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曉休閒故事
佛教四大菩薩不掌管姻緣。月下老人掌管姻緣,以紅繩相系男女,確定男女姻緣,體現了唐代人們對愛情與婚姻「前世註定今生緣」的認知態度。對於從前那種結婚一定要講求門當戶對的觀念來說,月老的婚姻觀念顯然有了很大的進步。
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不過月老於月下結繩以定婚姻的形象,更具詩意,因而流傳更廣,遂成為故實,月下老人也因此成為民間家喻戶曉的婚姻之神。即便神佛也不可控制人的思維,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故而切勿迷信命定觀。
2樓:小樂學姐
菩薩摩訶薩掌管姻緣。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金剛喻心。若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安住此心,亦不自恃而生憍舉故,於大有情眾中定當得為上首。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生如是心:『一切地獄、傍生、鬼界、人、天趣中,諸有情類所受苦惱,我當代受令彼安樂。』若菩薩摩訶薩生如是心:
『我當為一有情,經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大劫,受諸地獄種種劇苦,以無數方便教化令證無餘涅盤。
3樓:陸過人間
據我所知天上的月老和紅娘是管這事的,還有就是根據因果,閻王爺也能定因緣,有根據的;
宣化上人開示錄 摘選:殺生受報的可怕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梁武帝在位時,中國的佛教很興盛。民間凡有婚禮或喪事,都請和尚去念經。今天時代不同了,現在只有喪事,才請和尚去念經;遇有喜事,例如結婚、產子時,卻沒有人請和尚去念經。
其實這是錯誤的。無論紅白事都應該請出家人去念經迴向、種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為存者增福。
梁武帝時,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後果一一明瞭。某次,一個有錢人家有婚事,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嘆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裡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這是什麼意思呢?「孫兒娶祖母」,你說怪不怪?原來,這位祖母在臨終時,她拖著孫兒的手,心裡很捨不得。
她說:「你們都成家立業,惟獨我這個小孫兒,沒有人照顧。唉!
怎麼辦呢?」說完便去世。
她到了地府,閻羅王便判她:「你既然這樣寵愛孫兒,還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顧他。」於是,祖母便託生來做孫子的太太。所以世間上的前因後果,有時是很可怕的。
志公和尚往炕上看看,便說:「豬羊炕上坐」,往菜鍋裡一看,便說「六親鍋裡煮」。原來,從前被人宰的豬呀羊呀,現在都回來吃人,抵償宿報!
以前專吃豬羊的六親眷屬,現在反而回來受人烹割,在鍋子裡還債。
「女吃母之肉」。在外面,一個女孩子正在吃豬蹄子,吃得津津有味,這隻豬原來是她前世的母親。「子打父皮鼓」。
志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於是,「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志公和尚只嘆息:
「我說真是苦!」其實是人以苦為樂呀!大家聽了這段公案後,應該知道殺生食肉的可怕。
又研究這個「肉」字:
「肉字裡面兩個人,裡邊連著外邊人,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
所以,能夠茹素是最好的。但吃齋時不要再取什麼齋雞、齋鴨、齋鮑魚等名字。既然吃齋了,為什麼還放不下?單是起這些葷的名字,裡頭就含有汙染的種子。所以以後不要用葷名去題齋菜。
四大菩薩可能也會管因果的因緣事吧 .....
4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善惡也因果 有不同的前世因緣,這個由月老牽線。
四大菩薩摩訶薩(觀音,地藏, 普賢,文殊)都有法力改變姻緣。
如: 你天天念地藏經, 或普門品等,菩薩摩訶薩就幫了找到或設計, 或更改到最好的姻緣。
5樓:無盡意
姻緣都是自己所結的。與佛菩薩無關。佛教所說的是宇宙人生的智慧。怎樣與人相處,怎樣與天地鬼神相處。天地萬物與我們的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講四大皆空,沒有牽掛,所以佛教不講姻緣,只講因果與輪迴
宗教 佛教(以修行者為論,魔就是菩薩,菩薩就是考官,是這樣嗎?)
7樓:累劫修行
阿彌陀佛,善知識。魔這個字也被寫作磨,就是考驗,就是逆境,就是折磨的意思,不是魔鬼的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說的就是當你在修行精進的路上有所突破時,意味著你將面臨更大更嚴峻的考驗。真正經住考驗的才是菩薩。所謂魔與菩薩是一回事,也是對的,因為魔由心生,佛菩薩也由同一顆心生,是不二的。
普門品中的三十二相化閻浮,就是這個意思。應以什麼身去度眾生,就隨類化身去度脫之。我們修行者,不是第三者,而是集佛魔於一身。
是迷戰勝了悟,還是悟戰勝了迷,就有修行的結果的差異。所以華嚴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阿彌陀佛。
8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是模範,佛是在講臺上說教的傢伙,
如果你總是認為從麥克風裡說出來的事蹟是千真萬確不可顛破的真理,你就被忽悠成了魔~~~
你看透了本質不是菩薩就是佛~~~
9樓:匿名使用者
魔是菩薩修逆行,大乘有這樣一種說法,為教導世人神通不敵壓力,倒行逆施遲早完蛋。
菩薩不是考官,人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定律,而不靠菩薩監督。沒有菩薩,該完蛋還是完蛋,該有善報還是善報。
菩薩會根據自己的緣法幫助一些人。但這並不以為著他是主宰受幫助人的命運。
你遇到的一切逆境都可以看做是考驗,但這要求你遇事做事,以正御邪,而不是逆來順受。遇到壞蛋,該打到還是打倒
10樓:大阿彌佗佛
對於修行者來說,可以這麼想,這樣可以斷除你的分別心,對修道有好處。佛法修行講究「一心不亂」。妄想,分別,執著是修行的絆腳石,所以修道要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想魔就著魔,想佛就成佛。
阿彌陀佛
11樓:內之海
很高興為您解答。
佛陀講過一切唯心,**跟我講。魔這個稱呼,而非真正的魔,只是我們稱它為魔,關鍵在於人的意念,想他是魔既是魔,想是佛考驗即是考驗。這個只有暫且這樣簡略給您講。
您有此問,按照佛家角度講也是緣分的表現。希望能幫助您。阿彌陀佛
1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麼理解,但不可執著這些個念頭。不然,你就成魔了。如此,豈不辜負佛菩薩之苦心?
