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範,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譯文:臣司馬光曰:智瑤的滅亡,在於才勝過德。
才與德是不同的兩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論之曰賢明,於是就看錯了人。所謂才,是指聰明、明察、堅強、果毅;所謂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
雲夢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稱為剛勁,然而如果不矯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為利箭穿透堅物。棠地方出產的銅材,天下都稱為精利,然而如果不經熔燒鑄造,就不能作為兵器擊穿硬甲。德才兼備稱之為聖人;無德無才稱之為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
2樓:米粒兒嚶
解釋: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才可以幫助德,實現德,但是如果有才無德,必將對社會造成危害。
所以德是統帥才的,也是對才的引導。這是司馬光在分析歷史人物和事件興衰成敗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也是《資治通鑑》這部書中的名言,非常有道理。
拼音:sī xiū cái zhě dé zhī zī yě ,dé zhě cái zhī shuài yě
出處: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一》
作者簡介:司馬光(2023年11月17日-2023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
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鉅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3樓:同倩
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
(傳統文化書意思)
才者德之資也德也才之帥也這句話的意思
4樓:劍氣舞風
才華是輔助道德的,而道德是統帥才華的,意思是道德比才華更重要。有德無才是君子,有才無德為小人!
5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的話:才學是德的資本;而德行是才學的統籌。
就是德比才重要希望你能滿意~請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才,無善惡,只是單純的指技能。
如果光有德,而不注重技能的培養,即使有做好事的心,但也會受到才能的限制;
如果光有才,當然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 德是善的,確保技能用在善的地方,如果無德,才能越大,禍患就可能越大!
德是正方向,無德(惡)是負方向!
才是做功,既可以作用在正方向,也可以作用在負方向!
以上均是個人看法,非正統解釋,大家自行判斷接收吧!
才者德之賢也,德者才之帥也。。。什麼意思?
7樓:陽旻公良新冬
翻譯過來是說:才能是實現品德的資本,品德導致實現才能。可能我說的有些亂,但這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一個意思,要追求德才兼備才能脫穎而出
8樓:迮悅
一個有德之人,只有在有才的情況下,才可以更好的體現其德;一個有才這人,若沒有德,則其才便會變成萬惡之源。
9樓:rachel玖
這句話想說的正是德與才的關係,「才」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很多為惡天下者往往是極其聰慧之人;換句話說一個內心險惡,卻胸中無才之人,任憑摺騰,也不能掀起多大的浪來。
而「德」則是心性問題,他決定了一個人如何使用自己胸中的「才」,所以有「德」未必有才,都是「德」卻是我們選擇人才的關鍵,很多時候有德無才之人還可勉強完成任務(哪怕完成的不是非常圓滿),但是無德有才之人則禍害無窮!
叔祖又以修輯族譜之任責余余承命之後自村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不堪勝任於是禮會族叔漢川玉璋於書室考稽世系
簡單一點吧 叔祖 把修繕編輯族譜的任務交給我等 我等應承命以後 自知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不能勝任,於是又邀請族叔 漢川的玉璋在書房考校家族世代相傳的系統 分別記述個個分支的繁衍遷徙各自情況,就這樣看著家譜修成巍我等將家譜獻給叔祖,叔祖看了很高興,我等小輩這時擺酒慶祝野味野菜雜亂上桌。祖孫叔侄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