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出自哪?寫得是那個節日?是什麼習俗

時間 2021-10-14 23:13:00

1樓:阿沾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出自唐代詩人王維;寫得是重陽節;習俗有登高賞秋、放紙鳶、吃重陽糕、祭祖、賞菊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

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

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2樓:深海的魚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出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重陽節。古時有登高、插茱萸等習俗。

寫這首詩時,王維十七歲,獨自在長安。長安在華山以西,而王維原來定居在山西蒲州,在華山以東,故而有山東兄弟之稱。

「嘉節倍思親」,寫得很樸實,自不必說,前面又有「每逢」二字,暗暗顯示出詩人已經客居許久,至少有好幾個嘉節未曾與親人共享了。寫的雖然是重陽節一個點,卻牽出了很長一段時間線,自然更能打動人心。

全詩也是佳節羈旅,心中傷愁,全從自己單方面的感受落筆,雖然修飾之詞甚多,和王維此詩一比較,卻反而顯得單薄,此處的飲酒、行舟、關山、客魂……全部感受都困在同一個狹小的空間裡了。

3樓:秋涼v冬寒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的節日是重陽節。

4樓:喬喬柏兒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樓:麻雀不二

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詩中提到插茱萸。應該是一種習俗,還有登高,賞菊吧

6樓:未月念殤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寫的是重陽節習俗1、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2、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農曆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7樓:汐影的春天

有登高吧,嗯,還有插茱萸吧

8樓:橫河華偉

我要的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講述了什麼?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意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意思

註釋 登高 九月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習俗。茱萸 藥性植物。重九俗以結子茱萸枝插頭。簡析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意思是什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意

基泥太妹 王維是早熟的詩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 他從十五歲開始作詩,二十歲以前便寫出了 洛陽女兒行 和 桃園行 等佳篇。這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是他十七歲作的,立即成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廣泛為人們傳誦。王維弟兄共五人,他居長,另有兩個妹妹。作這首詩時,他初次離開了家鄉,詩中表達了他思念親人的深情。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前兩句的意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什麼?

我獨自一個人在他鄉做陌生的客人,常常想念家鄉,而且每次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譯文 我獨自漂泊在外作異鄉之客,每逢佳節到來加倍思念親人。遙想家鄉兄弟們登高的時候,遍插茱萸時唯獨少我一個人。註解 九月九日 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 想念。山東 王維遷居於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