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外銷瓷為什麼能夠橫掃歐美

時間 2021-08-30 11:23:05

1樓:匿名使用者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以上是文學性描述,元青花貴重的原因有很多種,一:確實精美,很多瓷器都磅礴大氣,賞心悅目。二,物以稀為貴,因為年代久遠,存世量很少。三,中國人的文化情結。

2樓:匿名使用者

存世少,一百年都沒有的王朝

青花瓷為何獨得國民「恩寵」?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瓷的故鄉,

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有瓷器的意思。

瓷是什麼?

按照嚴格的定義,瓷,

是用含有較高三氧化二鋁的粘土製胎

經過1200度以上高溫燒成,

並且表面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的器物。

瓷器質地緻密、不吸水分、

叩擊之發出清脆的金石之聲。

**源於網路

那麼,一提起瓷器,

大家就會想起什麼呢?

周董代表大家回答

是的,提起瓷器,

大部分人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

是青花瓷。

一再重新整理瓷器拍賣紀錄的是它

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2023年6.8544億元拍賣

鬼谷子下山大罐2023年2.2807億元拍賣

一回頭,

我們甚至能從家裡的餐桌上找到它

而且,不但中國人自己認,

外國人也認。

阿拉伯地區將元青花視為珍藏

風靡歐洲的「克拉克瓷」,也是青花

可是,為什麼是青花?

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傳統的青瓷當仁不讓

論技術複雜效果華麗,

高溫顏色釉、粉彩、琺琅彩各擅勝場

為什麼偏偏是既不最古老,

也不最高難的青花瓷

成了中國瓷器代表的「國民瓷器」?

這中間大有道理

成熟的青花瓷,必須滿足

具有潔白的瓷胎和純淨的透明釉,

運用鈷料產生藍色的圖案花紋,

熟練掌握釉下彩繪的工藝技術

這三個要素。

明白地說的話

從技術上,

它是最早走向世界的成熟硬質瓷。

從文化上,

普通百姓、宮廷貴族、

文人墨客、國外使用者

都可以通過青花瓷滿足自己審美需求。

這樣的瓷器,又怎麼能不成為「國民瓷器」?

青花瓷成熟前,

我國已經有悠久的瓷器製造史。

也產生了許多名窯名器。

比如唐代越窯的祕色瓷,

法門寺出土唐代祕色瓷

比如宋代幾大名窯

北宋汝窯瓷器

南宋官窯瓷器

北宋鈞窯瓷器

等等可是,它們都是軟質瓷。

所謂軟質瓷,

是製作時燒成溫度在1200-1250度生產出的瓷器,

這樣的瓷器質地較為疏鬆易碎,強度低,

聲音沉悶,瓷胎顏色也不純淨。

當然,這不是古人不想提高溫度,

而是因為,原料不過關。

瓷器原料中支撐高溫燒成效能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鋁,

如果原料中含量不高,

那麼就算將燒製溫度提高,

也只會把瓷器燒壞而已。

同時,三氧化二鋁在高溫燒成的瓷器中顯色為白色

,所以,軟質瓷因為原料中三氧化二鋁含量低,

燒成後瓷胎的顏色也不夠白。

這時候我們就看出青花瓷的要求不一般了。

首先它必須是燒成溫度高於1280度的高溫硬質瓷。

中國在世界上最早造出了高溫硬質瓷。

依靠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在今天河北河南一代,

蘊藏著天生三氧化二鋁含量高的制瓷原料。

於是在隋唐到宋代,

河北邢州的邢窯、定州的定窯,河南鞏縣的鞏窯等生產出了質地細密,潔白勝玉的白瓷。

唐邢窯白瓷碗

宋定窯白瓷枕

這是真正的高溫硬質瓷。

窯溫甚至達到了1380度。

與之相匹配,可以勝任高溫的瓷窯也發展出來。

隨著金滅北宋,北方大量人口南遷,

北方邢窯、定窯一系的高溫硬質白瓷隨著戰亂逐漸荒廢了。

北方的窯工來到南方南宋的轄區

,將經驗和技術也代到了南方。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了問題:

