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有關端午節的古詩有:
《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南鄉子·端午》
小雨溼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樑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午日處州禁競渡》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有哪些
2樓:無無無吾愛卓樂
已酉端午bai
(元·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du冥,汨羅無處吊英zhi靈。
海榴花發應相dao笑,無酒淵版
明亦獨醒。
端午日(權唐·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和端午(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端午節 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3樓:善秋芹莫鵑
和端午(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有關端午節的古詩
4樓:沉默灰色之歌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李隆基《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蘇軾《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陸游《乙卯重五詩》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 殷堯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 蘇軾《浣溪沙·端午》
和端午節有關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有哪些?
5樓:淡淡不疼
有《五絲》,《偈頌七十一首》,《鷓鴣天·仗下儀客筆下文》,《浣溪沙》,《憶秦娥·魚龍舞》。
1.《五絲》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2.《偈頌七十一首》
五月端午令節,艾人苦痛不徹。
可憐病有膏肓,又被邪神所惑。
撞著太上老君,也是赤口白舌。
山僧反覆思量,別無仙方祕訣。
如今抑不得已,只將就渠身上打劫。
3.《鷓鴣天·仗下儀客筆下文》
仗下儀容筆下文。天風駕鶴住仙真。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
經國志,立朝身。暫煩高手活吳民。
明朝莫遣書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4.《浣溪沙》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5.《憶秦娥·魚龍舞》
魚龍舞。湘君欲下瀟湘浦。瀟湘浦。興亡離合,亂波平楚。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端午節的古詩
關於端午的古詩特別多,選幾首 端午 唐 李隆基。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端午三首。宋 趙蕃。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
求有關端午節的3首古詩文,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有哪些?
端 午 節 詩 摘 端午 唐 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 端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節令門 端陽 清 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
端午節的來歷,有關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農曆五月初五,俗稱 端午節 端是 開端 初 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 與 午 通,五 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 五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