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通俗的解釋是怎樣的

時間 2021-10-14 21:04:07

1樓:帥氣的小宇宙

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意思是: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原句出自於先秦戴聖的《禮記》中的《樂記》和《大學》。

知行合一意思: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於明朝思想家王守仁

致良知意思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於戰國時期孟子的《孟子·盡心上》。

原文:(1)《禮記·樂記》: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

白話譯文:

外界事物影響使人形成一定的智力去認識它,進而形成喜歡和討厭的感覺,如果人的好惡無法完全節制,那麼這樣一來,不停的累加,最終會被無窮的外界物慾所淹沒,以致於人的天性完全喪失了。

外界的影響是無窮無盡的,再加上人對喜歡和不喜歡的各種想法不加節制,那就是接觸到外物後人被同化了,就是天理滅絕人慾橫流。於是就會生犯上作惡的心思,有的做出**放縱胡作非為的事情。

(2)《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白話譯文: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主要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

(3)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4)致良知是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

白話譯文:人不經學習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經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2樓:彼岸的暗夜

存天理滅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人慾佛教講的三毒。後世人斷章取意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存天理,滅人慾」禁錮了人的自由等。此處「人慾」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如私慾、**、貪慾等,這些慾望是要革除的!

其實,理學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即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慾」即是「天理」——此處人慾即天理。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格物致知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知行合一

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

」《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

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人文和文學有什麼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人文和文學的最大區別,在於人文是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文學只是人文學科中的分類之一。

人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進的價值觀,其主要內容則是指先進的規範, 概念上講,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

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而文學則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4樓:匿名使用者

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

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人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範。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範,包括習慣規範、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則是文化的主要內容。

人文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

廣義講,泛指文化;狹義講,專指哲學,特別是美學範疇。

人文分類:文化、藝術、美學、教育、哲學、國學、歷史、法律(俗稱規矩)。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

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

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人文主義文學的特徵

5樓:金牛咲

人文主義文學的特徵包括:

1、就文學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義文學與當時的哲學、科學、藝術等領域一樣,對人的關注成為這一文學文化精神的核心。

2、著力描寫現世生活,肯定人的權力,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用理性反對矇昧主義,這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基本題材與主題。

3、由於文學精神的根本性變更和題材與主題的根本性轉換,使得人文主義文學的藝術風貌也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

擴充套件資料

各國文學由於歷史條件不同,成就的方面也各有不同:

義大利的新文學誕生最早,彼特拉克歌頌個人愛情的抒情詩為西歐其他各國開了風氣;卜伽丘的短篇**發展了中古的民間故事,辛辣地諷刺了僧侶階級。一些學者對古代學術的研究促進了文藝理論的繁榮,推動了西歐其他各國來建立適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詩學。

德國資產階級的興起主要體現為宗教改革和農**動,人文主義運動只侷限於少數研究古代語言的知識分子,但民間文學和諷刺文學比較發達。

法國的文藝復興運動有和宮廷相結合的一面,在文學上出現了七星詩社的帶有貴族色彩的詩歌流派,但也出現過拉伯雷的充滿人文主義者反封建熱情的**。稍後,人文主義者反對盲目信仰的思想表現在蒙田的散文裡。

在封建勢力強大的西班牙,貴族和教會的文學仍有很大影響。但西班牙在中古民間戲劇的基礎上發展了具有民族特點的戲劇,也產生過獨特的流浪漢**,人文主義思想主要體現在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維加的一部分戲劇中。

英國資產階級在十六世紀獲得迅速發展,階級矛盾尖銳。英國的特殊條件使得這時期英國文學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英國的新文學誕生於義大利和法國之後,吸取了它們的創作經驗,在藝術上成就最大。

優秀作品的數量和種類也極可觀,而以戲劇最為繁榮,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中的高峰。

6樓:匿名使用者

人文主義文學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具備了鮮明的新質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文學品格。

第一,就文學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義文學與當時的哲學、科學、藝術等領域一樣,對人的關注成為這一文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它反對中世紀封建教會鼓吹的以「神」為本,主張以「人」為本,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中世紀的封建教會和反動僧侶,出於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利用文學藝術形式,大肆鼓吹神學觀念,推崇上帝的絕對權威,文學成了宣傳神學思想的工具。

而人文主義者則利用自己的創作,通過對藝術形象的描繪,頌揚人的理性和力量、價值與尊嚴。他們曾鮮明地提出「人不認識自己,就不能認識上帝」的口號,堅信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正是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很多人文主義作家著力塑造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體力上均具有「巨人」風采的嶄新形象,並以此與僧侶們鼓吹的神學權威相抗衡。

