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乘雲氣 騎日月 遊四海,在他眼中,道是什麼樣的

時間 2021-08-30 10:47:36

1樓:李子今史

莊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代,是歷史上著名的混亂時期,諸侯國間之競爭激烈而紛亂。

如此的背景,導致各國莫不積極延攬人才,而人才之選用,則皆以「政治實用」為取用之標準。

莊子之思想,皆以本歸自然之態度,去尋求人生真實的解脫與安身立命之法。如此反對「外求」與「人為造作」的思想體系,放諸在現實功利主義下的春秋戰國,實在難以被治國者選用。

然而,莊子在科學知識有限的時代中,竟然提出了不同於以往認知的宇宙觀,為現實人生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思路,亦提供了「在世為人」精神層面上的安定與滿足。

莊子的理論,雖然無法得到治國者之採用,然而其深奧的哲學思維,充滿寓言的論述方式,以及辯證的思考模式,都對後世影響深遠。

莊子的思想體系,與老子相同,二者皆以「道」為本體。萬物因「道」而生,因「道」而存,因「道」而周始迴圈。它,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本源。莊子如此描述「道」:

這是莊子在《齊物論》中的一段話。他說到:所有事物的變化,就像有一個真正的主宰者掌控一樣,可是,我們卻看不到它的實體、它的形跡。

除了「真實存在」卻「不見其形」外,在《知北遊》中,莊子又借孔子之言,這般形容了「道」——「道」是「物物者」,是造化萬物之「非物」。

這句話如何理解?

「道」不是一個「物」。它在天地初生之前,在未始有物之前,就真實存在;而既然先天下萬物而存在,自然就不能稱之為「物」,而僅能以「非物」來稱呼了。

另外,《大宗師》中,也有一段話,將「道」的本體,表述得相當清楚。下面玲瓏簡單地概括一下。

「道」是真實存在的;無為而沒有形體;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本,自古存在至今;它創生鬼神與天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算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算深;它的存在,先於天地卻算不上長久,早於上古卻不算老。

由此可以得知,莊子欲表達一個重要的概念——「道」,沒有人世間的價值觀念,因此不能用人為的時間性、空間性去形容,亦不能用高、深、久、老,諸如此類的人為價值觀去描述。

莊子畫像

「道」,無形無象,卻真真實實存在,不以人為價值觀念的好惡、喜樂來影響萬物;萬物卻因循這個「道」,而生滅迴圈。

這就是「道」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它最重要的形象與本質。

如前所述,莊子的「道」,是一個「非物」。那麼,若借人類的語言文字,來描述、表達「道」,就絕對無法真實地傳達。

任何一種語言文字,都必然有其限制性,尤其對於抽象而超越個人經驗之物,要藉助語言文字傳達真實形象,都容易因為個人的人生經驗值有所差異,而產生不同面貌,形成如同「瞎子摸象」般的誤解。

實際物體尚且如此,更何況「道」。它無形無象,抽象、深奧而完全超越了眾人世俗的經驗。若使用人為語言文字來形容,只是誤導了真實的「道」,甚至更偏離了「道」而已,就是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之理。

因此,「道」就具有了不可言說的特性。真實的「道」,只能借內省修行的功夫來體會、領悟。

莊子在《知北遊》中的一個寓言故事,將「道」的不可言說性,描述得相當生動:

「知」往北方遊歷,到了玄水之濱,向「無為謂」詢問如何知道、安道、得道之方,「無為謂」卻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知」又問了「狂屈」,「狂屈」卻忘了回答;最後「知」詢問了「黃帝」,才得到答案。

知因此對無為謂和狂屈有了疑惑,而黃帝卻是這麼回答的: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

在黃帝眼中,無為謂真正懂得「道」,狂屈近似「道」;黃帝自己與知,則不能近「道」。

因為,真正懂得「道」之人,是不以語言文字來描述「道」的;能夠將「道」清楚說出來的,就不是真知者了。

「道」,是如此深奧廣博,變化萬千,語言文字畢竟有限,又怎能將無限的「道」說明呢?老子也說「不說」,佛教也說「不說」,其理皆同。

莊子畫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這是莊子極其著名的言論。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若以有限的生命,去**無窮的知識,那就勞形傷神了。

同理,語言文字是有限的,而「道」的狀態,卻是變化萬千、無邊無際的。以「有限」去言說「無限」,是不可能的。

莊子的這個說法,在佛教思維上,也同樣得見、同樣強調。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並非是因為固守傳承而不外傳心法,而是因為「有形有象」的方法,如語言、文字,可能會誤導真實智慧。

南北朝高僧釋僧肇,在其著名「般若無知論」中也提到:

「聖智幽微,深隱難測。無相無名,乃非言相之所得。」

般若聖智,是如此幽暗深邃,非常情常理所能臆度;既無形無相,也非世俗言語所能理解、描述。

《莊子》

再者,人類的語言文字,包含了太多人為價值觀念。

譬如什麼是美?什麼又叫做醜?在不同族群、不同時空裡,就有了不同的標準。

什麼叫做「是」?什麼又是「非」?發生在不同人身上、不同立場上,又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標準。

到底什麼是「仁義」,什麼又叫做「是非」,該用什麼人的價值觀來分辨才是對的呢?要用人類自我價值的觀念,去描述沒有人世價值、公平給予萬物的「道」,這實在是太容易走向偏頗,甚至是誤入歧途了。

這就是「道」,不可以用語言文字多加敘述之理了。

莊子還特別強調了「萬物齊一」。

《齊物論》中的論述,是讓人驚豔的。玲瓏在初始接觸、未予深究之時,看莊子的文字,著實是一頭霧水,摸不著其學說的脈絡方向,甚至覺得其中理論似乎前後矛盾。

然而,在深入**,並且研讀了諸多學者之分析論述後,玲瓏實在對莊子的深奧智慧五體投地、佩服萬分。

《齊物論》其實是一種從「形而上」看世間萬物的宇宙觀。宇宙萬有,在現實有形有象的形態中,是不齊的,也是不平等的;它們擁有不同的形象、特質。而這些,是萬物承接了「道」之後的不同表象。

