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滅人慾」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30 11:16:25

1樓:栗子說社會

意思是: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

出自: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但這句名言並非由朱熹發明。

長期以來,「存天理、滅人慾」一直被當作朱熹的發明而流傳。

事實上,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

後來,朱熹說:「孔子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2樓:威小人物

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

「存天理,滅人慾」屬於心性修煉。「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愛之心。「人慾」 是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簡單的說,「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防範個人慾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政風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但這句名言並非由朱熹發明。

長期以來,「存天理、滅人慾」一直被當作朱熹的發明而流傳。

事實上,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

後來,朱熹說:「孔子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朱熹說:「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為學」(《朱子語類》卷四)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

『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朱子語類》卷十三第二十二條)(當然,他說的只是他自己的意見,其當世、後世之人亦可有自己的觀點,不必由其禁錮。)

3樓:w開頭

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 [11]荀子認為:

「人之初性本惡。」 [19]朱熹認為:「人生氣稟,理有善惡。

」 [6]朱熹說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說的「滅人慾」要滅的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的惡,是人性中惡的部分。

「存天理,滅人慾」屬於心性修煉。「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愛之心。「人慾」 是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簡單的說,「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防範個人慾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政風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存天理,滅人慾」是對誰說的?出處一是對皇上說的,出處

二、出處三都是對學者士人說的。「存天理,滅人慾」不是對平民大眾說的,不屬於平民、世俗文化。朱熹說的「存天理,滅人慾」是針對上層統治階級及立志成為傑出的知經識理的男人提出的,這些人都有條件有可能沉迷於自己的欲,而忘了天理……

儒家理學就是一門教導人做人的哲學,「存天理、滅人慾」就是希望學者能格物窮理,正心修身,可成為一個內外兼修,才德具備傑出的人。「存天理,滅人慾」就是修身養性,是勸導人做傑出的人高尚的人了不起的人偉大的人。「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

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 [16] 「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 [16] 「存天理、滅人慾」是儒家思想宋明理學做人哲學的經典總結,也是符合諸子百家學說放之四海不變的真理。

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與儒家孔子說的「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20]孟子說的「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心,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21]及荀子說的「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2]還有法家的管子說的「行天道,出公理,則遠者自親;廢天道,行私為,則子母相怨。

」 [23]及墨家的墨子說的「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 [24]等等內涵是一致的……

道家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5]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 [26]墨子說「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

」 [27]朱熹對皇帝說「存天理,滅人慾」就是希望皇帝對百姓仁愛,不以百姓為芻狗。

「存天理、滅人慾」是中華文明思想精髓的經典總結……

4樓:sunny桉藍

「存天理,滅人慾」屬於心性修煉。「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愛之心。「人慾」 是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簡單的說,「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防範個人慾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政風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5樓:悟荷紫

這裡講的天理大概意思是指良知,或者是德,是我們心體的本來面目!這個其實很難講清楚,除非你親身去修習到這個境界了,就能真知道他是什麼了!滅人慾,這裡人慾指的是人的私慾!

例如你看見一小孩掉河裡了,你第一反應是去救他,這個就是你的良知!如果去救了,就是存天理!可這時立馬反應過來,這是仇人的兒子,我還巴不得他死呢,不救!

這個時候就是你的私慾出來了!要把這個私慾去掉,導正回到良知本來面目,去救這個小孩!也就是去人慾!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也是最近才接觸陽明心學的,從別人那裡借來的見解!我自己的認知還不夠!

6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簡單的說,朱熹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慾」,是明理見性,人為自己的私慾所矇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面貌,所以不能體悟到天地之理,要想體驗到、找到萬事萬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慾。

1、「存天理,滅人慾」,理學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即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慾"即是"天理"--此處人慾即天理。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2、"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人慾佛教講的三毒。後世人斷章取意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存天理,滅人慾"禁錮了人的自由等。此處"人慾"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如私慾、淫慾、貪慾等,這些慾望是要革除的。

3、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朱熹(農曆1130.9.15—1200.

