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七月十四是什麼節日,壯族的七月十四是怎麼節日啊?

時間 2022-01-24 15:20:57

1樓:我是龍的傳人

壯族七月十四是壯族的祭祖魂節,也稱為鬼節,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於春節的大節。相傳古時中元節,是在七月十五過的,雲南文山地區至今仍有保留。後來發生一場災亂,一些人提前過節,然後逃亂;另一些人逃亂回來才補過節。

因此變成了現在七月十四和七月十六過節的習俗。這個節日的內容是祭祖和祀鬼兩種。相傳七月十四是壯族的始祖布洛陀逝世的日子,故人們世世代代在這一天祭奠遠祖。

又傳說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鬼魂無家可歸,成為野鬼孤魂,他們四處遊蕩作祟。為免遭其害,人們在這天祭祖的同時,兼祀孤魂野鬼。其做法是殺雞殺鴨,蒸糕做饃,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鞋襪。

家祭之後,入夜又到河邊野祭,燃香點燭,焚燒紙衣,並讓其灰燼隨水漂流。另外,這一天凡已出嫁之婦必回孃家省親,但過節後須回去,當夜不能在孃家住宿。

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也很同情這對難得相會的夫妻。但壯人還另有說法,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所以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

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七過後,人們便為中元節辦貨,忙著趕圩採購香燭和鬼衣紙。節日到,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殺豬,一派節日氣氛。有的地方從初七開始就用鮮筍煮水迎祭祖先。

十四日開始大祭,供桌上擺滿了豬肉、整雞、整鴨、米粉、發糕、餈粑、糯飯,一直襬 到十六日。每次用膳這前,得先把供品熱一下,祭過祖,才能進餐,供桌下撂著一個很大的紙包袱,裡面塞滿了藍、白、紫色紙剪成的鬼衣和紙錢。每次祭祀都燒一些,燒過之後,用芭蕉葉、海芋或荷葉包好灰燼,等到十六日最後一次燒完,一起包成兩大包,由一位老人頭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邊,放在水面任其沉浮。

有的人家還燒紙船、紙馬和紙屋,讓祖先滿載而歸。

2樓:九妹

送羊節農曆七月十四,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

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四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四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壯族的七月十四是怎麼節日啊?

3樓:御靜庭

壯族地區,壯族人把農曆七月十四稱為「鬼節」(也叫「「七月半」「七月節」)。壯族民間傳說:人死後變成鬼,都要到陰間去。

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望親人。至於無家無親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荒野上游蕩,所以在這個時段裡,都不得在外面閒逛,免得被「野鬼」拉去做替身,故又稱「躲鬼」。

壯族都有什麼節日 5

4樓:家有兩隻小花貓

春節、「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

二、四月初

八、端午節、六月初

六、七月初

七、中秋節、重陽節、冬至日等節日是壯族比較隆重的節日。

拓展資料

壯族盛大節日簡介

1、春節

是最降重的節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人們便圍著火塘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祭品。

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青年們舉行歌圩或舞獅、打舂堂,聽壯戲,等等。

文娛活動五彩繽紛,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2、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曆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

3、隴端節

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以及附近的壯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是壯語譯音,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隴端節從農曆三月二十五日開始,歷時三天。

4、吃立節

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5、婭拜節

雲南省富寧縣剝隘鎮者寧、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婭拜山去,奠祭壯族婦女婭拜(有傳說為儂智高母親)。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

6、三月三

是清明節,同時也是壯族的歌節。作為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但也有的壯人在三月十

三、十四、二十六過清明節掃墓的,與漢族大不相同。壯人對祭掃十分看重,屆時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到祖先墳上去供,行拜禮。不少地方的祭掃的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歌圩,是為三月三歌節。

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把這一天定為壯族的節日。青年男女們通過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侶。

7、牛魂節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節,又叫做脫軛節。在壯人的意識裡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間的一般牲口。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從天上下到凡間,保佑牛不瘟死因為是給牛過節,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勞動。

主人用楓葉水泡糯米蒸飯,然後先捏一團給牛吃。牛欄外擺上供品,點香燭,祭祀牛魔王,人們還要唱山歌,歡慶牛的生日。

8、莫一大王節

每年六月初二為莫大一王節,是為紀念敢於反抗封建皇帝的壯族英雄莫一的。每年六月二日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雞殺鴨,焚香供祭,求他佑護壯家人安寧。

