒有繼承多少他們的成果,而是遵循原來民間書法的發展軌跡,更多地是直接從漢魏時期的隸書演變而來。
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書論家劉熙載認為「南書溫雅,北書雄健」;與晉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筆和結體趨於規範統一,魏碑則用筆任意揮灑,結體因勢賦形,不受拘束。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讚譽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碑為可宗。可宗為何?
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擴充套件資料:
存在形式
魏碑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現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魏碑原本也稱北碑,在北朝相繼的各個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國時間最長,後來就用「魏碑」來指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
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誌銘」「摩崖」和「造像記」的形式存在的。
現存魏碑作品的數量巨大,僅僅發現於龍門石窟的造像記,就有數千方。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經過前人的整理,部分作品從中脫穎而出,被視為魏碑的代表作。
影響魏碑被人們發現的時間較早,卻一直沒有引起人們重視。唐朝的書法家歐陽詢和褚遂良的一些作品中,都能看出北朝碑刻對他們的影響。由於唐太宗李世民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崇,王書代表的晉朝書風在唐朝一代始終是主流。
所以總體上,唐朝楷書繼承的更多的是晉楷的傳統,即使對魏碑有所取法,也大多是書法家個人的興趣和風格所致,沒能形成一種普遍學習魏碑的風氣。
唐楷達到的高度及其法度嚴謹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後人對楷書的修習變得程式化,楷書的面貌變得標準化,從而喪失創造力。結果,宋朝四位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都沒有可以和唐人比肩的楷書作品,而是把主要精力用於行書和草書的創作。到了明朝,由於科舉取士的日益僵化,出現了一種稱為「臺閣體」的書風。
「臺閣體」楷書是科舉考試規定的官方字型,追求美觀、大方,同時也要求標準、規範。這種要求抑制了書法家的創作個性。清朝則進一步演變為「館閣體」,更是受到「千人一面」的批評。
清朝前期,金石文字學興起,南北朝碑刻大量出土;在書法方面,人們也開始反思「館閣體」的弊端。
於是,到了嘉慶、道光年間,魏碑開始受到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的重視,其中鼓吹魏碑最力者早期有阮元和包世臣,後期有康有為。阮元寫《北碑南貼論》和《南北書派論》,首倡「碑學」;包世臣著《藝舟雙楫》,康有為著《廣藝舟雙楫》,一反宋朝以來對淳化閣帖的推崇,提出「尊碑抑貼」的觀點。
此後碑學盛行,魏碑的價值得到普遍的承認,修習楷書的人除了取法「晉唐」,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魏碑。另外,魏碑經過標準化成為「魏體」字,是現在最常用的漢字印刷字型之一。在書法諸體中,草書與碑學風貌距離最遠,最具實踐難度,其實踐價值也最高,故引碑入草應為碑帖結合的高階形態。
李志敏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汲取前輩書家碑帖結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率先明確提出「引碑入草」的命題,並進行了開創性的嘗試和探索。
2樓:仁美大學堂
孫伯翔臨張猛龍 第 1 課 《張猛龍碑》的書法特點
3樓:hd蝴蝶的淚
魏碑是楷書的一種,魏楷和晉朝楷書、唐朝楷書並稱三大楷書字型。魏碑表現出由隸書向典型的楷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過渡因素。魏晉之際已經有了楷書,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等楷書作品已然是比較成熟的楷書,但是大批西晉知識分子隨晉室南渡之後,北朝的書風就和南朝大異了。
北朝現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間無名氏書法家的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謂「風流蘊--」的書法風格自然不一樣。鍾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隸變楷的過程,由於晉室南渡,北魏的民間書法家們沒有繼承多少他們的成果,而是遵循原來民間書法的發展軌跡,更多地是直接從漢魏時期的隸書演變而來。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書論家劉熙載認為「南書溫雅,北書雄健」;與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筆和結體趨於規範統一,魏碑則用筆任意揮灑,結體因勢賦形,不受拘束。
4樓:匿名使用者
魏碑書法筆劃嚴謹、樸厚靈動,豐腴不失於板刻,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堪稱漢碑中的上品。古今書家對此碑都給予最高評價,可謂漢碑整合之碑。
東晉以後,南北**,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
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
近現代書法家,對魏碑甚為推崇,臨學者眾多,尤以我國北方地區更興,也許雄強古樸的魏碑與北方人豪放的相符,有較高造詣者也為數不少。如南京的蕭嫻為康有為的學生,用筆瀟灑中參透魏碑的筆意。武中奇,慰天池等書法造化出奇,凝神透勁,其魏碑味道仍是很濃的。
他們書法之高,在於取魏碑之神,而創造出有自已個性特色的藝術境界。書法的最高境界在於入門而取形,出門而取神。
5樓:沙彌2號
剛勁有力,內圓外方.
