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魯沁媛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2樓:柚柿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體裁】:七言律詩
【內容】: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歲。寶應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即廣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
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過著飄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訊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於此詩下自注:「餘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
「劍外」乃詩人所在之地,「薊北」乃安史叛軍的老巢,在今河北東北部一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艱苦備嚐,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
真如春雷乍響,山洪突發,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濤翻浪湧。「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是這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第一個浪頭。
「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薊北」已收,戰亂將息,乾坤瘡痍、黎元疾苦,都將得到療救,個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怎能不喜!
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來的重重苦難是怎樣熬過來的,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於象惡夢一般過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鄉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了,於是又轉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複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更高洪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當自己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
「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
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一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首」,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
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想到這裡,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聯寫「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狂想鼓翼而飛,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驚喜的感情洪流於洪峰迭起之後捲起連天高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
「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複,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準確地表現了想象的飛馳。試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麼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眼前一閃而過。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準確。
這首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餘各句,都是抒發忽聞勝利訊息之後的驚喜之情。萬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湧直瀉。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註》中引王嗣奭的話說:
「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他人決不能道。」後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此詩,贊其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也」《讀杜心解》)。
附:此詩被後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第一首快詩」意思是 ( )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首快詩:從情感來說是急於返回故鄉的歡快之情,痛快淋漓的抒發喜悅之情。
體現喜的詞語,忽傳,初聞,漫卷,卻看-----四個動作。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第一首快詩是指( )全詩圍繞著喜字表達了自己的感情,最能體
4樓:虎哥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詩的後六句都是對偶,但卻明白自然像說話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涕淚 放歌 縱酒
5樓:丫丫言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於763年(代宗廣德元年)春。當年正月史朝義自縊,他的部將李懷仙斬其首來獻,安史之亂結束。
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聽到這訊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衝口唱出這首七律。全詩八句。首聯寫初聞喜訊的驚喜;三、四聯寫詩人手舞足蹈做返鄉的準備,凸顯了急於返回故鄉的歡快之情。
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
「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是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湧。
「,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當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
「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詩人的喜,詩人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實表現。
6樓:匿名使用者
「初聞」「忽傳」「喜欲狂」
解釋: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
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是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湧。「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實表現。
「薊北」已收,戰亂將息,乾坤瘡痍、黎民疾苦,都將得到療救,詩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然而痛定思痛,詩人回想八年來熬過的重重苦難,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於像惡夢一般過去了,詩人可以返回故鄉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於是又轉悲為喜,喜不自勝。
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複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頷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更高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當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詩人的喜,詩人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為什麼說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7樓:
這裡的「快」是喜極而作,詩中的情感如行雲流水,宣洩而出。因為杜甫流落他鄉許多年,終於聽到故鄉解放了,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衝口唱出這首七律。
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寶應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
第二年,即廣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過著飄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訊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擴充套件資料
詩詞賞析
「劍外忽傳收薊北」,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是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湧。
「初聞涕淚滿衣裳」,「涕淚滿衣裳」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實表現。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複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聯「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當詩人悲喜交集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回頭看」這個動作,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出現了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讀者眼前一閃而過。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全文注音
天貓售後那些事兒 1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全文注音版如下 w n gu n j n sh u h n n h b i 聞 官 軍 收 河 南 河 北 d f 杜 甫ji n w i h chu n sh u j b i,ch w n t l i m n y sh ng。劍 外 忽 傳 收 薊 北,初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有效,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有效資料!!
唐代宗廣德元年 763年 正月,史朝義兵敗自殺,部將田承嗣 李懷仙相繼投降,河南河北先後被官軍收復,延續了七年多的 安史之亂 才徹底平息。當時詩人杜甫正攜著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聽到這一勝利喜訊不禁大喜若狂,在極度興奮中,一改過去沉鬱頓挫 含蓄蘊藉的詩風,以輕快活潑 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體現了什麼
標準答案!全詩體現了一個 喜 字,從 從漫卷詩書喜欲狂 初聞涕淚滿衣裳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等詞句可以體會到詩人 聽到喜訊後極度喜悅和急切還鄉的心情 體現了快字 快樂 從漫卷詩書喜欲狂 初聞涕淚滿衣裳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等詞句體會詩人期望平息叛亂的愛國之情 全詩體會了一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