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在手腳綁紅線,端午節是為什麼要在手上綁彩繩?

時間 2021-10-15 00:16:12

1樓:風飛女孩玫瑰夢

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

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 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

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

系五彩長命縷,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明人餘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係臂,名長命縷。」後人也稱「續命縷」。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

傳統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繫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

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蹟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裡,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

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2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各地習俗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鄒平縣端午,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

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

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

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

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

光緒二一年(一**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

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晒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

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繫於釵上。

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時,在手腕上系一條紅繩,還要用雄黃酒淨手。原來,這是苗族、土家族、傣族等少數民族過端午節的習俗。

4樓:弦之月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5樓:

我們這邊沒這樣的風俗。~

據說當天把針放水上會漂浮。

6樓:朵米

端午節本來是系五彩線,但如果小孩還沒滿一歲,就只系紅的。等端午過後第一個雨天,把紅線解下來隨雨水飄走。

端午節紅繩亦稱長命縷,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

這個習俗是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

1.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

2.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

3.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

4.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

5.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

這個習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係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闢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

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

節日戴以入。」

7樓:

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 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

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

系五彩長命縷,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明人餘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係臂,名長命縷。」後人也稱「續命縷」。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

傳統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繫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

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蹟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裡,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

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端午節是為什麼要在手上綁彩繩?

8樓:mr蕎

帶來一年的

bai好運,還有避邪、du保佑人的意思,作以祝福zhi平安之意。

端午節dao

最初是給女孩子過專的節日,是屬中國的女兒節。

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 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

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

系五彩長命縷,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明人餘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係臂,名長命縷。」後人也稱「續命縷」。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

傳統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繫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

9樓:六盤水的孩子

系綵線避毒蟲。手腕、脖項及腿上拴五彩線

,這種紅專、黃、綠、黑屬、白五色彩線,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剪掉。其用意是:夏季蟲多,娃們常在草叢中玩耍,繫上這顯眼的花線,就可驚避毒蟲叮咬,平安過夏。

俗語還有避邪、保佑人的意思,作以祝福平安之意。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彩繩,端午節是為什麼要在手上綁彩繩?

東文思 端午節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五種顏色是青 白 紅 黑和黃色,分別代表木 金 火 水 土。同時,分別象徵東 西 南 北 中。製成的五彩線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五彩線的傳說與一條惡龍有關。據傳當年人們祭祀屈原時,水面上浮起了一條蛟龍,龍鬚上沾著一片屈原的衣襟,人們把惡龍拉上岸...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說端午節快樂,端午節為什麼不能說 快樂

看了一篇文章,謀一遺傳教授說 要掃掃盲了,不是所有節日都互祝快樂,如清明節 端午節 只能互送安康 原因是端午故事都比較悲壯,不能說節日快樂,要用安康來祝福,並把端午節與鬼節相提並論。易學專家高滇先生倒覺得不以為然。端午雖然是一個祭日,更確切的說是一個緬懷的節日,與清明祭鬼的節日是有區別的。人們把這些...

為什麼有端午節,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有是什麼

鯨娛文化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端陽節 五月節等!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有是什麼 困難解決局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起源端午節源於對惡日 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