魏碑書法的特點是什麼?怎麼學才好一些?
6樓:匿名使用者
魏碑是楷書的一種,魏楷和晉朝楷書、唐朝楷書並稱三大楷書字型。魏碑表現出由隸書向典型的楷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過渡因素。學孫伯翔的魏碑課程就行,他是魏碑書法的大家。
魏碑字型特點是什麼?
7樓:莫有
1、橫畫和捺畫保持隸書的特點,常伸展到字形邊界甚至超出邊界;
2、字形與隸書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點是撇捺向兩側伸展,收筆前的粗頓以及抬峰,使整個字形厚重穩健略顯飛揚、規則中正而有動態,頗具審美價值。
如《爨寶子碑》、《爨龍顏碑》而《張黑女》就比較圓潤秀美,唐朝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可謂北碑的最高總結,其特點是剛峻峭拔。
8樓:匿名使用者
魏碑體是北朝碑刻的統稱,其特點是筆力、字型強勁,是後世書法的一種楷模魏碑書法藝術,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佛教的造像題記;一類是民間的墓誌銘。僅龍門石窟的造像題記就有三千餘品,而著名的是《龍門二十品》。
墓誌在南北朝時十分盛行,其中北魏的墓誌銘比前代都多,書法中帶有漢隸筆法,結體方嚴,筆畫沉著,變化多端,美不勝收。
康有為稱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書法雄強、樸拙、自然天成的藝術特點。
魏碑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現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魏碑原本也稱北碑,在北朝相繼的各個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國時間最長,後來就用「魏碑」來指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
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誌銘」、「 摩崖」和「造像記」的形式存在的。 構扁方疏朗,內緊外鬆,多出隸意。此墓誌雖屬正書,行筆卻不拘一格,風骨內斂,自然高雅。
筆法中鋒與側鋒兼用,方圓兼施,以求剛柔相濟,生動飄逸之風格,堪稱北魏書法之精品。
9樓:匿名使用者
1.練字應從哪種字型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
楷書有什麼特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特點如下:
其一,整齊一律。楷書章法的整體感,首先是整齊,字的排列形式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等距,給人一穩定、莊重的視覺效果,這種形式最適合嚴格意義的楷書。結字的寬窄、長短不同的造型產生區域性參差變化,便整齊一律而不呆板拘謹的楷書不會出現不和諧或單調之弊。
其二,多樣統一。趙體楷書的最大特點是帶有行書的成分,筆法多變,因字賦形,不刻意佈置,在多樣性、變化性中有著十分和諧統一的關係。給人的感受是靜中有動,字中融情。
一件書法藝術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體效果,而整體是由無數個區域性構成。因此,在佈置章法時,不應該忽略每個字的細節,諸如字的造型、長短、欹正的變化,輕重的節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慮,嚴密地設計,並且要堅持不懈地經過較長時期磨練,始能自由地進行章法處理,表現出一種似乎沒有設計的設計美,達到書法藝術的較高境界。
楷書章法並不複雜,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對聯、條幅、橫披、扇面等。楷書的章法佈置,字距與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於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豎寫,橫披的少字數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書寫;現代的中文橫寫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況下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但豎寫是仍然以從右至左為佳。
如滿意,請採納,哈哈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點畫齊備:
楷書的點畫有點、橫、豎、撇、捺、提(挑)、折、鉤八種。楷書筆畫工整、規矩有法度。楷書筆劃有規律的發展,形成了"永字八法"。
它既是字法,也是筆法。一切楷書的筆劃,都概括於八法之中。每一點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筆劃互相呼應的。
(二)結字方整:
1.一般認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在篆、隸、楷、行、草諸體中,應該說楷書是最具方塊字形的。
