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對聯知識大全
2樓:
對聯又稱為楹聯,是一種源遠流長,雅俗共賞的應用文體。它要求言簡意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言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更是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
3樓:
對聯知識講解
一、 關於對聯的一般常識
對聯,又稱春聯、楹聯(貼在圓形木柱上的對聯,又稱抱聯)
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今體詩)。古體詩分為古風、樂府兩部分。而近體詩(今體詩)的近(今)是針對唐朝人而言的,分為絕句(四句)和律詩(八句)兩種。
詩以兩句為一聯,律詩由此分為首、頷、頸、尾四聯,其中頷聯、頸聯必須對仗,而對聯即源於這兩聯。
最早人們在房子門口懸掛桃枝,用以驅鬼,後來改用桃木板,並在板上隨意畫圖案,有「鬼畫桃」一稱。古代桃板上多寫兩個神的名字:神荼(shēng shū)、鬱壘(yù lǜ),後來慢慢變成了對聯。
五代後蜀時期,國君孟昶在桃木板上寫下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兩句詩。有人說這是最早的對聯,並由此認為五代後蜀是對聯的發源地。後蜀距今已有一千餘年,但2023年的考古發現,唐代就有了對聯,據此對聯的誕生至少又提前了三百年。
二、 對聯的格式、體律
1、 對聯講究平仄
南北朝的沈約提出「四聲」,即平、上、去、入。而在今天我們使用的普通話中,「平分陰陽、入派三聲」,今天的「四聲」乃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古:平、上、去、入
今: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例: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 對聯講究對仗
從嚴格與否來分,對仗分工對、寬對兩種。工對要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
例:想當年初來兮也曾是油頭粉面少年英俊
到而今將去也只落得肺病砂眼老氣橫秋
從內容上來分,對仗分為正對,即上下句意思相近,例: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反對,例:杭州岳墳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上品的對聯多是反對;流水對,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要注意的是,對聯中是不允許出現流水對的,這種大忌稱為「合掌」,例: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滕王閣序》
序,分三類,書序、贈序(唐宋)、序記(多記於宴會後)。
3、 對聯講究格
格是一種修辭手法。通過舉例來了解格。
例1:**萬稅 天下太貧 (諧音)
例2: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迴文)
(西安一茶樓,名叫天然居,所貼對聯)
例3:豔色天下重 秋聲海上來 (嵌字)
(四大花旦之一的陳硯秋,當年在上海唱紅後,到北京演出時,別人給他寫的對聯)
(豔、秋,每句開頭的第一個字,稱「鶴頂格」)
例4:普天同慶,當慶當慶噹噹慶
舉國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反覆)
(寫於抗戰勝利後)
例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浮雲長常常長常長常消)
(北戴河 孟姜女祠堂上的對聯)
例6:磨礪以須,天下有頭皆可剃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世間妙手等閒看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太平天國以理髮店為掩護,作為聯絡據點。其理髮店的對聯,石達開的改寫。須:等到。及:趁。)
4樓:浠欌潳鎳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語言藝術,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在生活中對聯隨處可見,如春聯賀聯輓聯等,
5樓:匿名使用者
左邊:四季平安如意春、右邊:五福臨門福貴家、是這樣嗎
6樓:abcde暮鼓晨鐘
回禪房蓋禪堂一心參禪
7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是一種由字數相同兩句話組成的句子
8樓:我的幸福家人
感慨感慨健不健康發發發讓他尷尬放大飛機灌木叢不及格剛回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放大假想法v好剛發沒法v吃%v多大估計u顧發發發格式工廠發貨看吧v經濟嘰嘰嘰嘰勾搭噠噠噠釣大魚分居還發個好吧雖然
對聯的起源是什麼
9樓:怎麼不是小灰灰
一、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地告訴孔子。
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遊戲。
孔子的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於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後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於防山。
第二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孫氏宴請士一級的人(饗士)。孔子前往,不想卻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斥並拒絕。但後世學者多懷疑此事有偽。
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
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15]。郯子博學多才,27歲的孔子慕名拜見。
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二、適齊
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
」景公想封孔子為尼溪田大夫,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晏嬰認為孔子會干擾齊國的文化。後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只好辭退孔子,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三、初仕魯國
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一年後做司空,再升為大司寇,期間亦行攝相事。
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在此事件中「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策劃實施「隳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但圍攻郕邑的攻勢功敗垂成。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誅殺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認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響的後世學者所杜撰。
由於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使魯定公不問朝政,並讓孔子與魯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間在道德與政策上的分歧難以彌合,最終孔子去魯適衛。
四、周遊列國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五、留衛期間
孔子到了衛國,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刻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
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衛靈公提供孔子與仕魯時同等的俸祿。居住一段時間後,遭人誣諂而離開。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衛國。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時,孔子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裡明白,孔子便對著子路向天發誓說:
「我如果不對的話,就讓老天厭棄我吧!」數月後,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
「我從未見過像愛好美色那樣愛好道德的人啊!」便離開衛國。
六、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打算儘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
「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八、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伐蔡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病倒不起。**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
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九、晚年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獨子孔鯉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顏回先他而去世。
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後孔子向季康子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79年3月9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曆3月9日,格里曆3月4日,夏曆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回首一生,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三千,賢**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周遊列國十四年。
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漢字大約產生於幾年前,漢字大約產生於幾多年前
關於漢字的歷史,基於現存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現已得到確認的考古發現,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了,而漢字起源的歷史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開端歷史,所以通常我們說漢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漢字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大約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開始進入字元積累階段,商代時期已形成相...
生命只能產生於生命,那生命怎麼從無機的世界中起源的呢
關於生命起源的問題,很早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近幾十年來,人們根據現代自然科學的新成 就,對於生命起源的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關於這類問題,我只要看到眾說紛紜的各種蠢豬狗不如的回答後,就會滿心發笑,不要問我為什麼?生命只能產生於生命,對也不對!對者,是為天父上帝按照自己的意思創造了天地...
A為根音的減七度(產生於什麼和聲大調的什麼級,什麼和聲小調的什麼級)。A為冠音的增五度求詳解
減七度 a 降g 和聲大調是在自然及基礎上降6級 應該是降b大調,降b大調的六級是g音又降,所以是 降g,這個調的a音還不降 和聲小調應該是 降b小調,因為和聲小調的音與音的度數關係是這樣的 全 半 全 全 半 增2 半 降7 1 降2 降3 4 降5 6 降7 冠音是最上面的音吧,這個曾五度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