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卡丁之神
白話,比如《水滸傳》就是用古代白話寫的
漢語自古以來就有文言文和白話文之分,而文言文則是官方的語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語言。然而中國還存在並行的一套漢語,就是白話文,這是平常老百姓會話所用的語言,平民百姓不懂什麼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來作為日常會話,這個白話文才是中國歷史上佔絕對多數使用人口和使用頻率的漢語。但同樣不能說白話文是沒有文字的語言。
中國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闊遠遠超出現代人所使用的狹小的幾千個字的範圍,現代文就是從這個平行的漢語中演變而來的。我們可以從現存的唐宋白話文文學、元代的戲曲、明代的象《三言兩拍》等文學鉅著中窺視到古代的白話文跟現代文其實並沒有象跟文言文一樣的太大的差別。如果不能考證它們的發音,起碼它們的語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紙面上是一目瞭然的。
古代的白話文經五四的現代白話文到現代文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現代人把西方的語法給它做了條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詞彙。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推算,日常交流白話文,之乎者也是讀書人的專利
古代人說古文還是白話文,古代人說話是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大局大曆 古代人說話用白話文。古人的普通話與我們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發音方面,詞彙的組成和含義也有很大的差別。先秦時期的文學著作非常精簡,例如 春秋 記錄了魯國三百年的歷史也不過一萬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寫作技巧掌握在讀書人手裡,而古代的識字率大多在10 以下,先秦的時候也就在2 左右,大多數老百姓...
古代人對話時說白話文還是文言文,古代人說話是說白話文還是文言文?
一般生活中說白話文 白話文就是口語,日常說的話 文言文就是書面語,寫作用的話。留存於世的都是書籍,用的大多都是書面語。古時候根本沒有音像資料存於世,但我們可以參考胡適的 白話文學史 與鄭振鐸的 中國俗文學史 除此而外,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光緒皇帝留下來的硃批中就有從白話到文言的的修改。光緒十歲的時候,...
古代戰場上是怎麼處理屍體的,在古代,人們到底是如何處理戰場上士兵的屍體?
雪林文化 三 特殊處理情況 當然除了上面這兩種,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處理情況,特殊的處理情況自然對應特殊的人一般都是將軍等級的人物,他們的屍體會被送往故鄉讓親人祭奠後再下葬,其實兩個人在軍中感情特別深厚的話,一個人死亡也有可能會帶著另一個人的骨灰回故鄉,還有一種極其特別的處理方式就是當軍隊中口糧不足的...