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同意,的確從很大程度上因為人習慣了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個說法應該佔80%的比例吧,但,我們人每天其實有一定的時候的行為都不是我們自己在決定和控制的,當然也包括在這個期間的語言行為了!如:
我們怎麼能確定每天具體甚麼時候準時入眠,又甚麼時候自然醒來,一些念頭拼命的告訴自己不要去想,可偏偏這時那個調皮的念頭又冒出來了,還有很多時候的行為真的不是我們自己在控制自己的每分每秒。回到這個問題,有兩個真實的現象可以推翻這個樓主的觀點。一,精神病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依然健全,但卻不能完全代表他們的思維和意願(至少在客觀的立場看是這樣的現象)。
二,如願意可自己親自做個前所未有的奇異試驗:服用一次可足夠催眠劑量的安眠藥(要適量小心有安全隱患),但在睏意來臨時抵抗它不要讓自己睡過去,在掙扎過程中會出現一次如雨後見彩虹般的很美體驗,然後在再次想要入睡前試著讓自己和某人一直說話,你會發現,在你極度睏乏的時候,掌管說話的那根神經已然不聽你的使喚了。至於它在說甚麼,你也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自己的嘴一直在不停的工作講話,!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本人都有過幾次經歷!相信我我說的都是真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interact),相互制約(inter-constrain),是人腦機能的兩個方面。語言並不能決定思維,但是語言對思維有暗示、誘導作用。例如:
隔壁一對中國夫妻吵架了,我們會怎麼做。當我們用中文思維時,結果就已經由中文誘導暗示出來了。因為用中文思維,自然會用到中國特色的成語和俗語,而成語和俗語是前人智慧的積累,這種積累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和習俗。
因此我們得出的很多結論就會與前人趨同。例如:「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風平浪靜」,「家和萬事興」,「夫唱婦隨」,「相敬如賓」等等。
而在美國恰好相反,夫妻吵架,鄰居很少會過問。因為美國人不願意別人知道自己的隱私,因此鄰居來勸架時,主人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mind your own business.」 所以,只有在會發生人生傷害或影響到自己休息時,鄰居才會打**叫警察來。
總體上而言,由於語言的暗示誘導,中國人傾向於二元調和(陰陽調和)、思想中庸,而歐美傾向於二元對立(陰陽對立)、思想偏執。根據作者的直覺觀察,中國南北方人做事說話的方式也存在語言的暗示誘導。北方人講話多以開口音,口型大:
「咋了?」,「煎餅卷大蔥,鋼鋼的!」,「小夥子帥,大姑娘浪。
」廣東人講話多閉口音,口型小。因此在東北人學廣州話後,其說話做事也變得含蓄起來了。
既然是暗示誘導作用,語言對思維就有制約,思維也能打破語言的制約。一個創造性思維的頭腦總是在與語言發生矛盾,人類的一些突破性的認識總是打破了某種語言的思維定式。沒有人類打破語言束縛的創造能力,科學就不會發展,社會也不會進步。
你認為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怎樣的?你同意語言決定思維的觀點嗎?為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隨便一本邏輯學教復程第一章講的一制般都是語言和思維的辯證關係總體來說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沒法用語言表述的思維談不上是思維語言和思維都有嚴謹的結構,文法中的字句段對應邏輯中的概念命題和判斷思維促進語言的發展,新思維賦予就詞新的內涵並催生新的詞彙,所以詞典老在更新版本啊!
所以總體來說不同意「語言決定思維」,思維藉助語言發展自身的同時促進了語言的發展。
4樓:搜符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應該是思維決定語言,因為在原始社會還沒有語言,當那時已經產生了意識。
5樓:匿名使用者
語言反映思維,思維決定語言
6樓:手機使用者
「語言決定思維」?這個說法因果不分!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
你同意語言決定思維的觀點嗎?為什麼?
7樓:無線電師
不同意。
關於語言和思維的關係,正確的認識是:
1、思維決定語言
①語言的形成是約定俗成的,約定是思維支配下的約定,要有理據性;
②語言的發展靠思維創造力,通過思維創造新的詞語,乃至一些新的語法規則。
③沒有語言能力的聾啞人也有思維能力。
2、語言制約思維
①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手段),語言能力強(能說會道)的人思維能力往往也比較強(才思敏捷);
②沒有新的詞語,就會牽制思維程序、影響思想發展;直到創造出新的詞語,矛盾才能緩解。恩格斯指出:「一門科學提出的每一種新見解都包含這門科學的術語的革命。」
③語言的一些既有形式對思維有消極的限制作用。漢語和中文有講究對稱性的傳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字數一致,「天地」和「生民」相對;「心」和「命」相對。為了語文的對稱性,往往需要絞盡腦汁,勢必影響思維的速度,進而影響科學在中國快速發展。
8樓:願有好心情
語言決定思維方式
不決定思維內容。
因為,包含在語言裡的,還有她傳承的文化內涵,這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9樓:匿名使用者
大自然也有語言。 這語言到處都有,阿基米德洗澡的時侯, 學會了計算皇冠, 可別人也都洗澡, 為什麼不會計算?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什麼?(2分
10樓:愛因斯他
必然不啊..很多人很聰明但是不愛說話呢 列寧好像還有些口吃吧~
語言是否決定思維?
