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甫祺泰嘉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原詩是這樣的。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
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
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2樓:丹信厚載彬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寫作背景。
汪倫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學,但不願做官,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對李白所作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知道李白喜歡喝酒,於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釀成酒,並長年窖在地下。
有一回他聽說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請李白前來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來,於是想出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送給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道:
「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已早聽說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應往訪。見面後,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
」汪倫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並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酒店萬家。」此時李白方知「受騙上當」,但卻哈哈大笑說:
「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後汪倫每日以美酒佳餚相待,兩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贈汪倫》這首別具一格的七言絕句
3樓:蓬紫雪首坤
1、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2、全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①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
③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倫:李白的朋友。
3、評價
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贈汪倫李白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4樓:易書科技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賞析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遊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
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
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
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李白贈汪倫的詩意是什麼
5樓:麥琰折菀菀
詩意: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
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
這裡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原文:贈汪倫
(唐)李白
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
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
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6樓:安小狠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賞析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
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這裡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7樓:大愚若智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留別詩。
全詩的意思: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8樓:老沙侃文化
這是一首贈別詩,寫李白正要乘船出發,老朋友汪倫前來相送,由此李向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
9樓:鄭州西京醫院
原文: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意譯:李白乘船就要離開桃花潭了,忽然聽到岸上汪倫帶著一群村民手挽著手邊走邊唱著熱情爽朗的歌曲.
原文: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譯: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朋友汪倫送給我的友誼情深.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來,李白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以誇張的手法來形容兩人的友情的深厚,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李白的贈汪倫的意思是什麼?
10樓:水寄靈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原詩是這樣的。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
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
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11樓:h黑蝴蝶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 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 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①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遊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宋蜀本《李白集》此詩題下有注曰:「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據此,後人多以為汪倫是一「村人」。
今人汪光澤、李子龍先後發現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仁素公之次子也,為唐時知名士,與李青蓮、王輞川諸公相友善,數以詩文往來贈答。青蓮居士尤為莫逆交。開元天寶間,公為涇縣令,青蓮往候之,款洽不忍別。
公解組後,居涇邑之桃花潭」(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於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閒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於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於此前。
②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③桃花潭:
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
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④不及:不如。
贈汪倫的詩意是什麼意思,李白贈汪倫的詩意是什麼
雨說情感 詩意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原文 贈汪倫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
關於李白《贈汪倫》的問題,讀完李白《贈汪倫》,寫出意境和你的看法 120字
水雁凡 贈汪倫 寫作背景及賞析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天寶十四載 755 李白從秋浦 今安徽貴池 前往涇縣 今屬安徽 遊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詩的前半是敘事 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
誰有《贈汪倫》這首詩的詩意,古詩《贈汪倫》及詩意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前兩句敘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 與 忽聞 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