南方缺少天然高三氧化二鋁含量的原料。

南方制瓷的原料瓷石含三氧化二鋁不高。

同時石英的含量過高,

石英在燒結凝固的過程中因為膨脹係數太大,

石英含量過高就導致無法制作大型器件,

只能燒小型的杯盤碗盞。

於是高嶺土走上了前臺。

匠人們在南方發現了含三氧化二鋁成分極高的

高嶺土,

他們將高嶺土與瓷石混合使用,

得到了三氧化二鋁含量高,

石英含量低的原料。

這就是著名的青花瓷胎的

「二元配方」。

原料問題解決,

適合燒製高溫硬質瓷的瓷窯也逐漸在南方推廣,

到了元代,南方的高溫硬質瓷終於面世了。

一直以來,

元青花都被認為是一個迷。

彷彿橫空出世一般,

在出現後僅僅幾十年,

就把青花瓷推上了第一個藝術頂峰,

下一個頂峰的出現,

就要等到清康熙年間了。

南方高溫硬質瓷的出現只是個基礎,

元青花的爆發,

還需要其他幾個因緣的際會。

技術上是釉下彩技術的傳承。

釉下彩是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器身上繪製各種紋飾,

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一次燒成。

燒成後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覆蓋,

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

青花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在青花瓷成熟之前,

釉下彩技術在中國早已出現。

唐宋長沙窯和吉州窯的釉下彩裝飾已經非常成熟

青花是特定使用含鈷的色料

作為藍色著色的釉下彩,

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了雛形

出土的唐代原始原始青花瓷

所以彩繪技術一直是成熟的,

需要的,是能將之推上藝術高峰的人。

元代,文人不幸,

藝術卻因此有了別樣的發展。

宋代是中國畫的高峰。

到了元代,文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壓,

沒有了上升通道的文人寄情於藝術。

「元四家」是山水畫走向文人畫的代表。

吳鎮《洞庭漁隱圖》區域性

同樣,中國畫的技術也在失意文人的手中帶入了瓷器製作。

用毛筆在瓷胎上用國畫技法描繪圖案,

才是元青花一出現就攀上藝術高峰的原因。

從出土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的繪畫。

我們可以窺見元青花繪製技術的高超。

我們看,

描繪蕭何的面部與背部使用的線條明顯不同,

背側,畫師畫做陰暗面,線條粗壯厚實,

面部則為亮側,線條纖細恬淡。

就是同屬亮側的面部,在不同位置,

線條也自不同。

額頭、眼角、鼻樑這些高光部位線條又細又淡,

而鼻孔陰暗處線條粗而濃重。

勾勒時通過線條的彎曲、轉折、粗細、乾溼、深淺等變化把物體的明暗、高低、遠近、主次關係表現出來,

這就是國畫「十八描」的技法。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

這些變化完全融合在一筆畫出的線條中,

就是說這些線條的變化是在嫻熟的運筆中自然完成的。

再來看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上的山石樹木。

這裡的山石畫法很明顯使用了山水畫中畫山石的「皴」法,

使用「側鋒用筆」,把筆管側向一方,

筆鋒斜散在筆畫之間,

在山石的輪廓描繪中則不斷變化使用「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

靠筆鋒的正側變化形成起伏,表現山石周緣的迭積。

這完全就是中國畫。

只不過把絹和紙換成了瓷瓶,

把墨換成了青花顏料。

元青花紋飾的繪製基本延續了宋代院派繪畫風格,

對用筆要求嚴格,繪畫層次豐富,

紋樣的色階變化多樣。

在藝術上直接攀上了頂峰。

伊斯坦布林藏元青花瓷蓋

有了高溫硬質瓷,

有了頂峰的紋飾繪製工藝和畫家,

青花瓷的出現只剩下一個最後推動了。

因為,在之前的中國,鈷藍色紋飾並不流行。

唐宋時期流行的釉下彩紋飾,大多是褐色、黑色。

藍色紋飾在民間並沒有多少人接受。

磁州窯釉下黑彩裝飾

這個推動適時就來了。

隨著旭烈兀西征的勝利,

蒙古人統治了中東大片阿拉伯文化的地區。

這個地區的居民,

就喜歡藍色的花紋裝飾,

他們尤其喜歡當地出產的顏料那種髮色藍中帶一點紫的藍色紋飾。

他們向中國的制瓷業發出了訂單:

在這個需求的推動下,青花瓷誕生了。

也因此,

元青花開始就用的是進口的藍色顏料:

髮色藍中帶一點紫的「蘇麻離青」。

以滿足主顧的愛好口味。

這也是元青花的精品大量儲存在中東阿拉伯地區,

國內反而並不多見的原因。

實際上,直到明代前期,

青花還沒有被普通人接受,

大部分只是為了出口而生產。

明朝來了,情況一下發生了改變

科舉恢復,讀書人又有了上升通道

元代短暫的繪畫高手進入制瓷業的時代過去了。

在青花上繪製圖案的,

又變成了普通工匠。

明代的青花紋飾,

就很快走向了固定紋飾的繪製。

明宣德青花折枝果紋大碗

明程華花卉紋六方盆

固定紋飾是匠人可以反覆使用從而熟練掌握的,

相比之下,其藝術水平大大下降了,

但相比之下卻帶來了一個好處:

