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人獲諾貝爾文學獎少,為什麼中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麼稀少

時間 2021-10-17 14:37:17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地理位置不佳。矩離諾獎評委們的視線太遠,人家的視力發展速度導致一時還夠不著。 二、開放度不夠。

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時期是唐朝,唐朝的詩歌在當時世界上流傳範圍較廣,倍受世人矚目。但是,像這樣的開放時期總是不長,往往在內焦外困中迴歸閉關鎖國。像得了自閉症,讓外人難以理解。

加上漢語本身比較難學,被稱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導致才美不外現。中國作家走出國門的機會少,見識不廣,能像泰戈爾那樣同時用外文寫作的人很少,難以對世界文壇形成強大的衝擊力。 三、推介力度不夠。

近百年來,中國在積貧積弱中從戰爭年代過渡到和平建設年代,似乎有太多的具體工作在做。文學創作也曾一度輝煌,雖有魯迅等大家寫出了不朽的作品,但是,我們的推介沒能打動諾獎評委們的心。 四、世界級的作家和作品太少。

我們推崇的四大名著歷史悠久,錯過了評獎機會。近百年真正有世界級水準的作家和作品不多。特別是近幾十年,我們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力度雖然不斷加大,但是作家隊伍良莠不齊,急功近利者多,浮躁膚淺的多,整體素質尚待進一步提高。

2樓:只看超品

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英文不好翻譯,莫言能得獎是因為他有翻譯團隊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文化不同,導致譯本無法準確的表達出原作的本意

4樓:金湖三河兄弟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學有深厚的傳統,它對現代當代作家影響大。中國文學有比較多的中國特點,中國離歐洲諾貝爾獎評定國遠,兩國文學閱讀趣味有一定的差別。

中國的文字與歐洲文字有多的分別,中國的象形文字產生中國人象形文字心理產生象形文字式的文學作品,歐洲的英語是拼音文字,它在世界上影響是最大的,諾貝爾獎的評委們易於瞭解,中國的文學作品翻譯有失原貌有失中國文化的特點。

歐洲人帶有拼音文字的心理,象形字文化重事物的表象和事物間的彼此關係,拼音文字對人的心理影響小,接觸的人容易對文字所表事物有擇重點比較全概念。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是社會環境與教育體制的原因吧!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個人能力問題啊~

為什麼中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麼稀少

7樓:額_喵的

中文太博大精深了,人家看不懂

8樓:金湖三河兄弟

中國人好追求投機取bai巧和行邪得du利,因為它們簡便易行,對zhi穩實保長的因dao高智慧所產生的專優秀的文學作品不是屬不想而是難以成就,中國人的性格差堅強和耐性,何況「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吹」的類似兩件事老百姓作得讓人怕。

為什麼本土中國人拿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中西文化完全不同,他們都是西方人。

中國的傳統文化,缺乏交流,雖然魅力四射,但不為人解,而且已經斷代,現在的文化,學西方的又不到位,可謂不土不洋,不倫不類,基本上就是不入流。那當然得不到人家承認。

而日本,雖然不在西方,但他本質上是西方,所以入了西方的流,因而能得了不少諾獎。拉美,雖不是西方,但歷史上和西方淵源太深,他們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形成了融西方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為一體的全新的文化,有獨特性,而且還對西方的文藝產生了很深影響,故拉美20世紀出一堆文學大師也不奇怪。

中國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自成一派,人家就讓你自成一派去吧,懶得理你。

還有個原因就是政治上的。這個不說也明白,但是目前來說,這個原因已經不是主要的了。

10樓:想回家的熊熊

一,英語不過關

二,缺乏真情實感

三,獎項沒推廣好,高高在上,沒有全民參與

再說一句啊,參加那個幹嘛?

自己喜歡寫,寫了放部落格上,大家都看到,不是很好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西方對中國文化了解的比較透徹的人並不多,評委們一般會根據文寫作品的外文翻譯或者在外文翻譯的基礎上來理解文學作品,但翻譯並不能將中文作品的文化內涵和作品思想玩玩整整的反映出來。

中國人可能要直接用英文來表達西方的文化的作品才有可能入評委會的法眼!

12樓:天才的前夕

因為中國人沒有一種永續性,像寫文章,只有多讀多寫,文筆才會越來越好。而中國人正缺少這一點,也正像中國人為什麼數學天才多,而語文天才少。也正像中國人打大球厲害,小球不厲害,是一個道理。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涉及到很多方面,教育以及觀念都不同。

再說了,我們是東方文化,而這個獎是西方的。其實就算沒有獲得這個獎,也不能說中國的文學就不行,對不!

14樓:疑問丸子

因為評獎委員會裡面的漢學家和當今中國文學界理念根本不同

15樓:物理問題提問者

中國的確是能人輩出,但是每個時代總有些國外的「黑馬」,相比起來,顯然他們的作品和貢獻要比中國人有價值

16樓:農望慕

中國的大學生 寫個信都有很多錯別字

中國人 怎麼拿諾貝爾文學獎呢?

17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得不好 沒有過硬的長篇 題材最好是關於文革的

18樓:

中國的所謂專家很多都是浮誇型的,社會大環境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花10年20年去研究個可能根本沒有未來的東西。

2019諾貝爾文學獎有中國人提名嗎

禕鴻才 你說的 提名 不準確啊。建議你去看看評獎程式,在二月會形成一個200人左右的初選名單,即 長名單 在這裡面肯定會有中國作家,例如賈平凹 莫言 餘華等,雖然他們在四月的初選被淘汰,但也算是 提名 了。今年也不例外,但具體是誰就不知了。值得一提的是,詩人北島是常年進這個名單的,在一些博彩公司的賠...

為什麼本土中國人拿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中西文化完全不同,他們都是西方人。中國的傳統文化,缺乏交流,雖然魅力四射,但不為人解,而且已經斷代,現在的文化,學西方的又不到位,可謂不土不洋,不倫不類,基本上就是不入流。那當然得不到人家承認。而日本,雖然不在西方,但他本質上是西方,所以入了西方的流,因而能得了不少諾獎。拉美,雖不是西方,但歷史...

諾貝爾文學獎是什麼,諾貝爾文學獎的標準是什麼?

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 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 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根據他的遺囑,瑞典 於同年建立 諾貝爾 會 負責把 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並非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為諾貝爾獎提名人,團體提名和自我申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