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廟舉行盛大的儀式。祭畢,將每道菜按全村戶數分份,每戶一人蔘加聚餐,禮成。

9、中元節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

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人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10、霜降節

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節日,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流行在大新縣的下雷、雷平及寶圩一帶,但影響擴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縣。正降日凌晨人們便帶餈粑、年米、肉、香燭等聚集玉音廟宇供祭。

有演戲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獅的,等等。

5樓:遲德閔巳

壯族節日有壯年、春節、清明節、牛神節、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節、吃新節、老人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從江壯族以過壯年和六月十四為最隆重節日,其次是清明節和吃新節。壯年

七月十四是什麼節日?

6樓:繼潤

七月十四是盂蘭盆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尤以華南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

7樓:

歷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點之前,鬼門是從大開到關上。古籍記載,這個時候,應該是遊蕩人間的鬼魂迴歸地府的最後限期。

望採納,謝謝!

8樓:momo看風雲

我們都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也就是俗稱的鬼節,但是在南方部分地方,尤其是廣東、廣西的很多地區過鬼節卻是在七月十四,到底哪一天才是真正的鬼節?

9樓:安吉拉的進擊

你知道中國鬼節哪天麼?

七月十四是什麼節日

10樓:古方紅糖

1、農曆7月十

四、十五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2、七月十四/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盂蘭節(鬼節)原意是敬賀和感恩的意思

壯族有什麼節日?

12樓:荒誕不經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壯族一向以能歌著稱,早在漢代劉向的《說苑·善說篇》中,就有關於先秦時期壯族先民所唱的《越人歌》的記載。壯族民歌形式、內容豐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腳韻。

有盤歌(或稱「猜歌」)、哭嫁歌、賀新居歌、生活歌、農事歌、時政歌、歷史歌,等等。壯歌的特點是善於觸景生情,託物取喻,以猜謎、盤問的形式,唱出有聲有色、動人心絃的歌詞。傳說唐代有個著名的女歌手劉三姐,創造了聲調悠揚、寓意深遠的歌謠,歌頌人們從事勞動和愛情的幸福,揭露上層統治者的貪婪與不仁,因而至今仍得到壯族人民的傳頌,被稱為「歌仙」。

壯族有定期聚會唱歌的傳統,而且唱歌的地點也比較固定,這種集體唱歌的特定場所叫「歌圩」。其早期歷史可追溯到氏族部落時期,源於先民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和豐收的宗教活動,而後逐步演變成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擇偶」的一種社交活動,又進而發展成為群眾性的遊樂節日。每到圩日,遠近幾十裡內的男女老少,都盛裝彙集於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歡節。

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正式將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曆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傳說牛王原來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

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將牛梳洗一番,並修整牛欄,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邊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分給每頭耕牛吃。

農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過去這個節日忌諱用雞作祭品,只能用鴨或鵝祭祀,尤以鴨為主,這個節日甚至因此也被稱為「鴨兒節」),蒸糕做饃,並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後,入夜還要到山角河邊,進行野祭,燃香點燭,焚燒紙衣,祈求野鬼別來作祟。

七月十四是什麼,七月十四是什麼節日?

一般說這天鬼門會開啟然後我們的老祖宗會回來 然後我們會準備祭品給我們的老祖宗 七月十四是鬼門大開的日子 是鬼日。傳說是鬼門關大開,讓鬼出來玩玩。七月十四是什麼節日?七月十四是盂蘭盆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 盂蘭盆節 盂蘭盆會 也稱 中元節 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有些地方俗稱...

新曆七月十四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四是什麼日子?

銀色情人節,是把意中人帶回家給父母認識,或 把對方介紹給其他自己所尊敬的長輩的好機會。當然,這一天的全部開銷,都由這些 可愛的長輩 埋單,但是你最好先確定長輩對這個節日很熟悉。銀色情人節也是愛侶互贈銀製禮品,飾物的日子。傳統習俗是用銀戒訂婚,戴在手上,作為甜蜜心情的見證。農曆七月十四是什麼日子?農曆...

七月七日是什麼節日

七月七日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少女節 女兒節 情人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我國的許多史書中,對這個節日的由來,有著較多的說法。一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最早的文字記載是 詩經 一說起源於漢代,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東晉葛洪的 西京雜記 同時,人們還認為傳說的原發地在南陽。每年農曆七月七日這一天,少女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