然而,在本質上,萬物卻是齊一的。

若以「形而下」來論說,宇宙萬物是不齊一的。然而,莊子的齊物理論,講述的並非是「形而下」的世間樣貌,而是就萬事萬物表現在「形而上」來論,所以「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因為迴歸到「道」的本質,就沒有什麼叫做「不是」,沒有什麼叫做「不可以」了。

價值觀念,都成自於「我見」兩個字。所以,「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道路是人走出來的,萬物的名字是人們給予名稱叫出來的,「道」作用在人世間的萬事萬物上,就各自有了區別。

莊子畫像

然而,若脫離事物「形而下」的各種樣貌,迴歸「形而上」的本質,一切都成了無形無象的能量。

所以,無論是細小的草莖,還是巨大的柱子;無論是醜陋的女人,還是美若天仙的西施,這些,在迴歸「道」的本質來看,都是互通為

一、沒有差別的。

正所謂「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以「形而上」的本質來看,萬物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以莊子的觀點來看,人世的價值、倫理,皆並非絕對的概念,似乎可以隨意崩解。世間萬物,在莊子眼中顯得何其薄弱!

畢竟所謂大、所謂小,所謂長壽、所謂夭折,都只是人世間所創造出來的相對觀念,甚至連「生」、「死」的藩籬,都能在這樣的概念下被瓦解。

生與死、可與不可、是與非,這些只是「道」作用於「形而下」,而形成的各種相對概念。只有真正迴歸「道」本質,才是宇宙絕對不變的真理。

而一切事物,若能夠迴歸原本面貌,就自然能到達乘雲氣、騎日月、遊乎四海之外的莊子眼中,那「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了。

2樓:精講社會百態

道是虛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需要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過分追求俗物才能到達的境界。

3樓:墨故里

莊子心中的道是主觀意義上的,他認為人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關,道是萬物的生命之源,有一種虛無飄渺,嚮往自由,追尋天道的感覺。

4樓:小妘聊文化

莊子是一個非常有個人思想的一位聖人,他和老子一樣,兩個人都是認為「道」是人生的一個本體,那麼,在莊子的眼中,道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在莊子的眼中,道不是一個物體,他是隨著地球的出現而出現的,是不能夠用語來形容的,他是需要用自己的內心去感悟。

文學學習的好處? 5

5樓:馬佳樹枝強鸞

當然是提高文學素養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關於禮的論述,有很多不僅對於個人有益,而且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6樓:一刀七斷

1、提高素養,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會的觸角,各個學科都是融會貫通的,學習文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個人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觸類旁通嘛

3、學習文學,也是一種美的享受,文學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學科難以媲美的。

4、學習本國文學,當然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何況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其文化更是淵源流長,傳承這些文化精髓——文學是每一個華夏人的隱而不現但真真實實的責任

7樓:玖辭

文學性是一種禮貌用語。也是一種美德和擁抱文學性是中國十大之一。

8樓:雨季脈絡

改變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完善自我 開拓心靈的空間

9樓:匿名使用者

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培養氣質還可賺錢等等!

10樓:匿名使用者

瞭解我國知識和各國的文化之間的差別。

求學習文學的方法

11樓:瀧夢山輝奧

學習文學,就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要有好的文學功底就要積累。但是,我個人覺得,並不是書讀得越多的一定積累的越多,文學底蘊就越深厚,我不是這樣認為的。

首先,多看文學方面的書籍是肯定的,但是不要圖快,圖數量,要求精,求細。把一本一本的書看好了,看透徹了,看得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了,那麼就稍微把這本書放一放,不要著急地去看下一本。因為也許你此刻的心情還停留在書的情節中,先放鬆一下,聽聽**,或者聊聊天,都行。

等心情從書中恢復過來,就可以再看下一本了

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就是在看書的時候,不要一心想著怎麼把這句話讀透,讀深,要自然些,先把書大致看一遍後,再仔細研究。

還有一點,是我個人學習文學的時候的一點心得,就是讀了再多的書,如果不把它們聯絡到現實生活中,還是沒用的。文學是什麼?其實,文學就是人性,就是性格,就是為人處事。

什麼樣的文字,體現出什麼樣的人物性格品質。文學的根本源於生活,仔細體會生活,也就是在體會文學。

12樓:奮鬥不止啊

12月22日,中文系在經管大樓105室舉行了第五場學科專業入門指導講座。主講人由廈門大學中文系鄭尚憲教授擔任,主題是「學習古典文學的意義和方法」。

「古典文學是文學的一部分,是現代文學的發展基礎。它是承上啟下的,是文學史上不可缺少的,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作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後,鄭教授從古典文學的意義開始,揭開了本次講座的序幕。

鄭教授表示:「學習古典文學有助於個人人文素養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能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包括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及溝通與交往能力,它是中文系學生的立身之本,學好它才可以使我們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更好的發揮」。

鄭教授還為同學們提供了幾個學習古典文學的好方法,如認真學習古代漢語中的文字、音韻、訓詁三個方面;大量閱讀原典,特別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一定要仔細研讀;博學強記,適當背誦,學會像古人那樣思維,變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長期積累,水滴石穿,相信自己,堅持到底。

講座上,鄭教授旁徵博引,結合自己或身邊人的親身經歷,給同學們強調了中文學習的重要性,其幽默風趣的語言也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會後,很多同學都表示對古典文學有了更好的瞭解,並認為這次講座使他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