楷書中,雖然嚴格意義上的方形字極少,但都以方塊為其基本字型。楷書要求在結字的「平正、勻稱、飛動、參差」中字形方整。
2.依字取勢,因字立形,比例協調。從結構上分析漢字,大致有單獨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及綜合結構。
在具體的字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使之協調。一般來說,左右結構的字偏寬,上下結構的字偏長,包圍結構的字偏方,單獨結構的字偏緊且略小,綜合結構的字略大。
3.橫斜豎彎,整字平正。一般人讀起楷書,總認為是「橫平豎直」,而我們真正寫起楷書來,卻是橫不平、豎亦不直,橫畫多是向右上傾斜,豎也是略含曲勢的。
也正因如此,才說楷書的結字「平正」是指整個字的平正,而非指具體筆畫的平正。整個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穩定,各部分均衡協調、左右相應。
4.「計白當黑」、靜中寓動。楷書的結字基本上是勻稱的、協調的。
結字時,「計白當黑」非常重要。點畫對空間的分割要勻稱,不可粗細、長短、疏密過於懸殊,但同時又要追求勻稱中的生動之美。優秀的楷書字跡是結構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是平正而不呆板。
(三)章法和諧:
章法也稱佈局。結眾畫為一字,曰結體;結眾字為一體,則為佈局。可見,楷書結字以方形為主,字的大小差別不大,故而方正規整。
具體到某個書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各具匠心:或將字距、行距拉大,顯得空靈疏朗;或將格內字寫得飽滿、充實,字距、行距縮緊,顯得豐茂雄強。
擴充套件資料
楷體書法最為著名的四大家:
一、唐歐陽詢(歐體):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型,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二、唐顏真卿(顏體):
顏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的一種字型,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 」的說法。「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顏真卿(709~785)唐代書法家。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唐代書法革新家,為盛唐書法樹立一面旗幟。
顏真卿自幼學書,又得到張旭親授,並師法蔡邕、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等人,融會貫通,加以發展,形成獨特風格。
三、唐柳公權(柳體):
柳體是指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 778-865 )地書法作品字的總稱。 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四、元趙孟頫(趙體):
柳體字形趨扁方,趙體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趙體撇畫,捺畫,以及橫比較舒展,字勢橫展。借用行書,有的字介於行楷之間,顯得流美動人。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諡文敏。著有《鬆雪齋集》。
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 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 ",晚年師法李北海。
書法中的魏碑體,其特點是什麼?想學
我國書法中的魏碑體的特點如下。1 橫畫和捺畫保持隸書的特點,由於比較長,所以常伸展到字形邊界甚至超出邊界。2 字形與隸書相比呈扁方形。3 突出的特點是撇捺向兩側伸展,收筆前的粗頓以及抬峰,使整個字形厚重穩健略顯飛揚 規則中正而有動態,頗具審美價值。魏碑體的產生 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遷都洛陽,...
以魏碑書法著稱於世的石窟是,魏碑書法的特點是什麼?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公元494年 直至北宋,現存佛像十萬餘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1961年被 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佛教四大石窟之一。營造時間前後達400多年。工程浩大...
顏真卿的書法特點是什麼,顏真卿書法的特點
德宗詔文曰 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 顏體 對後世影響巨大。他的書跡作品,據說有138種。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