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風俗習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及寓意?

時間 2022-01-10 04:20:03

1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及寓意?

2樓:回藉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2023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3樓:逆水適溫

1.賞菊及寓意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裡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李商隱《菊花》

2.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統一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佩茱萸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至南北朝最為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4.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紙鷂即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5.飲菊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因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4樓:南宮雪裡紅

九九重陽來到,圍觀一下重陽節都有什麼習俗。

5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6樓:任承福

不同地方風俗不同。登高,插茱萸。品菊花酒,家人團聚。

7樓:水邊雲貓

登高啊,在大門上插艾葉呀,吃螃蟹啊,拜訪敬老院啊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8樓:prince你上次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 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

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於每年的6月1日。為了悼念利迪策**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2023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

9樓:亽玍冭彌惘

重陽節: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賞菊、佩茱萸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掛艾枝、懸菖蒲七夕:

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拜織女春節:一般有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鍾馗等眾多活動。

兒童節:其實我們國家兒童節的習俗並沒有很多的風情趣味,,一般學校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並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而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遊玩

10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11樓:菩提的靜默

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賞菊、佩茱萸

12樓:堯玲然方幻

重陽登高,飲酒,系茱萸。辦菊花展,廣州和北京最負勝名。

13樓:真心zhen愛你

登高、吃粽子、賞菊並飲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陽酒等等

14樓:匿名使用者

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賞菊、佩茱萸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20

15樓:

重陽節,為農曆九月初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重陽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2023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16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17樓:洛睿彤

都說「九月重陽登高去」所有重陽節一般都是去爬山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1蒙古族、 那達慕

2藏族、雪頓節

3彝族、火把節

4傣族、潑水節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9樓:特愛強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2023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20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21樓:暢野雪理夏

九九重陽節

即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版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權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習慣,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一 賞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 晒秋 特色。去鄉村賞民俗 看晒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晒秋 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二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 健身祛病的目的。三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重陽節的起源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源於 易經 中九之陽數相重。第二種說法是先秦之前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際祭天帝 祭祖的活動。第三種說法是起源於祭祀儀式,因為我國南方地區在重陽節仍然有重陽祭灶的習俗。重陽節的風俗有很多,比如曬秋 放紙鳶 登高 賞菊花 佩戴茱萸等。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時間為每年的農...

重陽節來歷,重陽節的來歷?

回答您好。1.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2.重陽節 又稱 老人節 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 易經 中把 六 定為陰數,把 九 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