當然,這種嶄新的文學精神並非是人文主義作家憑空獨創的結果。古希臘古羅馬文學的強大傳統、中世紀文學中的英雄形象、傳說中的巨人風貌以及但丁創作中的嶄新意識,均為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文化啟迪。

第二,著力描寫現世生活,肯定人的權力,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用理性反對矇昧主義,這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基本題材與主題。封建教會從上帝萬能論出發,認為人是上帝的羔羊,人必須無條件地信仰上帝,思考即罪惡。同樣,封建僧侶亦宣揚人不僅先天就是有罪的,而且人的慾望也會產生各種罪惡,所以人必須剋制**,禁慾苦修,才能在死後升入天國。

因此,在中世紀佔統治地位的宗教文學中,對來世生活的描寫和宣揚禁慾主義、矇昧主義成了這一文學的基本題材與主題。而人文主義者則針鋒相對,他們讚美理性,認為理性是人和諧發展、追求進步與幸福的重要條件。人之所以高貴就在於理性的力量。

他們還認為,人的個性慾望是人的本質所在,是人的天性。幸福在今世而非來世,因此人有追求幸福與個人自由快樂的權利。這樣,人文主義者在文學創作中便把描寫現世生活作為首選題材,讓現世生活場景中上演的一部部現實人生的悲喜劇進入文學創作。

許多作家創作出性格豐滿、妙趣橫生的形象,如快樂的青年、聰明的少女、機智的寡婦、陰險的野心家、**的君主,乃至作為上帝使者的修士、女修道院院長等,他們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智慧以及狡黠等張揚著人的本能的慾望。這種題材與作品主題的根本性改變,既是與教會思想體系針鋒相對的結果,同時也是對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民間文學和騎士文學乃至市民文學某些題材和內容弘揚和繼承的結果。

第三,由於文學精神的根本性變更和題材與主題的根本性轉換,使得人文主義文學的藝術風貌也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徵、慾望要求等成為人文主義文學的基本藝術追求。在中世紀的宗教文學中,神的意志排擠人的活生生情感,乾癟、僵化、蒼白和死氣沉沉是其藝術的主要特色。

而人文主義文學所描寫的形象大多充滿「情」和「欲」,生機勃勃。它或充滿著昂揚樂觀的進取精神,或展示著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趣,或蘊涵著人的困惑、渴望及其激情。其次,與展示人的精神風貌相適應,中世紀宗教文學中以「寓意」和「象徵」為特點的基本創作方法,已被一種關注現實、關注人生的新方法所取代。

人文主義文學所採取的創作方法基本上是寫實主義的,是把文學作為社會的鏡子和「時代的縮影」來加以認同的。它繼承了歐洲古代優秀的文學傳統,廣泛地描寫了歐洲歷史大變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展示了社會轉型時期人性覺醒的現實。同時,這一文學也十分注重對古希臘羅馬乃至中世紀民間文學、騎士文學中浪漫的、幻想的藝術手法的繼承,但在具體創作中又進一步剔除了中世紀文學中的「玄學」和「神祕」的成分。

正是這種寫實的(歐洲早期現實主義的)方法與浪漫幻想的創作方法的有機結合,使得文藝復興時期成為歐洲文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再者,人文主義文學也擴大了傳統文學的體裁領域。原有的一些體裁,如抒情詩、敘事詩、戲劇等,從形式到技巧進一步走向成熟(如將個人慾望、世俗生活、普通人物引進作品,打破悲劇、喜劇的界限等)。

同時,作為近現代文學主要形式之一的十四行詩、框架式短篇**,尤其是長篇**等藝術樣式,都發端於這一時期,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種體裁上的鮮明特徵,既是人文主義作家繼承和借鑑傳統體裁形式的結果,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人們視野開闊和個人意識增強的產物。人文主義文學也體現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此外當時一些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一般均是本民族語言的奠基者和文學語言的大師,他們擯棄了當時的官方語言——拉丁語,採用普通老百姓所通曉的俗語、俚語或口語進行創作,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存天理,滅人慾」是什麼意思

栗子說社會 意思是 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出自 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但這句名言並非由朱熹發明。長期以來,存天理 滅人慾 一直被當作朱熹的發明而流傳。事實上,這一概念在 禮記 樂記 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 滅天...

存天理,滅人慾。是誰提出的?今天,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存天理,滅人慾 朱熹說 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 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為學。朱子語類 卷四 後世人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 存天理,滅人慾 禁錮了人的自由等。實際上朱熹的這句話反映的是宋儒的理欲之辯,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想了很長的時間,總覺得後世的理解有問題。我認為朱熹的這句是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