佛教的所有佛和菩薩的名字
為什麼道門神仙很多原來是佛教的佛菩薩
13樓:愛裂空座
宗教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已。佛教傳入漢地,就和道教互相吸收借鑑,傳入藏地,就和當地信仰互相吸收借鑑,傳入日本,就和神道教互相吸收借鑑,傳入東南亞,又會相互吸收借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
菩薩和佛和佛祖有什麼區別?
14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佛是佛祖的統稱,比如:燃燈古佛、如來佛、彌勒佛等稱為佛,佛祖多指代釋迦摩尼佛如來佛。
佛與菩薩的區別
1、定義的不同
佛:按照佛教的經典教義,佛是出家人,而菩薩是未受戒的在家修行者,菩薩和佛在佛教中是有嚴格區別的,菩薩不是出家人,一般泛指信仰佛教但沒有出家受戒的人。把菩薩和佛混為一談的現象,主要出現在大陸民間,實際在佛教界內部,這個區別還是很嚴格的。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
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
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
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2、雕像裝飾品:
在佛教的寺廟中,佛和菩薩的塑像,從塑像所做的裝飾就可以一目瞭然。佛像的身上,沒有任何裝飾,而菩薩的塑像,身上裝飾華麗,有寶石簪纓等等飾物,是常人的裝束。這也是佛與菩薩區別的一個證明。
3.修行的過程:
眾生苦修成羅漢
羅漢苦修成菩薩
菩薩苦修成佛
4、衣服的區別
衣飾是另一個辨別菩薩像的重要方式,菩薩多為白衣,而佛多為袈裟披身。
5、頭髮的不同
同為阿彌陀佛脅侍的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就不相同,菩薩多為披髮,而佛的多為盤起做旋渦狀,暗示宇宙。
16樓:佛經_僧伽吒經
你能放下貪嗔痴。放下我相。放下眾生相。然後盡力去弘法利生。你就是菩薩。
《金剛經》(節選)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
菩薩功德圓滿。於無佛世界。成無上正等正覺。開立佛教。名為成佛。
佛有很多很多的。
比如:釋迦牟尼佛。大通山王佛。寶勝佛。獅子吼佛。師子游戲金光王佛。等等
《佛說佛名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佛說百佛名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佛說千佛因緣經》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
這幾部**裡的佛。多的你看不完。
------
我們一般說的佛祖是特指我們這個世界的佛(釋迦牟尼佛)。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17樓:**舊約秀
區別:菩薩是佛教中的具體體現著和執行者,佛指的是整個佛教,包括菩薩。
一、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又作:
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
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梵maha^ -sattva ,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區別。此外,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這個語詞的音譯為「究摩羅浮多」,意譯又稱為「童真」
菩薩行菩薩所修之行,稱作菩薩行。有關菩薩之一切法則儀式,稱為菩薩之法式。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其經典稱菩薩藏。
梵網經等即述菩薩應持之菩薩戒。諸經典常舉之菩薩名,有彌勒、文殊、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於我國,竺法護被尊為燉煌菩薩,道安為印手菩薩;日本亦有高僧菩薩號者。
二、佛:
佛,fo,從人從弗。人表意,表示看不清楚;弗(fu)表聲,有"不正而使其正義「之義。佛,表示看不清楚而想看清楚之意。
三、佛教: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
aaa 王 文殊菩薩 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過去已成佛 普賢菩薩 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過去已成佛 觀音菩薩 正法明如來 過去已成佛 彌勒菩薩 彌勒佛 未來佛 大勢至菩薩 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善住功德寶峰王如來 善住珍寶山王如來 過去已成佛 們 摩訶迦葉 尊者 未來世成佛名曰 光明如來 須菩提 尊者 未來世...
佛教四大名山是那四大,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和道教四大名山是那些
怦然心動 你好,佛教的四大名山指的是山西五臺山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華山,分別供奉文殊師利菩薩 觀世音菩薩 普賢惠菩薩 地藏王菩薩。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您採納 奇奇天天愛看影視 中國的佛教四大名山,到底指的是哪四座?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和道教四大名山是那些 符恕燕春 佛教四大名山是 五臺山,位...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歷史,藏傳佛教四大派,在歷史上有何淵源?
秋日的私語 1 寧瑪派 寧瑪派 rnying ma ba 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一個派別。寧瑪 rnying ma 藏語意為 古 舊 該派以傳承弘揚吐蕃時期譯傳的舊密咒為主,故稱為 舊 其法統與吐蕃時期的佛教有直接傳承關係,歷史淵源早於後弘期出現的其他教派,故稱為 古 寧瑪派即古派或舊宗派,是藏傳佛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