11樓:墨陌沫默漠末
不一定,不能明確說是語言決定思維。
僅僅根據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維,並不能說明是語言塑造了思維,還是思維塑造了語言。為了說明語言塑造思維的作用,就需要直接操控語言,研究其對認知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實驗表明,如果改變人們說話的方式,就會改變思考的方式。如果人們學會了另外一種語言,那麼他們也會不經意地學會一種看待世界的新方法。
如果在人們執行一種簡單的非語言性任務時去掉他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他們的表現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有時會表現得不比老鼠和嬰兒更聰明。
關於語言是否決定思維方式的思考可以追溯到幾百年以前。
查理曼大帝宣稱,「學會了第二種語言,就擁有了第二個靈魂。」但是,這個觀點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諾姆·喬姆斯基的語言學理論大行其道時就不再受科學家認可了。而隨著語言學家對世界上各種語言研究的不斷深入,無數預料之外的差異顯現了出來。
當然,不能僅僅因為人們使用的語言不同就推斷他們的思維方式也不同。過去十年來,認知科學家們不僅已經開始研究人們如何講話,也開始研究人們如何思考,探索我們對空間、時間以及因果關係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可以由語言來構建。
以澳大利亞偏遠的土著部落pormpuraaw為例,當地土語中不使用「左」和「右」這樣的表述。不論他們談論什麼都是以絕對的基本方向(即東西南北)來表達,這意味著他們會說出這樣的話,「你西南方的腿上有一隻螞蟻。」
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什麼?a 語言決定思維 b 思維決定語言 c 語言為表,思維為裡 d 語言為裡,思維為表
12樓:匿名使用者
1.當你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
首先想到的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巨集觀方法,這就是思維,是最核心的東西,2.當你有了思維,解決問題的巨集觀方法,然後就要選擇工具,如果選擇的工具是計算機的話,那麼這個方法就可以稱之為演算法
3.在演算法的基礎上,你需要用一種計算機語言來描述你的演算法,才能用計算機來實現
所以是,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的話,只有「c語言為表,思維為裡」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c 語言為表,思維為裡
語言如何影響人的思維
14樓:匿名使用者
語言就是一種思維模式,自然將你思維習慣性定性和指引方向。
15樓:冬夏
您看過電影《窈窕淑女》嗎?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賣花女接受了一名大學語言教授的語言培訓,從而改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的一個橋段非常有意思,這位賣花女在接受教授的嚴格培訓之後,出席了一場貴族的聚會,期間有人根據她的言行舉止來判斷她是某一皇室成員。不過,教授只培訓了她的語言,其他的什麼也沒做。
那麼,語言真的能改變一個人?
讓我們把問題具體和深入一些,如果語言能改變人的行為舉止,而人的行為舉止來自於人的思維方式,這樣說來,亦或是語言決定了思維?根據《窈窕淑女》,似乎是語言決定了思維。但事實真有這麼簡單嗎?
語言決定了思維?
