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向北歸
〈名〉1.
(會意。從「囗」( wéi),表示疆域。從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義:邦國)
2. 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略等於現在說的「全國」 [state]
國,邦也。——《說文》
以佐王治邦國。——《周禮·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國。」
方千里曰國畿,詛祝以敘國之信用,以資邦國之劑信。——《周禮·大司馬》。注:「國謂王之國;邦國,謂諸侯國也。」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丘也聞有國有邦者。——《論語·微子》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左傳·莊公十年》
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3. 又如:齊國;晉國;鄭國
4. 國都,一國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又稱國城,國邑 [capital]
國中九經九緯。——《考工記·匠人》。注:「城內也。」
三曰國禁。——《周禮·士師》。注:「城中也。」
在國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謂都邑也。」
土國地漕。——《詩·邶風·擊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齊策》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5. 又如:國中(王城之內;國內);國人(國都中的人);國遷(國都遷徙);國陰(都城北郊);國郊(國都周圍地名);國禁(古代國都中的禁令);國邑(城邑);國刑(城中施行的刑罰)
6. 國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國。——《詩·魏風·園有桃》
國無有殘。——《詩·大雅·民勞》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國紀(舊指國家禮制與法令);國帑(國庫中的錢幣);國祿(國家的俸祿);國課(國稅;國家稅收);國器(可主持國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漢王之國,良送至 褒中。——《史記·留侯之家》
孟嘗君就國於 薛。——《戰國策·齊策》
9. 又如:國租(封地的田賦)
10.帝王 [emperor's]。如:國孝(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喪);國丈(帝王的岳父);國太(帝王之母的俗稱);國姻(帝王的姻親)
11.部落 [tribe]
[韓]凡七十八國。 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後漢書》
12.地方 [place]
荊州北據 漢沔,利盡南海,東連 吳會,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國。—— 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
13.家鄉 [hometown]
[侃]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晉書》
14.姓
2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國是國家的意思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
丘也聞有國有邦者。——《論語·微子》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春秋·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
3樓:
古文中國除了國家的意思還有國都的意思。
如「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中「國」是國家的意思,同篇中「大都不過叄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中「國」是國都的意思,具體只能根據語境判斷。(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
4樓:考盤
古人先有天下,而後有國,再後為家。
國,泛指為諸侯分封的地域,也就是諸侯國。家國一體的政治制度,對於諸侯來說,國就是家,家就是國。而士大夫分封的土地,也成為國。
國,應是一種會意字,裡面的「玉」是「井田」的象形,外邊的方框是城牆。也就是用城牆圈起來的土地。
「井」就是把一塊地分成九份,周圍的八份給老百姓去耕種,被稱為「私」田,中間的那份被稱為「公」田。如果中間那份的收成不如周圍八份的收成好,收貨時,就要把周圍的八份充公。所以,私人必須先保證公田的收成,任何耕種的人,都不能「因私而廢公」
古文中「國」的意思有哪些,如何區分
5樓:匿名使用者
(1) (會意.從「囗」( wéi),表示疆域.從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義:邦國)
(2) 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略等於現在說的「全國」 [state]
國,邦也.——《說文》
以佐王治邦國.——《周禮·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國.」
方千里曰國畿,詛祝以敘國之信用,以資邦國之劑信.——《周禮·大司馬》.注:「國謂王之國;邦國,謂諸侯國也.」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丘也聞有國有邦者.——《論語·微子》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左傳·莊公十年》
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3) 國都,一國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又稱國城,國邑 [capital]
國中九經九緯.——《考工記·匠人》.注:「城內也.」
三曰國禁.——《周禮·士師》.注:「城中也.」
在國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謂都邑也.」
土國地漕.——《詩·邶風·擊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齊策》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4) 國家
聊以行國.——《詩·魏風·園有桃》
國無有殘.——《詩·大雅·民勞》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序》
(5) 古代王、侯的封地
漢王之國,良送至 褒中.——《史記·留侯之家》
孟嘗君就國於 薛.——《戰國策·齊策》
(6) 帝王 [emperor's].如:國孝(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喪);國丈(帝王的岳父);國太(帝王之母的俗稱);國姻(帝王的姻親)
(7) 部落 [tribe]
[韓]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後漢書》
(8) 地方 [place]
荊州北據 漢沔,利盡南海,東連 吳會,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國.—— 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
(9) 家鄉 [hometown]
[侃]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晉書》
古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如何判斷?