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存天理,滅人慾」是什麼意思?

7樓:秋色冷人心

「存天理滅人慾」出自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

南宋朱熹繼承了二程的存天理、滅人慾思想,同時對天理人慾的內涵作出了規定。

朱熹認為,天理和人慾是相互伴隨但性質不同的存在。

此處人慾即天理。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8樓:帥氣的小宇宙

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意思是: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顥、程頤提出的道德修養目標。

10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簡單的說,朱熹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慾」,是明理見性,人為自己的私慾所矇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面貌,所以不能體悟到天地之理,要想體驗到、找到萬事萬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慾。

1、「存天理,滅人慾」,理學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即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慾"即是"天理"--此處人慾即天理。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2、"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人慾佛教講的三毒。後世人斷章取意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存天理,滅人慾"禁錮了人的自由等。此處"人慾"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如私慾、淫慾、貪慾等,這些慾望是要革除的。

3、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朱熹(農曆1130.9.15—1200.

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11樓:姐姐立正跟爹走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12樓:無名無功

宋明兩代都是從兩程一朱和陸王學說兩派沿續下來了理論,兩派都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不同的是方法,前者從萬事萬物中找,而後者從內心找所謂心即理。天理從格物致知中找尋和實踐所謂知行合一。王陽明解說格:

就是正,人慾:私慾或者偏離中正。

13樓:反青復明十年路

人慾是指過分的慾望,貪念等,才不是人最基本的慾望人性什麼的,朱熹被罵了這麼久也是可憐……

14樓:刀子很快

我覺得樓主採納的這個答案講的太深奧,看不懂。如何回答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說明一個現象,供樓主思考!

我認為佛家有兩部經典解釋的也是滅人慾存天理,那就是著名的《心經》和《金剛經》,《心經》圍繞何為五蘊皆空,五蘊皆空有什麼用處,如何做到五蘊皆空來闡述的。《金剛經》圍繞什麼是關照實相,關照實相的意義,如何做到關照實相來闡述。儒家有部經典也說的是這個概念,那就是著名的《大學》,整個大學圍繞致知格物篇幅,提出為什麼要致知格物,以及怎麼樣才能達到致知格物的境界。

大家現在可以把致知格物和關照實相放到一起仔細想想看看有沒有玄妙。道德經的在第一段也提到了這個概念,曰:無慾以觀其妙。

儒家佛家的這三部經典都是入門經典!道德經也在第一段提及這個問題,顯得這個問題就就為重要了,為什麼呢?

王陽明的學生問王陽明這句話的意思時,王陽明回答:什麼是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慾?

一夫一妻即天理,三妻五妾是人慾,粗茶淡飯是天理,山珍海味是人慾。我個人覺得這個形容能說出什麼是天理和人慾,但是不全面,人慾不是貪慾,應該指的是思維活動中主觀的部分,凡事加上我認為,那麼這件事就是我認為的事,再不是客觀的事了!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存天理,滅人慾。是誰提出的?今天,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存天理,滅人慾 朱熹說 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 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為學。朱子語類 卷四 後世人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 存天理,滅人慾 禁錮了人的自由等。實際上朱熹的這句話反映的是宋儒的理欲之辯,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想了很長的時間,總覺得後世的理解有問題。我認為朱熹的這句是繼承...

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通俗的解釋是怎樣的

帥氣的小宇宙 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意思是 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 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原句出自於先秦戴聖的 禮記 中的 樂記 和 大學 知行合一意思 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

究極狼滅是什麼意思,狼滅是什麼意思?還附帶一句話,比狠人多一點

雷光丸 直譯就是究極又狠又橫的狠人的意思 狼滅是 狠人 的升級版,比狠人更狠一點,而且還橫。最先火起來的是 狠人 意思是這個人做什麼事情都比較狠毒後來大家覺得狠人一詞無法形容這些狠人,便衍生出了 狼人 但們感覺狼人也不能再形容狠人了,於是又衍生出 狼火 最終衍生出 狼滅 算是終極版本。狼人的意思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