思維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一個人解決問題、決策和理解語言等心理過程。如果你覺得這個定義太晦澀難懂了,也可以簡單地把思維理解成自己所「想」。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是你的語言決定了你的思維,還是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語言、行為?追溯我們的記憶,好像是我們先學會了聽、說、讀、寫,然後通過語言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同時還順帶培養了我們的思維。美國語言學家本傑明·李·沃夫也認為是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再通俗點講,是一種語言決定了一種思維。
在上個世紀90年代,許多會講兩種語言的人向某一研究專案的研究者報告說「在使用不同的語言時,會產生兩種不同的自我意識。」還有一項研究做了一項這樣的測試,研究員讓會講英語和自己母語兩種語言的志願者分別用兩種語言做同一套人格測試題,結果同一志願者竟然反映出了不同的人格,例如,西班牙語和英語的雙語者,他在西班牙語人格測試題中比在英語人格測試題中,更擅長給人留下一種好的印象和關注他人的反應。對大腦的成像研究也顯示,講中文與講英文所啟用的大腦區域並不一樣。
這麼看來,語言似乎真的決定了思維,或者說,我們至少可以肯定語言對思維有著巨大的影響。
學習語言,多多益善
在進一步瞭解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從「語言能對思維造成巨大影響」這個結論中得到什麼啟示。
我們學習一門語言,除了能夠增加這門語言的詞彙量之外,還會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學習關於這門語言的文化以及思維方式。例如,如果我們對比中文和英文,我們會發現,有些中文詞在英文中沒有相等對應的詞,例如「書生」、「撒嬌」、「五行」等等;此外,中文語句中的謂語動詞並沒有時態的變化,如「我吃飯」這句話,如果沒有語境、定語或狀語,這句話的意思可以是「我吃過飯了」、「我正在吃飯」、「我快要吃飯了」等等,而「吃」在英語中的單詞是 「eat」,有16種時態(不同的時態表示不同的時間狀態),例如:過去時(過去做過的事):
ate(我昨天吃飯)、過去完成時:eaten(我吃過飯了)、現在進行時:eating(我正在吃飯)、將來時:
will eat(我要吃飯了)、一般現在時:eats(我一般在這個時間點吃飯)……所以,一個人在說英語的時候,他或她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學到和運用把動作跟時間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思維。
加拿大的一項大型研究計劃證明了語言對思維的影響。在對28萬名以英語為母語的兒童的測試中,這些兒童在一到三年級的課程主要用法語,三年級之後才逐漸回到英語的環境。絕大多數孩子們不僅自然而然地獲得了流暢的法語交際能力,而且他們英語的流暢表達能力絲毫無損,還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演算能力,並能更好地領會法-加文化。
研究者還發現了兒童的「雙語優勢」:學會在用一種語言說話時去抑制另一種語言的雙語兒童,能更集中注意力。這麼看來,擴充套件和豐富語言,就意味著發展和提高思維能力。
學習詞彙、語言,多多益善。
思維決定了語言?
如果是語言決定了思維,那麼我們是怎麼學會那「第一個」詞的?雖然語言對我們的思維影響巨大,而且看似是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維,但我們除了直接脫口而出的話語,也有先經過思考和想象才發聲的言語。我們可以輕易地想象出一輛車、一支口紅、一部電影,但有時很難用語言描述它們;有時我們在路上偶遇熟人,明明很清楚地記得他或她的樣子,卻叫不出他或她的名字;我們明明知道怎麼打球、怎麼具體工作,有時卻難以用語言幫助或教導他人……在生活中,可以想象、卻難以或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事物數不勝數。
此外,如果是語言決定了思維,那麼新的詞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在幾千年前可沒有「灌籃」、「飛機」、「電視」、「汽車」、「轉基因」等詞,這些詞也就是這些事物或者概念在普及和為人所熟悉和了解之後才被創造出來。我們可以在頭腦中創造出各種奇異無名的事物,可以在頭腦中演繹各種無字的故事或者電影,然後在我們熟悉和變得專業之後,才為它們命名和配上文字。
而且有時候,我們的知識並不**於語言,例如打籃球,我們可以不必去找相關書籍,或者跟他人交流,僅僅通過看、模仿、學習和親手練習就能夠學會怎麼投球、怎麼運球;在剛開始學畫畫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模仿和學習他人,直接入門等等。這麼看來,難道是思維決定了語言?
兩者相互影響
「語言與思維,誰是起源?」的問題正如那「雞與蛋」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或許,前面提到關於語言和思維關係的兩個看法分別揭示的是一個事實的兩個不同方面,它們都很有可能是對的,即「語言決定了思維,思維也決定了語言」,兩者可能是相互依存、不分先後。不過我們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思維影響著我們的語言,然後,語言反過來又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活動。」
對語言與思維的先後問題的探索和思考,還將持續下去。
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這一基本問題
答案選d。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實際上就是指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問題。這裡的思維相當於意識,存在相當於物質。現代科學已經表明思維可以影響物質的微觀形態。所以,思維就是腦結構加上經驗的總合。就是物質與意識的關係 存在才會有思維,思維讓你的存在更有意義.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這一基本問題 思...
你認為理想和現實的關係是?理想與現實的關係是什麼?
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1 理想和現實是一對矛盾,他們的關係既對立又統一。2 理想 於現實,是對現實的反映,但不等於現實,是現實的昇華。3 理想高於現實,是現實的昇華,但它並不脫離現實,與現實是相互統一,必然聯絡的。4 在一定條件下,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舊的理想實現了,又會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勵著人們。擴充...
你認為,你是怎樣看待婆媳關係的,你怎樣看待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處理好婆媳關係真是一門學問,我想如果雙方都能現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事情就能夠互相理解了,總之只要能夠顧大局識大體,不斤斤計較,豁達大度就能處理好婆媳關係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雖然婆婆是長輩,無論如何都不應斤斤計較,孝敬她是應該的,但有些時候人不能太善良,不能事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