之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6樓:寶寶
之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5.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也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1、表示選擇,還是 [or]
你見我府裡那個門子,卻是多少年紀?或是黑瘦也白淨肥胖?——《水滸傳》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相當於「啊」、「呀」
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釋義:年輕時的歲月是可惜啊。
3、用在句中,表示停頓
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釋義:懂得借書有幸運也有不幸運,那麼他讀起書來就一定很專心。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呢」、「嗎」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史記》
白話釋義:你是人家僱工耕田的,**(會)富貴呢?
組詞如下:
也許、也好、也罷、也波、葉門、哎也、也已、也夫、歐也、也曾、也克、挨也、耳也、也得、也是、得也、也們、也歟、也與、也者、也兒、非也、也耶、也可、也孫、握也、也哉、以也、邏也、白也、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組詞解釋:
1、也許:或許。表示不很肯定。
巴金 《春》一二:「她也許是被希望鼓舞著,也許是被焦慮折磨著。」
2、也好:也罷(語氣較輕):不去糾纏~,何必為這點兒小事鬧得滿城風雨呢?。領導幹部~,普通工作人員~,都是人民的勤務員。
3、也波:襯詞。無義。
4、葉門:西亞國家。在阿拉伯半島西南部,臨紅海和阿拉伯海。
面積5319萬平方千米。人口1580萬(2023年)。首都薩那。
高原、山地為主。除山區外,氣候乾熱。東北部有沙漠分佈。
農牧業為經濟基礎。咖啡是傳統出口商品。
5、也夫:語氣助詞。表感嘆。
魯迅 《花邊文學·刀式辯》:「文學家看**,並且豫備抄襲的,可謂關係密切的了,而且如此粗心,豈不可嘆也夫!」
8樓:仍然空空如也
也在古文中的意思有:
1、表示選擇,還是。
例句:你見我府裡那個門子,卻是多少年紀?或是黑瘦也白淨肥胖?——明 施耐庵《水滸傳》
白話譯文:你見到我看門通報的人,是多大的年齡?是又黑又瘦的還是白淨胖胖的?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相當於「啊」、「呀」
例句: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譯文:年輕時的光陰是多麼值得珍惜啊!
3、用在句中,表示停頓。
例句: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譯文:懂得了借書的幸運和不幸運,那麼黃生讀書一定會專心。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呢」、「嗎」。
例句:若為傭耕,何富貴也?——西漢 司馬遷《史記》
白話譯文:你一個受僱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
5、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頓一下,舒緩語氣,後半句將對前半句加以解說。對後半句有強調作用。
例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戰國 孟子《孟子·告子下》
白話譯文:因此上天將要將降下重大的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
9樓:你好嘛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相當於「啊」、「呀」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白話翻譯:年少時的歲月真的可惜啊。
2、用在句中,表示停頓
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翻譯:懂得了(借書的)幸運和不幸運,那麼黃生讀書一定會專心3、用在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呢」、「嗎」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史記》
白話翻譯:你一個受僱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
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頓一下,舒緩語氣,後半句將對前半句加以解說。對後半句有強調作用
春秋時期孟子《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白話翻譯: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
也 在古文中的意思,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天涯蝶舞之星劫 也y 副 象形。邨的本字。本義 羹魁柄 亦表示同樣 also too aswell either 如 我高興,你也高興 也可以 也是 疊用,強調兩事並列或對等 aswellas 如 她會打籃球,也會打網球 表示轉折或讓步 even 如 即使失敗十次,他也不灰心表示委婉。如 我也只好如...
古文中「誠」的有哪些解釋,誠的古文意思有哪些
zjc 座 誠 ch ng 誠,信也。說文 幣必誠。禮記 郊特牲 誠者自成也。禮記 中庸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 朔東,一厝 雍南。列子 湯問 行之發於至誠。漢書 趙廣漢傳 乃能銜哀致誠。韓愈 祭十二郎文 又如 誠款 真誠懇切 誠敬 真誠,敬重 誠虔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真實 善人為邦百...
古文益的意思是什麼,益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 引申為水漲。澭水暴益。呂氏春秋 白話釋義 澭水裡設立標記暴漲。2 在某些方面增加 如體積 數量 程度等 increase 損益,盛衰之始也。易 雜卦傳 白話釋義 損益,損益是盛旺衰微的開始。3 助 補助 help 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呂氏春秋 貴當 白話釋義 和我一樣的人,我不跟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