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祀與戎的戎什麼意思,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02 09:27:40

1樓:匿名使用者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語緣於劉康公對成肅公接收肉不敬的批評,原始語境中的“祀與戎”並非泛指祭祀與戰爭,而是指祀禮與軍禮,均屬禮制範疇,具體落實為祭祖、祭社之禮,都與祭祀相關。“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言簡意賅,常為後人引用而成習見之語,其所指也漸由禮制範疇的祀禮與軍禮擴大為祭祀與戰爭,下面即以正史中引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祀與戎”所指,**其原始含義的保留和擴大問題。

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什麼意思

2樓: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左傳》裡的話,見於成公十三年,出自劉康公的一段說辭。意思是:國家的重大事務,在於祭祀與戰爭。

事情的起因是晉侯要攻打秦國,派特使郤錡向魯成公借兵,但這位郤錡在行事的過程中,不夠恭敬有禮,因此遭到孟獻子的非議。孟獻子是魯成公的高階副手,遇有朝拜周王等重要事宜,每與之同行。該孟氏批評郤錡說:

“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基也。郤子無基。

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師,將社稷是衛,而惰,棄君命也。不亡何為?”

等於說郤氏的失禮不敬有負君命,無異於自己找死。因為在孟氏看來,禮的重要相當於人的軀幹,而敬則是人的立身之地,失禮不敬將導致無以立足。何況這位特使郤錡是晉景公的上卿之子,現在又作景公的兒子晉厲公的上卿,是為“嗣卿”,地位不可謂不顯要。

越是地位顯要的**如果行事不敬,後果越發嚴重。

而當同年三月,魯成公與晉侯朝拜周簡王,會同劉康公、成肅公準備一起伐秦的時候,成肅公在社廟接受祭品,也發生了失禮不敬的行為,這引起了劉康公的強烈不滿,大發議論說:“吾聞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

能者養以之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故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其不反乎。”這段議論的名句便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擴充套件資料

“祀”即祭祀活動,在傳統社會是為祭禮,儀式莊嚴而隆重。“戎”則是軍事行動,對一國而言,是不得已而採取的戰略舉措。兩者同為“國之大事”應無問題。

因此一旦涉此二事,必須嚴謹如儀,慎之又慎。

具體說,起碼要守住“敬”這個禮儀環節。因此劉康公對成肅公的批評,以及前面提到的孟獻子對郤錡的指斥,都是把“敬”提到“禮”與“不禮”的原則高度。出征時,“受脤”是“神之大節”,不敬的行為既不符合戎典,又有悖於祭禮。

“祀與戎”兩件大事,都因這位成肅公的不敬而遭到了破壞。

事實上,《左傳》裡有不少戰例,都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失禮不敬,而構成兵戎相見的導火索。例如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來朝,不敬。

杞侯歸,乃謀伐之。”同年九月:“入杞,討不敬也。

”宣公十二年,潘黨曰:“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

成公二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王弗見,使單襄公辭焉,曰:‘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毀常,王命伐之,則有獻捷,王親受而勞之,所以懲不敬,勸有功也。’”定公六年,範獻子言於晉侯曰:

“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飲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討也。”斯可見作為“國之大事”的“祀與戎”,不僅“祀”的時候直接與敬相關,“戎”也常常關乎是否有敬存焉。

國與國之間交往中的失敬,極易導致交惡,甚至走到極端,猶不思轉圜,忍無可忍,便只好兵戎相見,是為大不敬也。《禮記·曲禮》雲:“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則“敬”為“安定辭”,小則可令一個人身心安適,中則可使家庭和睦,大則可以安國安民,豈虛言哉,豈虛言哉!

3樓:姬三月

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戰爭,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什麼意思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是 左傳 裡的話,見於成公十三年,出自劉康公的一段說辭。意思是 國家的重大事務,在於祭祀與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晉侯要攻打秦國,派特使郤錡向魯成公借兵,但這位郤錡在行事的過程中,不夠恭敬有禮,因此遭到孟獻子的非議。孟獻子是魯成公的高階副手,遇有朝拜周王等重要事宜,每與之同行。該孟氏...

夢見與男友在神廟拜佛 什麼意思吖

12345a幫助 夢見和男友吵架,預示著感情會很甜蜜。夢見男友生病,男友身體會健康。夢見男友頂嘴,吉兆,愛情會甜如蜜。夢見男友親自己,預示著自己希望男友親自己。夢見男友有外遇,吉兆,預示著非常在乎男友才會夢見男友有外遇。夢見和男友分手,預示著戀人之間感情會很甜蜜。與男友吵架的人夢見和男友分手,會和好...

在抽籤中前三三與後三三什麼意思

影 魅 前三三 見三 一 依文字理解而立見 二 初見空寂靈知之顯見 三 覺照了妄中的體驗之見 行三 一 依信行 二 依法行 三 依性行 位三 一 識心分別位 二 住心無念位 三 虛明朗照位 後三三 三通 一 慧通 二 法通 三 性通 三用 一 破轉之用 二 化機之用 三 妙顯之用 三德 一 法身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