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論語十則中孔子說的話什麼

時間 2021-10-14 22:16:30

1樓:心靈小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身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相關資料補充: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徵傳》

以銅為鏡,可以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齊,以古為鏡,可以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歷史以及社會的發展,以人為鏡,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1)、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今以攻戰為利,則蓋嘗鑑之於智伯之事乎?此其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墨子·非攻中》

(2)、明鏡所以鑑形者也,有妍蚩剛見之於外;往事所以鑑心者也,有善惡則省之於內。

—— 唐·張九齡《進千秋節金鏡錄表》

鑑:照。妍(yán研)蠱(chī吃):

美醜。省(xǐng醒):察看。

這幾句大意是:明鏡是用來照人的形體的,美和醜能夠顯示於外面;往事是用來照人的內心的,善和惡都能在內心深處得到反省。~談借鑑的重要性。

人借鑑於明鏡,以瞭解自己的外貌,保持健美,修飾醜容;人也須借鑑於歷史,來檢查、反省自已,以存善去惡,成為至人。但人們往往重視借鑑明鏡,不重視借鑑歷史,這是人們重視現象、不重視本質的表現。可以此說明重視借鑑歷史的重要性。

(3)、鑑不能自照, 尺不能自度, 權不能自稱, 囿於物也。聖人則自照自度自稱, 成其為鑑為尺為權, 而後能妍媸、長短、輕重於下。

——明 呂坤 《呻吟語 廣喻》

鏡子不能照出它自己的形狀, 尺子不能量出它自身的長短, 秤也不能稱出自身的份量, 這是由於它們侷限在物品的範圍內。聖人卻能自己照出自身的得失, 量出自身的長短,稱出自身的份量, 成為自己的鏡子、尺子和秤, 而後才能辨明美醜、長短, 才能稱量出天下萬物的輕重。

(4)、以人為鏡吉凶可鑑,小河不察亦可覆舟;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則吉凶可鑑也;不蹶于山,而蹶於垤,則細微宜防也。

——王永彬 《圍爐夜話》

(5)、 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面對外界用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面對自我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汙點。

——林清玄 《窗子與鏡子》

2樓:

以人為鑑,可明得失,主要意思就是對比他人的作為和後果可以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去做。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就是這個意思。

3樓:半路遇到狗

唐太宗的名言「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這裡的「以人為鑑」泛指:人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

《論語》中孔子的名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裡的「賢」與「不賢」是指:人的能力水平.

而《論語》中另一句孔子的名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裡的「善者」與「不善者」,是指人依據道德規範所表現出來的優點和缺點.正是因為人的成功與失敗,與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自身的優缺點有關,所以唐太宗的名言「以人為鑑,可知得失」完全可以與《論語》中孔子的名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以及「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聯絡.

4樓:小仙女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5樓:王者離影

擇天記而從久觀眾喜愛,其它的就無所知了

6樓:俞木逢朝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樓:葉小英

初露頭角的時候回學校了嗎?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可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

唐太宗的原話是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意思是對著鏡子 古代為銅鏡 可以整理衣服 以別人為鑑,可以明白得失 以歷史為鑑,可以明白興衰更替 所以,應該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 意思更接近 答案是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

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說是人生就像一個舞臺 什麼來著?

人生就像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至於要表演甚麼角色,自己去決定 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 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 放飛夢想,是為了見證人生的舞臺。求莎士比亞一句名言的原句 英文的無論黑夜多麼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裘耽 t...

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有哪些,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500字作文

漢中清潔家政 高爾基先生曾經說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使我受益匪淺,激勵著我孜孜不倦的學習。幾年前,每當老師佈置看圖寫話 寫日記 我的頭腦便會一片空白,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媽媽看見了,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別焦急。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嘛!多看書,寫作時才會得心應手。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