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球自然捲
【典故】
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七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志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注在詩歌的創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讓書童背一個袋子,只要一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回家後再重新整理、提煉。
母親總是心疼地說:「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李賀在他短暫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餘首詩歌,這是他用畢生的心血凝成的。
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即是說挖出心肝來當紙,滴出血來寫文章。
後來人們常用「嘔心瀝血」比喻極度勞心苦思。
【主人公】
李賀【讀音】:[ ǒu xīn lì xuè ]【釋義】: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例句】***嘔心瀝血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國家棟梁。
2樓:
1.典故:
(1)原文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后。七歲能辭章,韓愈、 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
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程課者。及暮歸,足成之。
非大醉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
」(2)譯文
李賀,字長吉,是鄭王的後代,七歲就能寫文章,韓愈、皇甫湜開始聽到還不相信,經過他家時,讓李賀寫詩,李賀提起筆就像早已構思好的一樣, 命名為「高軒過」,二人大吃一驚,李賀因此而出名。長得單薄削瘦,雙眉相連,手指很長,能快速寫出詩文來。每天清晨太陽剛剛初升時,就騎著一頭瘦弱的馬,帶著一個小書童,揹著破爛不堪的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詩句,就寫下來投入錦囊中。
不曾有過先確定題目再寫詩的事,就像其他牽強附和舊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來,就整合成一首詩。若不是大醉時或弔喪的日子他都是這樣,每天到母親處探望也顧不得問候一聲。
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這個兒子要嘔出心肝才停止啊!」
2.主人公
李賀唐代詩人李賀(790~816)注音:lǐ hè 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
【拼音】ǒu xīn lì xuè
【釋義】比喻窮思苦索、費盡心血。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近義詞】煞費苦心、挖空心思、搜尋枯腸
【反義詞】無所用心、敷衍塞責、敷衍了事、粗製濫造
【造句】1、老師嘔心瀝血,不辭辛苦的教我們,我們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師!
2、父母嘔心瀝血地將我們撫養**,我們應該必須回報他們。
3、***嘔心瀝血,為祖國的繁榮、人民的幸福奮鬥了終生,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我們的好總理。
成語「刮目相看」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刮目相看 基本解釋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詳細解釋 1.解釋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2.出自 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 注引 江表傳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示例 世界也 東亞病夫居然奮起了,睡獅果然醒了。朱自清 這一天 4.語法 偏正式 作謂語 賓語 用於取得顯著成...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誰,成語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誰
義明智 鍾子期 俞伯牙 在流水 伯牙驚道 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
披星戴月成語故事,70個成語故事和主人公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單父縣令宓子賤坐在公堂彈琴卻能把縣治得很好,而繼任的巫馬期每天披星戴月 事必躬親,十分勞累才把縣治得井井有條,巫馬期向宓子賤請教祕訣。宓子賤說得善於利用能幹的人為你辦事。典故 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 第一的 釋義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