可以大規模批量複製生產,產量大大增加了。

而明代的青花遇到了新情況,

隨著中東的戰亂和明初的海禁,

來自中東的訂單大大減少,

於是在明初短暫地還使用了中東進口的「蘇麻離青」後,

國產青料取代了進口貨。

中東的土豪沒了,但歐洲人來了。

隨著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開闢了東方航線,

歐洲人進入了東亞世界的海上**市場。

很有意思的是,歐洲人也喜歡藍色花紋裝飾的瓷器。

特別是青花瓷是他們從沒見過的高溫硬質瓷,

一下就打動了歐洲人。

於是歐洲貴族取代了中東土豪,

成為青花瓷新的海外大單提供者。

但歐洲貴族與中東土豪在口味上有點不同,

不大喜歡發紫的藍色,

而是喜歡海水那樣的藍色。

於是從明代中期起,

隨著外銷瓷器的色調轉變,

青花瓷的總體色調也開始向符合歐洲人口味的純正海藍色。

那時候葡萄牙大帆船將整船的青花瓷遇到歐洲。

萬曆時,荷蘭人俘獲了一艘裝載有十萬件中國瓷器的葡萄牙大帆船,

並將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賣,

引起了轟動。因為葡萄牙人打死不說產地在哪,

於是只好用船將青花瓷命名為「克拉克瓷」。

當然,這還是中國的大單外銷青花瓷。

長時間的大單青花瓷生產,

使得青花瓷在外銷之外,

有了進入中國百姓生活的機會。

雖然藝術性下降,

固定裝飾花紋中各種吉祥圖案也滿足了普通民眾的審美。

一件便宜但堅固耐用,還繪有有吉祥圖案青花瓷,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即滿足了使用的需求,也滿足了審美的需求。

因此,原本在國內並不流行的青花瓷逐漸風靡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被廣泛接受了。

到了清朝建立,

青花瓷卻意外迎來了另一個藝術高峰。

明清易代,滿族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宋元易代時的氛圍又重現了。

雖然清朝保留了科舉通道,

但仍舊有相當一部分不願出仕的讀書人不得不自尋出路。

康熙時,

以「清四家」為代表的山水畫派受到追捧,

王公貴族喜愛中國畫風格的青花紋飾,

併成為主流社會風尚。

於是在這一時期青花瓷裝飾中

又出現了元青花那種追求中國畫效果的風尚。

在技術上,

為了追求對中國畫的模仿,

隨著髮色青翠豔麗的產自雲南的鈷藍原料

「明珠料」的發現和使用,

青花瓷製作工匠通過使用幾種產地不同產地的青花料繪製青花紋飾,

使紋樣顏色產生更多的色階變化。

按照通俗的標準青花紋飾中出現五種不同色階變化即為紋飾精品,

色彩變化號稱「墨分五色」,

有五個層次的色階,

所用青料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

一般絕大多數青花瓷的紋飾都為二到三個色階,

康熙時最精彩的作品色階多達十三個,

甚至在一筆一劃中也能分出深淺不同的筆韻。

青花山水人物圖,花鳥圖等,

無論遠山近水,層巒疊嶂,

均富有層次的節奏感、立體感,

結合暈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達到國畫題材的表現手法,

猶如水墨畫。

這樣,康熙青花瓷成功實現了中國畫畫風和表現力的迴歸,

攀上了青花藝術史上的第二個高峰。

這康熙青花上能看出幾個色階?

就這樣,

青花瓷實現了從國人到洋人,

從宮廷貴族到普通百姓,

從販夫走卒到文人墨客的廣譜吸引。

從而,真正成為代表中國瓷器的「國民瓷器」。

十年前,一曲《青花瓷》讓多少人為「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的韻味深深著迷,

青花瓷在我們的心中,也不再只是「自顧自美麗」的冷冰冰的國寶,

而是被賦予了溫度和情致的藝術品,流傳千年,走進我們生活,成為尋常百姓家也可觸手可及的文玩裝飾。

難道「國民瓷器」的美就要這樣被辜負了?

不如把目光縮小,從一盞茶壺開始,在喝茶品茗之間,感受青花瓷真正的魅力。

為什麼叫國禮青花瓷

可能是在宋開始燒造的一種瓷器,顏色素雅,基調為青色,唯有中國特有,歐美人特喜歡,常選一些現代品以國家名義送外國朋友。 年富一年 青花瓷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

明朝為什麼能夠橫掃蒙古成為唯一北伐成功的王朝

當時的元朝爛透了,早已不是當年鐵木真時期的無敵狀態 七點旅行 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明朝與蒙古的戰爭 明朝為什麼能打敗蒙古 他說你叫冬瓜 奸臣當道,皇帝無能。朱元璋的大明軍隊為什麼能打敗橫掃歐亞的蒙古軍 元朝末年,統治日益殘暴黑暗,到元順帝 元惠宗 時期,暴發了韓山童 劉福通 徐壽輝等領導的紅巾軍起義...

為什麼明萬曆年間的青花瓷比較名貴

曹鬆 明代青花以永樂 宣德兩朝為佳,青花五彩即以嘉靖 萬曆年間製品為佳 但你所問問題說萬曆年間的青花瓷比較名貴並不絕對,如果論收藏的話永樂 宣德及清 三代的青花更受歡迎,如果說概括評價萬曆年間的青花瓷的話就一句話 大器多小器精 大器多見於梅瓶,小器則主要是碟 碗和文房,其小器的胎質相對更為細密,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