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誰寫的

時間 2021-08-30 09:08:27

1樓:張華甫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張繼,字懿孫,唐代詩人。

2樓:嘯羽

唐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 到客船。」唐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實是膾炙人口。

然而,對於詩 中「江楓」二字,歷來釋意紛紜。或釋為「江 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 的輪廓,所以稱『江楓』」;或曰乃張繼「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 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或將「江楓」作為景物配組的一方 ,與「漁火」對仗,以示 「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 以上眾說從各個角度,均將「江楓」釋為「江邊的楓樹」,筆者認為不 甚確切。

對此,前人也曾指出如此解字失之偏頗。清人王瑞履在其《重 ** 齋筆錄》中道:「江南臨水多植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詩人 (指張繼)不知楓葉生山,性最惡溼,不能種之江畔也。

此詩『江楓』 二字,亦未免誤認耳。」從植物學角度觀之,此說不乏 其理。

至於張繼詩中「江楓」之「江」,若釋為「江邊」之「江」,應純 屬子虛烏有。從地理環境察之,寒山寺一帶從古到今,根本不存在能稱 得上「江」的大河。可見張繼「江楓」之「 江」確非水名。

明代蘇州詩人高啟有詩云:「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 幾度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

」此詩與張繼《楓橋夜泊》遙相呼 應。詩中「江城」恐是「江村」之 誤。去過寒山寺者可曾留意,這座古 剎就位於蘇州閶門外楓橋鎮的江村橋旁。

可見,張繼詩中之「江楓」乃 指江村橋和楓橋,高啟詩句便佐證。

楓橋並非無名之橋。據明代李日華稱:「楓 橋舊名封橋,後因張繼 詩『江楓漁火』句改楓橋。

今天平寺藏經多唐人書,背有『封橋常住』 字。」由此推想,當年張繼夜泊江村橋和封橋之間的河中時,他已聞封 橋之名。而作為詩人的張繼 ,卻運用藝術不必拘泥事實之手法,妙將封 橋之「封」化作「楓」(楓、封諧音),以注重意境創造,便詠出「江 楓漁火對愁眠」之佳句來。

封橋,這座本不起眼的小橋乃因張繼寫就此 詩的人文背景而變為「楓橋」,併名揚四海。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楓橋夜泊》張繼 .全詩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樓:孤臣寂寞

唐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

5樓:

《楓橋夜泊》 張繼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6樓:木石

1,出處:《楓橋夜泊》

3,原文: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5,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

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其名句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6,作者簡介: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

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

「葉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於哪首詩?作者是誰?

7樓:若初夏不相遇

該句詩出自《楓橋夜泊》,作者是張繼。

1、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釋義: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3、賞析: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也暗示了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展現了詩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全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哪首古詩,作者是誰

8樓:黛妮

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張繼。

2、附原文: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已落下,烏鴉仍然在啼叫著,暮色朦朧漫天霜色。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裡。

註釋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題目也作《夜泊楓橋》。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江楓:寒山寺旁邊的兩座橋「江村橋」和「楓橋」的名稱。楓橋也叫封橋 。

據《大清一統志》記載,橋原本不叫楓橋,這裡原來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來船隻停泊的碼頭,由於唐以前水匪倭寇經常進犯,故當時每到夜晚都要將橋封鎖起來,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橋。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鐘聲:當時僧寺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鍾"。歐陽修《六一詩話》曾曰:

「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語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者亦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庚溪詩話》於此辨曰:

「然餘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也。後觀於鵠詩云:『定知別後家中伴,遙聽緱山半夜鍾。

』白樂天雲:『新秋鬆影下,半夜鐘聲後。』溫庭筠雲:

『悠然旅榜頻回首,無復鬆窗半夜鍾。』則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宋人孫覿絕句《過楓橋寺》: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詩藪》雲:

「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談者紛紛,皆為昔人愚弄。詩流借景立言,唯在聲律之調,興象之合,區區事實,彼豈暇計?無論夜半是非,即鐘聲聞否,未可知也」。

《唐詩摘鈔》:「夜鐘聲,或謂其誤,或謂此地故有半夜鍾,俱非解人。要之,詩人興象所至,不可執著。

必曰執著者,則『晨鐘雲外溼』,『鐘聲和白雲』,『落葉滿疏鍾』皆不可通矣。」

3、作者簡介: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

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9樓:亮晶晶的蠍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唐朝詩人張繼的古詩作品《楓橋夜泊》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翻譯】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一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譯文二如霜的月光照落在烏啼鎮的上空,江邊的楓樹和漁火相對難眠。

遠處姑蘇城外的寒山古寺,應該能夠聽到碼頭半夜敲響的鐘聲。

譯文三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邊的天際落下去了,偶爾聽到幾聲烏鴉的慘叫,更加感到淒涼。松江岸邊楓樹下,停泊著幾隻漁船,勞苦了一天疲憊不堪的漁夫們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掛在臉上,他們相視無言。

他們進入睡鄉時,瑟瑟的秋風掠過,有沒有驚醒他們,打斷夢中的香甜?從不遠處,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傳來了深沉的夜半鐘聲。楓橋江邊的碼頭,又迎來了趁夜而來的客船。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1-2]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不僅是中國曆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該詩作品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響。

本詩問世後,寒山寺也因此名揚天下,成為遊覽勝地。

希望能夠幫到你o(∩_∩)o~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哪首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為教育奮鬥 霜滿天 上弦月升起得早,也就盡在不言中了,全詩有聲有色 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 是一個連貫的意思,情景交融。姑蘇城外寒山寺。這首詩採用倒敘的寫法 楓橋夜泊 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到 月落 時大約天將曉 對 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旅人懷著...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木石 1,出處 楓橋夜泊 3,原文 楓橋夜泊 唐代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4,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5,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

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句詩中動態景物是什麼靜態景物是什麼

楓橋夜泊 夜泊楓江。唐代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全詩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 落月 啼烏 滿天霜 江楓 漁火 不眠人,造成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